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驚悚片、恐怖片領域,誇張的怪物、變態殺手或者鬼怪給我們帶來的大多是置身事外的刺激快感,但如果創作者將鏡頭對準我們平常生活中真真切切可能遇到的題材時,那如鯁在喉的憋屈和深深的恐懼能讓人透不氣來。那些以社會現實案例改編的驚悚片是此型別片中一個巨大的分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那些CULT片,諸如《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三五成群》都是根據轟動一時的真實罪案改編的,獵奇、吸引眼球當然是製作者的首要目的,但我們無法否定此類影片給觀者帶來反思的客觀作用。我所看過的歐美驚悚片中此種類型並不多(主要是閱片量還不夠多),但一部2008年英國導演詹姆斯·瓦特金斯執導的電影處女《伊甸湖》讓我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復。這部聚焦英國國內青少年犯罪現象的影片帶來的觀影體驗不是糟糕,而是讓人心寒以致於不敢正視。
讓人不忍卒睹的人間悲劇
一般來講老張寫此類影評習慣是向大家推薦或回顧經典的,但對於《伊甸湖》來說我只想說,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就聽我介紹了解一下就行了,真的不推薦你們去看,因為這可能會讓你留下心理陰影。
本片講述一對來自英國南方現代化大都市倫敦的情侶,幼兒園教師珍妮和男友史蒂夫前往偏僻的伊甸湖畔度假,從片中的一系統設定來看,這裡應該是英格蘭北部約克郡附近,那裡基本是一些體力勞動者居住地,從小鎮上成人身著邋遢髒兮兮的工裝可以看出,這裡的居民文化素質是比較低下的,所謂窮山惡水了。兩人在湖畔嬉戲,但卻意外與一群不良少年發生了衝突,最終這幫半大小孩還是離開了。
可是,兩人早上起來卻發現車胎被那群少年扎壞了。熊孩子還衝他們叫囂:你的車胎怎麼樣了?兩人來到早餐店邊吃邊氣憤地向女店員抱怨這幾個小孩子是騷擾者,是恐怖分子,不想剛剛還是滿懷熱情的店員突然變臉說這些又不是她的孩子。
他們又來到了湖邊,繼續享受他們寧靜的週末。史蒂夫剛準備把他的求婚戒指拿出來時,卻發現他們的海灘包不見了,原來是那群少年偷走了他們的海灘包,連同車鑰匙,手機。兩人正抱怨之間,一輛車子突然向他們衝來,這群膽大包天的少年居然開車撞向兩人,幸好他倆急中生智躲開了。就因為與陌生人的口角,這群小子居然戳破了大人的車胎,偷了大人東西,還開車撞人!
事情開始變得恐怖起來了。
車鑰匙被偷,兩人只得步行離開。不想在途中又遇上這群少年,他們在虐打動物,珍妮讓他別管了,可史蒂夫想拿回他的東西。他對少年說,你們已經玩夠了,告訴我車在哪裡,就此作罷。可是少年就不承認拿了他的車,哪怕他還戴著史蒂夫的名牌墨鏡。史蒂夫和少年扭打了起來,其中一個少年持刀上前要攻擊史蒂夫,打鬥過程中史蒂夫失手殺死了少年身邊的惡犬。少年傷心痛哭,史蒂夫也很意外。
珍妮拿到了車鑰匙,兩人上車準備奪路而逃。但這幫少年情緒已經失控,仗著人多,一擁而上砸壞了車燈,兩人慌亂之中導致車子失控,斯蒂夫被卡在車中,他讓珍妮快逃。
藏了一個晚上,珍妮再出來時她看到少年把史蒂夫綁起來,男友被打得頭破血流。
史蒂夫拼命求饒,可為首的布萊特卻不打算放過他,他慫恿、威脅其他小孩每人都捅上一刀,還讓女孩佩吉在一旁用手機拍視訊,期間他們發現了珍妮,又開始瘋狂追殺她。
史蒂夫趁機逃脫併成功和珍妮碰面,這幫小孩明顯是要人命啊,兩人開始恐懼。
幾經周折,兩人還是沒有逃脫這幫孩子的追擊。此時史蒂夫已經因為失血過多死了,布萊特想點火燒死兩人並毀屍滅跡,別的孩子不同意,布萊特就用手機裡的視訊相威脅。珍妮僥倖逃出,幾個男生在她身後緊追不捨,此時的珍妮已被仇恨和恐懼激發出了拼死還擊的勇氣,她絕地反擊殺死了兩個參與其中的小孩之後駕車逃到鎮上了一戶人家尋求幫助,就當觀眾感覺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導演卻給了我們一個最絕望的結局。因為珍妮這時發現這裡就是這幫惡魔的首領布萊特的家。布萊特向他家長撒謊他說珍妮背叛了她的男友,還殺了他兩朋友。就這樣,布萊特輕易地騙過了家長們,而珍妮被憤怒的家長們拖進了浴室,他們要私刑處置珍妮這個殺害他們孩子的凶手。
