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又把她嘲上熱搜。
許鞍華導演,根據張愛玲的小說改編的《第一爐香》,幾乎每次一有新的動向,中槍的總是馬思純。
前幾天釋出第一支預告。
被嫌棄扮相土。
說是“第一爐鋼”。
當初釋出開機照。
被嫌身材壯。
說是“虎妞與駱駝祥子”。
回到一開始選角。
馬思純釋出的讀後感也被嫌棄“中二少女不適合演葛薇龍”。
好奇怪。
成片連影子都沒有,為什麼這麼多人就對馬思純拒絕三連呢?
也許因為一種很微妙的東西——
文化氣息。
別誤會,Sir絕不是要說馬思純沒文化。
就拿大家心目中的文藝女神張曼玉來說。
《花樣年華》,她是空虛寂寞,和梁朝偉交流武俠小說的文藝女青年。(真·開房聊劇本)
《客途秋恨》,她是許鞍華導演本人的投射。
但你要說真實的張曼玉多有文化氣息?
恐怕她自己都不承認——
說白了,“文化氣息”之於演員是一門玄學。
你也不知道ta有多少文化。
但ta扮演起文化人,你就是特別願意相信。
這種特質,今天的演員已經尤為稀缺。
哪怕他們立著各種各樣的人設,唯獨“文化氣息”這一個——你隨便立,不崩算我輸。
(此處應有靳東江一燕。)
如果要找到一個文藝光環永不破滅的演員。
Sir首先提名——
王志文。
01
文青鼻祖
王志文是誰?
王志文、張國立、陳道明、陳寶國,人稱中國內地男演員F4老戲骨。
張國立、陳道明、陳寶國這三位老戲骨的典型熒幕形象,都大概可以歸為:正劇男主,老幹部,嚴肅,權威。
王志文無疑是其中最特別的一位“老戲骨”。
雖然他的演技可以駕馭各種各樣的角色:漢奸、男寵嫪毐、毒梟……
Sir認為,他是中國內地當之無愧的文青鼻祖。
問題來了,怎樣才叫文藝青年?
不妨借用一個定義:
日本,文藝青年叫“新高等遊民”。他們的定義是:富有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追求的不是物質而是內心,穿著破爛但心似錦繡,永遠保持對知識的好奇,擁有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
王志文早期的熒幕形象,完美詮釋。
文青鼻祖的誕生,始於1994年開播,根據王朔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過把癮》。
王志文飾演的男主角方言的文藝感,和現在通常認為“憂鬱,疏離”的文藝青年並不一樣。
他一點兒都不憂鬱,反而小小的眼睛,說起話來賤得要命。
戲裡的妻子杜梅(江珊 飾)特意打扮一番,他卻說:“你怎麼打扮得像個雞似的!”杜梅被氣得扭頭就走。
他的笑,是嘴角肌肉輕輕地開啟,Sunny燦爛中帶著一種蔫壞的感覺。
但偶爾表現出的紳士氣質,又讓人恨不起來。
他是市文化館裡的公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喝茶看報紙。
慣常的動作,是坐在沙發上,抽著一根淡淡的煙。
灑脫不羈並虛無著,時而發表一些“廢物論”:
“辭職了幹嘛?我會幹什麼呀?我就這麼廢物。事先宣告,我可什麼都不會。”
王志文是正宗上海人,卻完全不見上海口音,反而有王朔作品裡的京片兒味。
但王志文卻不止於模仿這種痞氣,玩世不恭,而是加入了一種上海男人的紳士氣質,一種詩性的浪漫。
用現在的話來說,王志文演繹了一種雅痞文青。
憑藉《過把癮》,一躍成為國民熒幕男神。
收到的粉絲來信,幾麻袋都裝不下;
發行的兩張國語流行專輯《糊塗的愛》《想說愛你不容易》,順便打破了當年中國磁帶發行量記錄。
文藝男神的地位,從此一統江湖。
第二年1995年開播的《東邊日出西邊雨》裡,王志文飾演藝術家陸建平。
比起《過把癮》裡的方言,陸建平頭髮更長更飄逸了,更藝術更不拘小節了,從不在乎有錢沒錢,只想搞好自己的陶瓷藝術。
他在劇裡開的敞篷吉普車,迷倒萬千少女,也拉動了全北京的吉普車銷量。
嬉皮士文青也可順手拈來。
婁燁的電影《週末情人》中,王志文更加放浪形骸了,一個戴著墨鏡的搖滾boy上線。
搖滾文青氣質甚至可以和電影裡的賈巨集聲相比。
害,這該死的魅力。
文青鼻祖誕生的祕訣,是外形條件嗎?
