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前兩天,《八佰》再傳來票房好訊息,這次《八佰》真的全是拯救中國疫情後的檔期,畢竟在這次的疫情之後,有這樣一部票房給力的電影實在是太重要了,《八佰》不負眾望,甚至打敗了《信條》這樣之前福斯十分看好的影片。就算是諾蘭的名頭也沒有將《八佰》的勢頭蓋過去。在《信條》上映時,《八佰》已經上映了十幾天了,大家都覺得可能這個狂熱的勢頭已經過去了,第二天的《信條》的確是超過了《八佰》的票房,成為了當天的票房冠軍,但是第二天就被《八佰》反超了回來。直到現在《八佰》也沒有掉下過寶座。

為什麼《八佰》能夠穩坐這麼久的寶座?首先還是那句話:全靠同行襯托。正是因為有了同檔期的電影襯托,沒有特別亮眼的電影,國外引進重映的電影也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所以這部電影靠著它浩大的製作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品質第一名,並且現在的中國的確需要這樣一個良心之作的好電影來拯救票房。這樣看來,這部影片之前撤檔再撤檔的確是好事多磨。《信條》作為諾蘭大導演的新作為什麼沒有獲得預期的票房?因為這部影片的確不是一般人第一遍就能看懂的,很多人第一遍連劇情故事都連不起來,裡面的物理知識太過於專業,普通觀眾看得一頭霧水,實在是太“燒腦”。

我們再看看這兩部電影的製作。諾蘭導演是行業裡出了名的大製作,每一部戲的製作都是巨集偉的工程,《信條》也不例外。這部影片的總成本在15億人民幣左右,他們還買了一架波音來拍爆破。收回成本是個不小的壓力,尤其是以往票房成績比較出色的中國地區票房也不是很多。雖然《信條》的成本很燒錢,但是《八佰》的成本也不小,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一切都是劇組從無到有一個一個搭建起來的,光是佈景都花了很長的時間。這部電影從劇本創作到最後的剪輯完成,前前後後花了十年的時間,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工程。

最後一個《八佰》的制勝法寶:家國情懷,這部電影裡我們找不出一個絕對的主角,電影裡沒有主角,但又人人是主角,這樣看起來比較散的電影敘事結構讓整體變成了一股勁,是連線觀眾那股最動人的勁,也是最能打動中國觀眾的一個部分。層層遞進的情緒一下子將電影院的觀眾和電影連線起來,讓觀眾也能感同身受,更加投入到電影當中去。

希望《八佰》的票房神話只是一個開始,讓更多的導演看到未來中國電影的更多希望,也讓觀眾對中國電影充滿信心。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強烈推薦!10部二戰電影告訴你什麼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