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來了,她來了,她帶著遺憾來了。
經歷了投訴風波、改檔事件、新冠疫情等一系列波折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終於上映了,趕在國慶檔之前的冷門檔期上映,首日票房不足5500萬,豆瓣評分7.3(截止到發稿),已經算還不錯的成績了。
熒幕之外沒什麼歡呼,也沒什麼嚴厲批評,都這麼難了,用女排的話說——能上場,就算贏。
影片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郎平的女兒白浪及中國女排隊員們領銜主演,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可見這不是一部單純的電影,也註定這會是一部比較擰巴的電影。
它不是紀錄片,但又不能完全按照商業方式進行改編,故事原型絕大部分還都是在當下社會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的人物,哪頭也得罪不起。而作為一部要上映的電影,最終的買單俠是觀眾,還得照顧票房。戲裡戲外,“精彩”異常。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去年春節檔臨上映前被“投訴”了,差點連首映禮都沒搞成,原因大約有二,其一,是傳言黃渤和彭昱暢飾演的原型陳忠和不滿意自己在片中被塑造的形象,要求刪減戲份,並不能署名。這事到目前並沒有得到雙方當事人的迴應。
在影片籌備初期,陳忠和原本是很支援的,他和郎平隨劇組出席了不少宣傳活動,還在電視採訪中表示希望《中國女排》傳達女排精神。
傳言因為成片把陳忠和這個角色放在了插科打諢的位置,沒什麼上進心,青年時代在食堂跟姑娘們搶雞腿兒,成年後演員黃渤的喜劇形象又與本人不符,故十分不滿。不僅陳忠和要求不能署名,連同80年代的一批老女排,都集體要求電影不能署自己的名。
在9月25日公映的版本中,青年時代的彭昱暢和成年後的黃渤一個是陪打教練,一個是正式女排教練,這個在電影裡有重要的作用和大量戲份的角色竟然真的沒有姓名,而且80年代的老女排們除了郎平,也幾乎全都沒有提到姓名,當然搶雞腿的戲也刪掉了,這彷彿從側面印證了春節前的傳聞。
同時,中國女排協會發布了宣告,不允許商業的行為來宣傳中國女排,綜合因素令電影最終改名《奪冠》。
至於商業行為的範圍是什麼,都包含哪些內容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電影賣了票房算不算商業行為?郎平帶著幾位女排打的商業廣告算不算商業行為?
這部影片的幕後故事,足以搞一部《女排羅生門》。
就電影內容來說,煽情真是很用力,鳥哥看的這場開頭一個小時全場此起彼伏的抽泣聲,口罩都哭溼一大片。
開頭就給你上價值、帶節奏,滿屏大字幕口號加女排們雞血式狂練,兩個鐘頭的電影愣是先整了一半激情昂揚,一般人兒打了興奮劑都沒人家一半興奮,直接給你幹趴下,就問你服不服?!
這一趴完全可以叫《中國女排》,它很中國也很女排,特別代表在80年代初期中國經濟剛剛開始復甦,沒有冰箱彩電洗衣機,家家戶戶都還處於同一起跑線的狀態,體力拼不過人家,技術更趕不上人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拿命拼”。
在這種巨大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之下,其實真的挺需要一個插科打諢的角色調節一下氣氛的,要不然一個一個排球狠狠砸在姑娘們身上,別說她們受不了,觀眾都快給逼瘋了。
憑藉“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的精神,1981年中國女排終於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臺,這一幕場外中國人全體沸騰了,工人也不加班了,孩子也不玩耍了,這個冠軍獎盃代表的不僅是一場比賽的勝利,更是“中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而場內像抗戰一樣悲壯勝利的姑娘們,連走上領獎臺的力氣都沒有,她們得咬碎了牙才能邁開雙腿。
鳥哥恍惚記得國歌響起的時候,第一次站在世界冠軍領獎臺上的姑娘們只有眼淚,都沒張嘴,教練張嘴了,這個記不清楚了,得二刷確定。
然後電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一下子像進入另一部電影——《郎平的心路歷程》。開始講郎平到美國隊當教練,並帶領美國隊戰勝中國奪冠(實際美國女排奪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銀牌)被中國人不解,再到迴歸祖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帶領中國女排重回巔峰。
這一段呈現的不再是以命相博的“精神”,而是郎平把國外先進的訓練方式和經驗帶回祖國,更重要的是對待體育競技態度的變化,她是第一個問隊員“你愛排球嗎?”的人,告訴隊員當民族和個人足夠自信的時候,享受體育比拿第一更重要。這一段叫《新中國女排》也挺好。
你看當女排們不再秉承著“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精神的時候,她們站在冠軍領獎臺上自豪的手拉手唱著國歌又是怎樣的精神面貌。
其實這完全可以成為整部電影最大的主題,成為比《摔跤吧!爸爸》更感動、更偉大的題材。如果沒有電影幕後的種種,這一部分的呈現真的是我們體育電影的一大飛躍,影片中鞏俐在大刀闊斧改革的時候,老學究們不認可,導演借黃渤的口說了“上面是很支援的”。
當然了,上頭也完全犯不著為了區區一部電影傷了為國爭光同志們的心,做到不傷和氣,有裡有面兒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