好萊塢電影又啞火了。
記得在去年11月,《終結者:黑暗命運》、《決戰中途島》、《勇敢者遊戲2》等好萊塢大片接連轟炸,但一直沒能把大盤拉回10億。
經歷了近半年停擺,因為中中國產大片的缺席,好萊塢才在中國找回了些許舒適感。
《多力特的奇幻冒險》拿到7月票房冠軍,《星際穿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重映火熱。
然而,當中中國產頭部大片回來之後,好萊塢電影又失去了戰鬥力。
即便這次來的是諾蘭和迪士尼兩大吸金招牌。
新片《花木蘭》受到口碑和盜版問題影響,首週末只有1.58億進賬,不及《信條》首周的超2億。
《八佰》雖然比前一週少了兩個億,但也輕鬆憑藉2.62億的成績,奪得單週票房榜4連冠。
只是,經歷了一個月的放映,這部戰爭大片再優秀,難免是有些疲憊了,很難憑藉一己之力撐起大盤。
獨木難支之下,復工第8周,大盤繼續下滑。
根據貓眼資料,單週總票房報6.51億人民幣,較第7周下跌約19%。
《信條》的失利無疑是市場持續低迷的主因之一。
本來是影迷期待中的“諾蘭套餐”的重頭戲,誰知口碑卻摔了個跟斗。
上映第二週,7天票房1.44億,不敵《花木蘭》,跌落至季軍位置。
累計3.5億的票房,已經超過諾蘭上一部電影《敦刻爾克》在中國內地的票房成績。但隨著下一部中中國產頭部大片《奪冠》提檔9月25日,是要超過2010年《盜夢空間》的4.95億,難度係數高達9.9。
包貝爾在去年憑藉《“大”人物》挽回了點個人口碑,今年9月11日他帶著院線新片《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歸來,瞬間被打回原形。
開畫票房僅2847.57萬,排名單週票房榜第四,走好不送。
第五位的是七夕檔影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收穫1707.79萬票房後,累計票房有望突破5億關口,對於小成本電影來說算得上是十分成功了。
海外票房方面。
《花木蘭》首週末在17個市場共取得3760萬美元,其中中國內地2320萬美元貢獻最多。
按這個迪士尼尚未官方統計的資料,加上日本、歐洲等國家,首周總票房可能有近億美元。
由於流媒體渠道迪士尼可以獲得絕大部分的收益,所以情況是要比華納的《信條》樂觀不少。
《信條》在北美上映第二週,報收950萬,兩週累計票房2950萬美元。
未知何種原因,華納曾一度拒絕播報單日票房,導致《信條》票房資料不透明,引起同行的批評。
有分析認為,可能是票房收入實在是太差,華納才不願意放出資料,以免福斯對影片失望。
影院和其他製片廠都在觀望《信條》的表現調整排片和檔期,所以這是和他們息息相關的事。
加上北美以外的票房,《信條》的全球總票房總算超過了2億美元大關,達到了成本線。
所以華納方面仍然樂觀,他們已經把《神奇女俠2》推後到聖誕節,一直到11月《黑寡婦》和《007:無暇赴死》上映前,《信條》都會是歐美電影市場的霸主。
不過呢,要是疫情壓不下去,中國市場又不給力,一直靠著寥寥數千萬的進度,要達到4到5億的回本安全線,還是有些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