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今天看了一本好書#

今年年初,第77屆金球獎宣佈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獲獎者是電影《小丑》的主演傑昆·菲尼克斯,而《小丑》這部電影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

何為“小丑”?是為世界帶來歡樂的人,臉上畫著乖張的妝容,看似嚇人,卻做著逗人開心的趣事,強大的矛盾感讓“小丑”成為了很多影視作品題材,而往往給小丑安排的劇情都是人前歡樂,人後落寞的寂寥。

你看到的小丑並不是真的快樂,複雜的人性反差正是這本《衝突背後的衝突》最好的案例。

作者張天布是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這本《衝突背後的衝突》就是張天布近30年的臨床研究結晶,是俄狄浦斯情結教科書級著作,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90%準專業人員沒搞懂的核心概念徹底講明白,解讀人們內心俄狄浦斯三角。

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在“衝突”開始之前,先簡單地跟大家科普一下。

“俄狄浦斯情結”又稱為“戀母情結”,是精神分析學的術語,由精神分析學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兒童在性發展的物件選擇時期,開始向外界尋求性物件,一般這個時期在兒童3到6歲期間完成,而物件都是從雙親開始,男孩以母親為選擇物件,而女孩則以父親為懸選擇物件。

在本書《衝突背後的衝突》裡,張天布是用俄狄浦斯三角來解釋此概念:

“俄狄浦斯情結是一個象徵隱喻,涵蓋了我們內心情感關係裡眾多複雜的關係衝突,愛和恨、好和壞、慾望和情感、安全和迫害,攻擊性與遭報復等配對的矛盾關係,這些內心經驗的矛盾配對關係,都可能被都投射在一個孩子與父親和母親的三角關係中。”

今天,就要藉助這本《衝突背後的衝突》來尋找我們也看不見或者意識不到,但卻深受其影響的矛盾衝突。

最原始的追溯:為何長大後的我們,找不到喜歡的人?

很多人都說離婚率的大幅度上升而結婚率大幅度下降,是因為婚姻裡的悲慘故事太多了,以至於很多人都開始恐婚,開始在婚姻裡清醒,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其實,無論是恐婚還是離婚都是一種衝突表現,都與自己的成長環境和過往經歷有關。

1. 每個人剛降臨人世時,對任何事物和關係是沒有天生認知的

在張天布的解釋裡,父親、母親、孩子便是一個最穩定的額滴普斯三角關係,所以,當孩子以一個完全懵懂的狀態來到世間,父母的對孩子認知引導是很重要的,他們不僅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血緣關係,還要明白父母之間也是有單獨關係的,這項認知十分重要。

如果引導不好,孩子會潛意識認為自己是三角關係裡的中心,父母都該圍著自己轉,久而久之,三角關係會出現失衡狀態,衝突會一直影響孩子的成長。

2. 與同性父母之間的對抗,對異性父母的依賴

隨著初級認知時期過去後,從三歲開始,孩子會正式進入俄狄浦斯期,對人物關係的認知有更不一樣的認知,內驅力會發生變動,例如有時候會出現“要娶跟媽媽一樣的女孩來當老婆”、“要嫁給爸爸”之類的涉及成人世界的言辭,這背後就是孩子的認知轉化。

所謂“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在孩子與父母之間也會存在這個問題,排斥同性父母,過分依賴異性父母,會出現孩子非得睡在父母中間,不肯一人睡覺,或者總是想要獨佔異性父母,容不下同性父母存在等情況。

這時期的孩子也是敏感的,稍有引導不好,情緒爆發,衝突不斷上演。

3. 俄狄浦斯期遇到三角關係的斷裂,長大後會一直尋找情感依賴的客體

就像上面說的,離婚是一種衝突的表現,而婚姻中往往會涉及到孩子的歸屬問題,如果父母在孩子的俄狄浦斯期選擇離婚,便會打破本該穩固的三角關係,孩子要面對突然斷裂的關係,會在意識認知上出現衝突,潛意識會一致記掛懷念失去的部分,無論是本來與之關係是否深厚,對於孩子來說都是缺失。

所以,有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有些女孩子會喜歡找年長一點的男性前輩來交往,有些男孩子喜歡跟年長女性談戀愛,即便會在這類情感關係中踩坑,也會樂此不疲地不斷重複,因為這些情感物件是他們潛意識裡尋找的情感依賴的客體,他們需要從中獲得安全感來彌補童年時期的失去、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的意思也大抵如此,成年後的我們,總是找不到喜歡的人,很大概率也是因為找不到潛意識裡想要的感覺。

過程中的引導失當:為何你們總是要求我成為這樣的人?

