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作為中國電影史上最“長壽”的武俠片系列,《黃飛鴻》前前後後總共拍了一百多集,儘管有難以計數的武打演員都扮演過這一人物,但被人們公認的“黃飛鴻專業戶”僅寥寥兩人,一個是出演過八十幾次黃師傅,創下吉尼斯紀錄的關德興,另一個就是演活青年版黃飛鴻的李連杰。

不可否認,九十年代初由徐克、李連杰聯手合作的《黃飛鴻》系列,不僅令該ip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還將武俠英雄電影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隨著1997年該系列最後一部《西域雄獅》的推出,也宣告了徐克的“黃飛鴻時代”就此落下帷幕,此後雖有大量有關題材影視劇不斷湧現,但真正能夠稱得上重啟之作的,恐怕唯有2014年由周顯揚執導的《黃飛鴻之英雄有夢》。

本片是安樂電影公司繼2006年的《霍元甲》、2010年的《蘇乞兒》之後推出的第三部宗師電影,它將故事聚焦於黃飛鴻的少年時代,講述了由彭于晏扮演的黃飛鴻因幼年時父親黃麒英(梁家輝飾)被黑虎幫縱火燒死,於是長大後立誓要為父報仇的他臥底加入了黑虎幫,一步步展開了自己的瓦解行動。

為了取得幫主雷公(洪金寶飾)的信任,飛鴻化名為阿飛,並憑藉過人的膽識取下了黑虎幫死對頭北海幫幫主(陳之輝飾)的首級作為“投名狀”,此舉果然得到了雷公的賞識,並被其收為義子,其後,飛鴻又採取一連串計謀成功分化了雷公的其他三名義子,使得黑虎幫搖搖欲墜,趁此時機,飛鴻聯合童年玩伴赤火(井柏然飾)、阿春(王珞丹飾)等人裡應外合攻入黑虎幫老巢並與雷公展開決戰,在打鬥中,雷公因不敵飛鴻跌進火坑而死,民眾眼見廣州一大害被除,黃飛鴻也開始聲名遠播。

影片講的是黃飛鴻成名之前的一段故事,理論上來說算是前傳,但這個“前傳”的概念只是為了開啟與老版《黃飛鴻》形成區別的突破口,除了“黃飛鴻為民除害”的傳統設定繼續保留以外,不論是其肌肉猛男的新形象,為父報仇的行為動機,還是臥底黑幫的故事主線,都很難讓人與關德興、李連杰版本聯絡在一起,尤其對於習慣接受了“儒雅睿智”的黃飛鴻形象的觀眾而言,本片當中的黃飛鴻完全就是顛覆性的180度大扭轉,就拿開頭的“雨中大戰”來說,黃飛鴻的打法完全是走暴戾凶殘、招招致命的路線,像“古惑仔”多過“宗師”,不過有老版本高峰在前的前提之下,導演周顯揚卻仍然敢於挑戰經典,也算勇氣可嘉了。

因影片的整體風格強調“寫實”,所以在動作方面武指元奎還特意採用了黃飛鴻的“第一人稱視角”鏡頭去表現打鬥場面,也大大增加了觀影時的臨場感。而男一號彭于晏雖然並不是職業武打演員出身,但片中所有的打戲他都完成的很不錯,這也跟他的努力和敬業是分不開的,據說在拍攝期間,他曾拜著名南拳教練為師學習功夫,每天都要訓練10個小時左右。

這部《英雄有夢》於2014年上映之後,雖在內地取得1.8億總票房,不過口碑卻並不好,在豆瓣上,該片評分僅有5.6,儼然是不及格的分數,那到底原因何在呢?

筆者認為,徐克版《黃飛鴻》已經將該題材拔高到了後人很難逾越的高度,甚至就連後來徐克自己親自執導的《黃飛鴻5之龍城殲霸》,也不如前三部那樣有思想內涵,《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為了實現新意和突破,沒有繼續承接徐克的思想不說,還將臥底電影的俗套模式生搬硬套進去,最終使之成為了一部小格局的“清朝版警匪片”。

因關德興、李連杰版黃飛鴻太過深入人心,以至於人們早已將兩人當作黃飛鴻的“審美模板”去衡量其他扮演者,主演彭于晏雖擁有當紅人氣,且外形氣質俱佳,肌肉線條也十分硬朗,但影片仍必須根據他的外形及氣質特點重新設計黃飛鴻,之所以有了對比,才更不易令觀眾接受。

影片將黃飛鴻塑造成了一個“暗黑英雄”,這很明顯是受到了當時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影響所致,這種與時俱進的革新手段想必也是基於吸引年輕觀眾而考慮,本身無可厚非,但《黃飛鴻》有明確的時代背景,用太過現代的手法去包裝人物和情節,反丟掉了武俠片應有的古典神韻和魅力。

按照“之”字的起名慣例來看,本片應該是想打造成一套三部曲或四部曲的,但或許正因為評價不佳,僅拍了一部就戛然而止,真是可惜這次重啟了。關於本片,大家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狂人交響曲》:在不完美中找到完美結局,交響樂能化解仇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