王志文說不上很帥,更不符合當時的熒幕審美。
馮遠征有個笑話可以證明。
他曾經說電影學院的老師認為他不夠帥所以沒要他。“但是那年,他們招了王志文!”馮遠征憤憤不平。
26歲時王志文就揹著兩個大眼袋,小眼睛,暗黃黝黑的面板,過於乾癟瘦長的身體,顯得沒有一點Sunny氣質。
Sir來為你展示一下當時的熒幕審美。
比如許亞軍,朱時茂。
白皙的面板,國字臉,濃眉大眼。
外形條件讓王志文吃了很多苦頭。
有一次他在北影遇上高倉健到學校做活動,他問偶像:“你覺得我這麼瘦能當演員嗎?”
曾經好不容易在一部電影裡得到個主角,最後卻被導演辭退。
直到從北影畢業後的第八年,才遇上讓他大紅大紫的《過把癮》。
要說氣質。
王志文灑脫、率性的氣質,著實增色不少,但他並不屬於那種光芒四射的明星。
文青的外表和氣質,遠遠不是他封神的祕訣。
02
哲學教父
年輕,保持“文化氣息”容易。
畢竟誰還沒文青過一把呢,人到中年,不陷於油膩,才叫稀罕。
現在被奉為不油膩中年人的代表——
朴樹和張亞東。
一個被稱為“少年氣”,一個被稱為“脆弱感”。
這兩者,都表達的是“不要成為什麼”。
卻也迴避了另一個問題——“你該成為什麼”。
中年人有沒有中年人的擔當和魅力?
有沒有與年紀相匹配的成熟和智慧?
在這一點上。
比起單純的“不油膩”。
王志文“文藝青年”光環不老的標誌是——
比年輕時更深刻的認知,更堅定的原則。
但放眼全世界。
具備這種魅力的出色代表,Sir以為是阿爾·帕西諾。
帕西諾在很多電影中都曾以攝人心魄的氣勢,發表了充滿激情的演講。
尤其,《聞香識女人》的一段長演講。
《天道》裡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國內影視劇史上最獨一無二的人物。
丁元英是知識分子和商人的混合體,極具人格魅力,深諳佛道兩家,洞悉人性。
王志文在劇里老是蹦出大段大段的大道理,卻完全沒有任何“背臺詞”的痕跡。
讓人恍惚丁元英和王志文,已經不分彼此,除了王志文,Sir無法想象第二個中國演員可以駕馭這個角色。
就光是這些冗長的臺詞,恐怕有些演員念都念不下來。
“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槃。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
丁元英是一個內心世界深不可測的人。
在平凡人眼裡,他是神和魔的合體。
用劇中的話描述——
她說 他永遠都不會跟你吵架
他的每個毛孔裡都滲透著
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
骨子裡的極端高傲和行為作風上的極端謙和,如此矛盾,又如此統一。
怎麼演?
王志文一段不動聲色的表演讓Sir大呼過癮。
他早上到早餐點買豆漿油條。
別人的習慣都是先點餐,吃完再給錢。
他先付錢,後入座。
為什麼呢?
點餐和付錢可以同時進行,只需要和老闆打一次打交道。
儘可能少地與他人發生接觸,保持內心思想最大程度地不受干擾。
你再看。
吃完後他起身要走,腦子裡想著自己的問題。
這時候老闆叫住了他:你還沒給錢呢。
他一怔。
但不爭辯,把錢付了。
什麼叫做“對世俗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
在這個細節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黑冰》最後11分鐘的長獨白,奉獻了王志文影帝級的自我剖析。
這段臺詞更是堪稱中國臺詞界教科書。
王志文飾演的郭曉鵬是一個大毒梟。
販毒,勾結官員,這還了得?