1、淪陷在父母構建的“超我”裡面,無法自拔

在電影《小丑》裡,主角亞瑟長期跟母親睡一張床,並以此為傲,同時,因為母親希望他是給世界帶來歡樂的人,所以,一直壓抑自己的本我,堅持做一名喜劇演員。

這個故事便是典型的父母引導失當的例子(當然亞瑟的母親就是故意的),在俄狄浦斯期,是建立孩子內外認知的關鍵時刻,但是,亞瑟的母親沒有適時砍斷孩子對自己的過分依戀,導致本就在單親家庭成長的亞瑟,長大後,在內心藏著把母親當成約會物件的越軌想法。

在深厚的情感依戀下,母親還強加了人生概念給亞瑟,讓成為所謂的“給全世界帶來歡樂的人”,逐漸讓亞瑟淪陷在母親建構的“超我”世界裡,不知道自己該是誰。

2、建構的“超我”失敗,導致孩子叛逆,喜歡跟父母對著幹

亞瑟的母親是為了控制亞瑟才故意做出的引導失當,而現實中,也有很多父母受內心驅動的影響,強加孩子一個“超我”的方向,遺忘了孩子本來的樣子。

在《衝突背後的衝突》裡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孩子的父親是一名老師,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也食十分嚴格,只要孩子達不到他預期中的名次或成績,就會嚴厲教育,最終把孩子被逼得越來越不想上學,終日在家裡打遊戲,還經常頭疼無法睡覺,要去看心理醫生。

兩方面同時博弈之下,就讓孩子做出叛逆等抗擊行為,其實,失眠頭疼才是他內心焦灼的真實反應。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也不是孩子不努力,只是父母太過於沉溺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孩子的真實狀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這些希望的最開始,都不可避免地參雜了父母的欲求在裡面,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引導下對這些目標產生認知的,正因如此,父母的引導至關重要,除了要讓孩子的“本我”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外,所建立的“超我”概念也應該是合理適當的。

畢竟父母是讓孩子成長的“人梯”,並不能代替他要經歷人生,將來,孩子也是要離開父母身邊的,到那個時候,父母也要充當一個最好的放飛者。

最好的結局:衝破迷障,成為獨立的個人

正如張天布所言,俄狄浦斯情結涵蓋了眾多複雜的矛盾關係,所以,在兒童最關鍵的3歲到6歲期間,要面對的矛盾關係真的很多,是一個從懵懂時期轉向基本認知的時期,眼前的一切猶如迷障,而父母就是最關鍵的引路人。

1、孩子內心的衝突需要被共情

孩子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對同性父母的排斥,對異性父母的依賴,在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是有根可尋,有理可究的,所以,當孩子的表面行為發生異常或者未達到預期的時候,父母更應該是做到傾聽與理解,甚至共情孩子的世界,讓孩子不會在迷障中孤身一人,更不要單方面地斥責,認為就是孩子不懂事。

比如最簡單常見的現象,兒子一回家總是習慣性找“媽媽”,即便父親在家,也只會找媽媽,有些不理解的父親會覺得兒子不貼心,只愛媽媽,但是,只要仔細一想,在孩子成長最關鍵的事情,父親是否出現“缺位”的現象,以至於孩子長大了,潛意識裡習慣性忽略父親的存在。

凡事不要單看表面,衝突的背後,必有起因。

2、不含誘惑的深情,沒有故意的拒絕

受到內驅力的影響,孩子早期會過分依賴異性父母的情況,所以,界限感是父母必須灌輸給孩子的重要認知。

就像我的一女性朋友,自從兒子上幼兒園開始,就不允許孩子總是跟她黏黏糊糊的,動不動就要親親抱抱,其實,做母親的哪有不喜歡孩子跟自己親近的,只是,朋友強行拉開與兒子的“距離”,希望他能多一點男性陽剛之氣,能更早地意識到獨立性的問題。

這就是張天布老師在書中提到的“不含誘惑的深情,沒有故意的拒絕”,在正常的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必然的,可怕的是,父母也跟孩子一樣沉溺在親密中,模糊了關係上的界限感,讓兒子不知道媽媽是媽媽,是不可以作為物件的人,讓女兒不知道爸爸是爸爸,是不可結婚的物件。

只有被正確引導,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額滴普斯期,形成獨立的性格魅力,他們會帶著對父母的正向認同感,去慢慢練就自己,不會再長大後還在尋找童年的遺憾。

只有衝破迷障,才能成為獨立的自我,過清晰的人生。

都說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極大的,在看完《衝突背後的衝突》後,發現更具體的影響應該是每個人在俄狄浦斯期所經歷的一切,那4年涵蓋了人性複雜性格的發展雛形,也深深地影響了每個人成長後對人對事的應對方式,說白了,那些特別不接受的事情或者特別喜歡的人,都與童年的自己有關。

雖說,這篇文章基本都是以父母培養孩子的視角出發,但是,也只是因為這樣的出發點可以更具象一點而已,其實,這本書並不是一本育兒類書籍,比起教育,我認為更像是一本尋找答案的書,每個人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找到了一直想不明白或者不願意面對的答案。

最終,在閱讀裡,得到治癒與救贖,所有的執念與糾結,都是過去的回憶,想明白了,就釋懷地繼續人生的長途旅行吧。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大S“富養”女兒,小S“窮養”女兒,多年後兩個孩子差距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