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影視行業經歷了冰封之後,破28億票房的《八佰》給整個行業帶去了復甦的氣息。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馮小剛和范冰冰因為之前有很多的負面新聞,從而牽扯到了華誼,連續虧損的華誼也是處於困境之中。

隨著這部電影的到來,有很多人說能救華誼,但是在我看來,僅僅靠著一部28億票房的電影還救不了華誼。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部電影只能夠讓華誼喘口氣,為華誼延長一些時間罷了。

華誼當年的成功,除了有馮小剛之外,還有很多製作人、監製的功勞。

華誼公司是屬於王中磊、王中軍這兩兄弟的。

追溯一下他們的事蹟,其實最早他們是做廣告的。

隨著成龍那一部《紅番區》電影的出現,成龍成功拿到了好萊塢的入場券。

成龍有了這樣的成就之後,王氏兩兄弟還比較保守,沒有去投身這個影視行業。

王氏兄弟沒有行動,韓三平可是抓住機會行動了,找到了當時的馮小剛,讓他拍攝一部賀歲片。

馮小剛最終是用了400萬的成本,獲得了3600萬的票房,那部電影叫做《甲方乙方》。

票房火爆的背後,讓人看到了馮小剛的才能,王氏兄弟這才有點動心。

之後王氏兄弟決定從廣告行業轉到影視行業。

轉到影視行業之後,王氏兄弟拿出錢找導演拍戲,找了仨導演,分別是陳凱歌、姜文、馮小剛,最終只有馮小剛的片子過審。就這樣,王氏兄弟確定了和馮小剛進行合作。

從最開始的《沒完沒了》到《芳華》,經過馮小剛手的電影給華誼帶去了近50億的票房。

說馮小剛是一個招財貓一點都不誇張。

隨著逐漸有了名氣,有了地位,是個人都會膨脹。2008年左右,馮小剛和張國立合開了公司。但是比較可惜的是,這兩位都不是做老闆的料,只能重新回到華誼。

事實證明,馮小剛還是適合搞電影藝術。

2010年,媒體傳出馮小剛跳槽的訊息。為了避免訊息傳揚的太厲害,他自己表示自己不會跳槽,並且已經和公司簽了5部新片子。

當時有人指出華誼依賴馮小剛,馮導用核心競爭力給說過去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華誼把寶押在馮小剛身上就是一種投資,一旦投資失敗,那麼損失非常大。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華誼開始注意一些導演和製作人。

作為一個民營影視公司,華誼在簽完馮小剛後,成為了國內第一個和職業導演有契約關係的公司。

之後,華誼繼續挖掘國內影視行業頂尖人才,建立了多個利益點。

2002年,王中軍投資700萬讓陸川拍一個環保題材的片子,經過陸川的努力發揮,《可可西里》這部影片展現到了福斯的面前。

後來華誼有很多能扛鼎之人,陳國富就是其中一個。

曾經在華誼20週年慶典上,馮小剛提過陳國富,並且說到和他不止是兄弟了。

能夠讓馮小剛這樣說,陳國富這個人絕對不簡單。

陳國富出生在臺灣,父親是鞋匠。在其青少年時期,陳國富就成了社團流氓,經常和一幫人在大街上晃。

如果一直和小混混一樣,陳國富就廢了。

直到好兄弟被刺死,他有了變好的想法。

因為經常和父親爭吵拌嘴,電影院成了他調整情緒的地方,所以他和電影院很有緣分。

19歲時,因為自己看不懂英文,很多學習資料都是英文的,於是他一點一點學習英文。

之後執導《徵婚啟事》,憑藉著這部片子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後來慢慢轉到了內地發展。

這樣的人才來到內地,華誼怎會放過。於是很快和他取得了聯絡,最終聯絡多次達成了合作。

隨後進入華誼後,只要是經過陳國富手的影片,大多數票房都能破億。

成為了華誼的金牌監製,搭檔馮小剛這個導演,他這樣的成績在哪裡都很搶手。

最終陳國富離職華誼,華誼股票下跌了近7%,市值蒸發8億。

2005年,王氏兄弟決定進入電視劇市場。

之後還想著建立自己的製片人工作室,最終經過一系列的約談後,只有張紀中和康洪雷願意加入。

張紀中的加入為其來去了《鹿鼎記》。

在《鹿鼎記》開播的這一年,一位叫李波的女性也加入了華誼,現在已經是阿里影業的人了。

李波這個名字或許大家都沒聽過,但是作為製片人,經他手的作品大家應該聽說過,像《最後的99天》。

因為有張紀中的帶領,康洪雷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張紀中在某個層面上就是康洪雷的貴人,是張紀中讓康洪雷在他的劇組做了8年副導演。

1999年,康洪雷第一次執導的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就大獲成功,讓人們認識了這個做了8年副導演的人,讓他紅了起來。

後來,在華誼的資金支援下,康洪雷先後拍攝了《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等影視劇,這些作品可都是經典作品,劇中的人物都跟著紅了,像王寶強,段奕巨集等等。

通過這幾部影視劇的拍攝,康洪雷可以說是徹底火了,讓華誼賺得盆滿缽滿。

隨著眾多人加入華誼之後,越來越多的影人加入了華誼,直到2009年,華誼旗下的製片人工作室已經達到了9個,目標就是年利潤破億。

直到2014年,華誼打造了一個"H計劃",組建超強"華誼兄弟連",眾多導演都出席了釋出會,像馮小剛、徐克、成龍等等。

當時,華誼聯手26位導演定下了一個100億的票房,這是什麼概念?

但是讓人比較可惜的是,直到現在為止,華誼的這一想法還沒有實現。

作為影視行業的大成者,華誼本身在各個方面都佔據著優勢。

成龍光是《天將雄師》和《十二生肖》這兩部電影就有了16.25億票房。

徐克導演的狄仁傑兩部曲,加起來也破了9億票房。

管虎後來也是不甘於人下,憑藉《老炮兒》和《八佰》追趕上,票房超過了30億。

從這種種表面上看,華誼絕對是贏家了,靠著這幾個導演和製片人就能渡過難關。

但是事實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華誼一路走一路"丟",人才丟失太大。

先不談曾經的"一姐周迅"。華誼的幕後力量就損失慘重。

李波跳槽、陳國富解約,單單是這兩個人,就能給公司帶去很大損失,當時陳國富離開市值蒸發8個億,李波的離開也應該少不了吧。

與此同時看看其他人,張紀中的武俠劇沒有了原先的輝煌,成龍大哥隨著年齡增長也是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馮小剛則因為"手機"問題陷入困境。

華誼的危機不是表面上想的那麼簡單,背後的水非常深。

當然了,這還不是觀眾這一方面。如果算上觀眾這一方面,華誼更是艱難,因為觀眾也會有口味變化。

現在新生代導演層出不窮,給觀眾帶去了新的體驗,華誼這些資深影人地位受到了衝擊,新生代對他們的競爭力非常大。

所以說,單單是這樣一部28億票房的《八佰》,還真救不了處在困境的華誼。

想要擺脫現在的困境,除非連續拿出多部影片,並且多部影片都能夠達到《八佰》這個水平。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是否紅旗特邀嘉賓?有無進一步合作可能?范冰冰再度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