但王志文認為這並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壞人。開拍後,他拉著編劇成員開會,並用自己豐富的演技去詮釋了這樣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
偏執而瘋狂的高階知識分子兼毒販子。
他邏輯自洽到讓人細思極恐。
直到被判處死刑,行刑前一晚,他仍然選擇繼續把遊戲進行到底,自信到最後一刻。
“你們習慣把人群分成罪犯和非罪犯,就是所謂的好人和壞人
並且由此延伸出一些高尚啊、卑鄙之類的概念
但是我要告訴你,其實一切都是機會而已
窮鄉僻壤的犯罪率低,不意味著那兒的人就高尚
因為他們沒有選擇,沒有選擇就不會有痛苦”
無論這些臺詞究竟有沒有道理,只要從王志文口中說出。
句句臺詞,猶如下蠱。
因為他的個人魅力都融化在角色裡。
“我不敢多看這種東西
我怕我走歪了”
當然,能念長臺詞並不代表牛*,而是在這一段長臺詞中,王志文的語氣,語速,神態 ,手勢都渾然天成。
如陳凱歌這樣評價王志文的演技:
“在豪放的同時可以自如地捕捉到各種細膩的感受。”
看這癲狂一笑。
他承認遊戲已經結束了,但打心底不認為自己輸了。
能夠駕馭這樣的角色,優秀的臺詞功底,必不可少。
《天道》裡的搭檔左小青,曾在採訪裡說自己接這部劇的壓力。
“和王志文老師演對手戲壓力太大了。我在臺詞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從進組第一天起我就在背臺詞,劇本里沒有一句臺詞是廢話,充滿了大量的道家,佛家語言,也無法用自己的語言來代替,一個字背錯了,意思就不對了,生怕表現不好拖了王志文老師的後腿。”
話劇演員出身的王勁鬆,這樣誇他:
“王志文演的戲,是可以用耳朵聽的,不用看。”
劉德華和王志文首次搭檔後,感嘆王志文名不虛傳。
自然,卻又不乏一國之君的氣勢:
“我覺得王志文的臺詞功夫太強了。拍《墨攻》之前我也想過怎麼去講古裝片臺詞,但後來發現王志文講臺詞的方法不是我能理解的,一路走來看到的那種古裝戲講話的方法,很自然很正常。我的表演也因為他改變了很多,講話就也儘量自然,不那麼古裝。”
他對於作品的理解度極高。
好的演員,總是可以將人性的複雜演繹出來。
他讓角色貼近生活,卻又不只是完全規訓於生活,而是挖掘角色背後更豐富的層次,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哲學教父,如此煉成。
03
王同志
文青氣質裡的自由,灑脫,純粹,也是王志文人生的底色。
Sir數了一下。
王志文在1991年出道,至今已經拍攝電視劇和電影各30餘部,幾乎每年至少有1-2部作品面世,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我從沒有懈怠”。
實在太高產。
但相比其他高產或住在熱搜上的演員,王志文也實在太低調。
他遠離福斯,只用作品和觀眾交流。
沒有幾篇相關他的採訪和節目,也從來不接廣告,他的解釋如此:
“錢,我喜歡,我跟它沒仇。拍廣告挺誘人,掙錢快,但這錢我掙得不舒服,我覺得是在買賣,而且賣的就是這張臉,我覺得挺沒勁的。”
網上流傳他的緋聞和私生活,無非都是一些捕風捉影的陳年緋聞,如緋聞女友江珊,許晴,徐帆。
△ 王志文與江珊
這個場景,Sir想起了《天道》裡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
洞悉人心,永遠明白你的言外之意,但表現儒雅,溫柔。
相比之下,今天的演員是沒有文化了嗎?