導演完全罔顧觀眾的心理宣洩需求,給了這麼一個讓人絕望的結局,珍妮和史蒂夫平白無故地慘死,而凶手卻貌似就此逃脫了法律的懲戒,讓觀眾憤懣之氣憋在心口無處釋放,以至於有人建議導演拍攝續集讓變態殺手夫婦遇上這幫壞小孩然後虐殺他們,以暴制暴。但也正是這一樣反傳統驚悚片主角開局受虐結尾絕地反擊的套路,一黑到底,給大家帶來的內心震撼更為巨大,也更能彰顯社會意義。
英國熊孩子帶來的反思
英國近幾年來最臭名昭著的社會問題就是未成年年酗酒和犯罪問題,也是本片的探討焦點,就此,導演在片中提出了以下幾個觀點。
窮山惡水出刁民?本片導演明顯是個地域黑,片中設定珍妮和史蒂夫來自英國發達南方大城市倫敦,而伊甸湖明顯位於類似英國工業重鎮約克郡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該地區為文化程度較低的體力勞動者的居住地。對於這個刻意設定豆瓣上某段評論我感覺蠻貼切,“英國也有南方北方之分。片中的人都是英格蘭北部人,約克郡、蘭卡郡之類的地方。這些地方由於是以重工業發家,所以在英中國人心中都是些髒亂差的地方,於是兩個操標準倫敦音的人來到的髒亂差的北方,被毆打致死。”兩個來自大都市的中產階級人士,來到了一個相對蠻荒的地方度假,卻因為自己對野蠻人性的無知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我還看到某些評論煞有介事地總結了史蒂夫面對熊孩子的挑釁做出的N條不妥當反應,中心思想是文明面對野蠻的挑釁應該明智選擇退讓,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其實我們看到史蒂夫的反應非常正常,面對一幫半大孩子對自己女友的無理謾罵和騷擾難道口頭還擊,再順口罵個娘很過分嗎?但我想導演向我們展示了面對毫無下限的野蠻時,有時選擇退讓、及時離開可能已是最好的選擇了。畢竟,窮山惡水出刁民有時還是有道理的,雖然會冒犯一些人,但這是事實。
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影片的結局是這些壞孩子的父母輕易地相信了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辭,瘋狂地集體謀殺了歷經萬難幾乎就要逃出生天的珍妮。面對珍妮的絕望辯解他們說出了我們聽過無數次的“他們還只是孩子啊”,多麼諷刺啊。如此素質的家長你指望他們平時教育自己孩子能做到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面對青少年犯罪導演給出的原因解析也止於此了,當然我們沒法奢望一部電影就能夠透徹地解碼,並還能給出妥善地解決方案。能夠引起政府、社會的重視的同時還給大家提高一點相關情況的認知,並由此有一定的防範意識已經是善莫大焉了,畢竟現在一些從小在高強度的學習環境和優渥的家庭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醜惡太缺乏認知了。
年幼的惡魔
近年來世界各國愈演愈烈的青少年犯罪現象引起了世人的矚目,手段之毒辣讓人瞠目,年齡也有日趨低齡化的趨勢。
1993 年 2 月發生在英國利物浦的一起兒童凶殺案重新整理了世人認知的上限,兩名十一歲的男孩羅伯特·湯姆森和喬恩·維納布林斯虐殺了兩歲的詹姆斯·布林格,屍體被發現時因被火車碾壓殘缺不全,而且身體多處受傷。年僅十一歲的羅伯特·湯姆森和喬恩·維納布林斯被英國警方認定對布林格進行了綁架、折磨和殺害,兩孩子成了現代英國曆史上年紀最小的、被定罪的凶手。兩個年僅十一歲的孩子,即便是被發現了之後,也沒有想象中的慌亂,而是很鎮定,咬定自己沒犯罪,知道無法逃避了之後,又開始各種甩鍋,你能想象這是才十一歲的孩子嗎?
當然,不只在英國,近年來諸如此類的案件在世界各國也屢見不鮮,現在的青少年是怎麼了?
出於獵奇心理或者是責任心的驅動,影視界拍攝了不少反映青少年犯罪的作品,比如近年來大熱的電影作品《少年的你》,電視劇《隱祕的角落》,無一例外地引發了觀影熱潮,大家不禁思考,是什麼讓現在的青少年變得如此冷酷,是現在充斥著性和暴力的流行文化的流毒?家庭教育的缺失?甚至是現行司法制度建設對於青少年犯罪的懲戒過輕嗎?我想每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做具體個人意見闡述了,留待各位朋友自行思考,我們只能做到教育自己小孩遵紀守法的同時提高各自個人安全意識了,除此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