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下原版,導演、編劇是南韓導演郭在容,拍的是日本純愛電影,豆瓣14.6萬人打分7.5,作為愛情片,評價不錯。郭在容名字可能大家有點陌生,但他的代表作相信沒有幾個人不知道:“我的野蠻女友”、“假如愛有天意”、“小雛菊”等,都是耳熟能詳的作品,而他總能把故事拍的非常唯美動人。可惜頗有晚節不保意味,後期拍的“我的早更女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都拍砸了。影響力大不如前,只能來中國恰飯吃。
這部日本原版我在10年前看的,時間過去有點久,劇情忘得差不多,只留下電影不錯,有點感人的殘存印象。前天晚上看了被罵慘的包貝爾、辛芷蕾主演的翻版,這部片子於本月11號上映,是今年第一部上映喜劇電影,卻口碑票房雙撲街,僅7天下架,總票房4千多萬。
為什麼劇情基本完全一致的情況下,還會砸手裡?為此我又重新去看了一遍原版(暫時只拉了一半),一方面是人設改變,一方面細節細膩度不夠,好好的電影跟東北亂燉似的,啥都往裡面裝,風格不統一。先說人設,原版男主是大學生,憨傻的宅男,和機器人的日常相處圍繞在校園、兼職這些環境中,一些小細節打造機器人非常的可愛、武力值強大。最為經典的是一喝酒就放電、偶爾閃現的幻燈片,跳的機器舞也非常帶感。
然而翻版故事發生在重慶,包貝爾是個一事無成的猥瑣中年男,醜、油膩、特別low。一點也沒覺得傻得可愛,只覺得有點噁心,因為劇中一次頂著滿臉蛋糕和香檳,看著就髒,一次頂著嘔吐物表白,更噁心。那些展現辛芷蕾武力值也僅僅只是展現,一點也不可愛有趣,醉酒的憨態也改成千倍不醉。
大雜燴說的是,開局拍的像是喜劇片,還是看膩的毫無出彩的那種;中間強行煽情帶著男主回到過去;然後是男主當導遊帶著大家遊重慶;最後莫名其妙大地震,機器人從天而降為了救他,自斷下半身。作為喜劇片,沒有貫徹到底,不喜劇;作為愛情片,拍的支離破碎感情不連貫,不愛情;作為科幻片,邏輯不自治,沒幹貨,不科幻。總而言之,看完啥感覺都沒有,不好笑,不感動,不好看!難怪被打3.5分,要不是看在辛芷蕾角色完成度還可以的份上,估計分數還會更低。
總結失敗的原因是,只抄了皮,沒拍出血肉,影片沒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和要表達的主題。最後說下導演王韋程,臺灣人,電影拍得是真不咋地,最高“西門町”5.2分。 我不明白,像他和包貝爾這樣的撲街無數次,為啥子資源源源不斷呢?真正努力有實力的沒機會,有機會的沒實力。
事實證明好電影不是可以隨意抄的,沒有精髓,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