也許是。
但一定不全是。
回到究竟什麼才是“文化氣息”的問題。
看一看《小說》這部電影。
導演很有意思,一邊找來真實的小說家開了場“什麼是詩意”的座談會,一邊請王志文和王彤演了一個婚外戀的故事。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當作家們聊著詩意的時候,你覺得枯燥無聊。
而另一邊互相試探的男女,卻讓你覺得饒有興致。
那些真的文化人,看起來不一定有“文化氣息”。
他們可能穿著土氣,談吐不清。
而演員的眉目傳情,宛然一笑,卻讓你感覺到他心裡有一片叫做“文化”的新田,讓人想去讀懂。
說白了。
有文化氣息的演員,不在於讀了多少書。
而是,是否能夠隔著銀幕,與觀眾發生真誠、深情的溝通。
如果再次發問:王志文是誰?
Sir只能回答。
陳凱歌的電影《和你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寫照。
即便他演誰像誰,但Sir還是看到了他露出了“馬腳”——
戲裡王志文飾演的是一個人到中年的音樂老師。
江老師獨居,脾氣古怪,生活上十分邋遢,頭髮整個雞窩似的。唯一珍視的,是他撿來的幾隻流浪貓,還有音樂。
全片中,Sir認為這兩個場景最動人。
其一,是他對唯一可以開啟心扉的小孩,緩緩地說:
“我有我的音樂
有了音樂我就覺得挺好”
其二,平日不近人情,什麼都不在乎的他,面對真正有音樂天賦的學生時,又不自覺地流露出難得的溫柔。
他怔怔地對小孩說:
“你拉得真好。”
這樣的形象,與真實的王志文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表面冷冰冰,只有音樂能夠讓他激動;
一個看起來雲淡風輕,但在演戲的時候總是能量驚人。
他們富有的都不是物質,而是時間,精神,自由。
一種不受任何束縛的自由。
至今,他不喜歡別人叫他王老師或什麼大師。
他仍然喜歡這個稱呼:
從事演員工作的王同志。
編輯助理:小津安4郎
-
1 #
-
2 #
王志文、姜文、陳道明、李雪健是我心目中中國電影電視劇的F4
-
3 #
王志文,陳道明都是有內涵的男演員
-
4 #
雖然都是老戲骨,但覺得陳寶國,張國立的文藝氣息沒有那麼濃郁,王志文和陳道明確實是特別有範兒!
-
5 #
非常喜歡他主演的電視劇黑冰,印象深刻
-
6 #
個人感覺張國立和王志文,當之無愧的戲骨。張國立,表演生活化非常自然,王志文一正一邪,細節刻畫很到位
-
7 #
老父親在世的時候,聽力有所下降,他說:“只有王志文飾演的角色對白,無需看螢幕文字也能聽的清楚,這孩子臺詞功夫真棒!”
-
8 #
看了電視劇版的《手機》和電影版的《手機》,雖然葛優演得不錯,但對比王志文版還是比較喜歡王志文吧
-
9 #
最具實力演員,沒有之一,無論李雪健,陳道明,只有李保田有一比,陳寶國,李幼斌,演正角還好,演小人物,反角看著就難受
-
10 #
王志文用力總讓人覺得恰到好處,陳道明和陳寶國總讓人覺得拿腔拿勢用力過猛。其實張國立我覺得也不錯
-
11 #
不是有文化就有演技,也不是有演技就一定有文化。陳道明文化底蘊肯定比王志文深厚,但是看王志文演戲就舒服。這就是一技之長
-
12 #
第一次看王志文是在南行記中,當時就覺得這個男演員有種只屬於他自己的獨特魅力。
-
13 #
我就喜歡先付錢,再買東西,拿了東西就走,結果就是被商販又問我要錢,尷尬啊!
-
14 #
非常喜歡王同志。最早知道王老師是演艾蕪。從那時就喜歡王志文
-
15 #
王志文的電視劇我太喜歡了
-
16 #
王志文的演技秒殺陳道明
-
17 #
嗯,王志文就算不是大師級的演員也是接近大師級的演員,遍數國內能超過王的屈指可數,至少我目前知道、認識的人裡面沒有,主觀上陳道明、李雪健、張國榮(同屬表演)……都也不及
-
18 #
太喜歡王志文了,不帥但是很討人喜歡,演技一級棒!
-
19 #
大陸的王志文、香港的梁家輝,都是千面影帝,各種角色信手拈來。
王志文的臺詞真的太有魅力了,渾然天成,自成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