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產科幻片,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2019年郭帆執導的《流浪地球》。
這部由吳京主演,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科幻片,講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地球救援行動。
由於電影不僅主題恢弘,把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科幻部分也十分硬核,科技元素的質感、災難場景的震撼感絲毫不輸好萊塢大片。
所以一度被盛讚為:打開了國產硬核科幻電影的大門。
甚至讓不少影迷覺得那一年是“中國硬科幻電影的元年”,有了《流浪地球》的成功,今後必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國產科幻片走進大家的視野裡。
然而3年過去了,國產電影在科幻領域上的發展似乎有點“停滯不前”。
別說能拍出《流浪地球》那樣的硬核科幻片了,同類型電影似乎連軟科幻的門檻也夠不著。
如在《流浪地球》播出的同期,甯浩與沈騰、黃渤和徐崢強強聯手,而且也改編了劉慈欣的知名中篇小說《鄉村教師》,拍出了一部《瘋狂的外星人》。
結果不僅因為敘事過於平鋪直敘、邏輯硬傷眾多而被詬病為“完全沒有了甯浩的風格”,還因為大幅度改編了原型小說而被批評為“劇情胡編亂造”、“掛羊頭賣狗肉”。
但國內電影人對科幻喜劇的探索,並沒有因為《瘋狂的外星人》的失敗而停止。
例如憑藉“唐探三部曲”和《誤殺》系列賺得盆滿缽滿的陳思誠,在今年的暑期檔也上了一部科幻喜劇片——由黃渤、範偉和榮梓杉主演的《外太空的莫扎特》。
說實話,這部片其實在宣發之初就不怎麼被看好,原因主要有三點:
他的《唐探》系列在第二部開始就會糅合一些其他作品的精華,如《唐探2》“致敬”了《雙瞳》,《唐探3》甚至拍成了什麼東西都往裡面加的“大雜燴”;
他的《誤殺》系列更是直接翻拍國外成名電影,在現成的劇本上進行一定的本土化改編。
對於擁有一定閱片量的影迷而言,陳思誠的電影純粹只能看個營銷氣氛。
其二是故事結構高度雷同《長江7號》,珠玉在前為何還要看挫劣的模仿品?
任大望(黃渤)一心想把喜好天文的兒子任小天(榮梓杉)培養成鋼琴演奏家,為此父子爭吵不斷。一天,神秘外星人莫扎特意外出現,從此,莫扎特幫助任小天開啟了和爸爸“鬥智鬥勇”的生活。令任小天沒有想到的是,莫扎特來到地球竟另有任務。
“父子矛盾”、“外星人介入”、“外星人與小孩的友誼”、“父子冰釋前嫌”,這個故事結構簡直就和周星馳2008年上映的《長江7號》如出一轍。
將周星馳14年前就已經講過的故事,換一個光鮮一點的外殼,再用最新的特效包裝一下就成了一部全新的作品了?陳思誠真是把致敬和融梗發揮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其三是片名“混搭風”明顯,讓人連圍觀的慾望都消失了。
有了前兩點的鋪墊,《外太空的莫扎特》在宣發時其實就能勸退不少人了。
再加上片名的混搭風格實在太明顯,生怕讓人不知道這是一部實打實的“縫合怪”。而可悲的是,一部“縫合怪”到底是想讓誰來買單呢?大人看了覺得幼稚,小孩看了覺得莫名其妙,有這時間去電影院看陳思誠“融梗”,還不如多刷幾次《熊出沒》?
果不其然,即使有黃渤、範偉的加持,這部在暑期檔裡一馬當先的科幻喜劇,成了票房崩塌的“大爛片”,豆瓣評分4.2的口碑也將陳思誠這位優秀青年導演拉下“神壇”。
有意思的是,在陳思誠的“同行襯托”下,接力暑期檔的另一部科幻喜劇似乎撿到了大便宜。
這部由沈騰和馬麗主演的《獨行月球》近日已經在部分城市進行了媒體點映,從點映的效果來看,大部分受邀觀影的影迷都感覺這部電影會是2022年暑期檔的“王炸”:
這是我見過的,(開心麻花電影裡)最會操縱觀眾情緒的電影。
整體的笑料比較高級,逗人發笑的技術成熟。
本片幻想部分浪漫、瘋狂、而且硬傷不多。
出奇一致的好評,和《外太空的莫扎特》那“一邊倒”的差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獨行月球》改編自韓國漫畫家趙石的同名作品。
導演和第一編劇都是拍過《羞羞的鐵拳》的張吃魚。雖然《羞羞的鐵拳》曾經也因為性別互換的設定被指責過融梗,但比起陳思誠只會光明正大地“套殼”和借鑑,張吃魚創造新梗的能力還是更勝一籌的。
如經典表情包“你過來啊!”就是張吃魚的創意,至今依然被全國人民廣泛運用。
其次,《獨行月球》是沈騰自《西虹市首富》後再次挑起“大男主”這根大梁的電影。
自從《夏洛特煩惱》和《西虹市首富》風靡全國後,也許是出於提攜新人的需要,也許只是想珍惜自己的羽毛,沈騰開始在開心麻花的電影裡“甘當綠葉”。
只是沈騰當了“綠葉”後,開心麻花就出不了一部好作品,從《李茶的姑媽》裡“打醬油”到《日不落酒店》裡的“紙片人”,沈騰的戲份越少,電影的質量就越爛!
觀眾甚至把沈騰出場時間的多少當成了衡量開心麻花電影質量好壞的指標——“含騰量”。
而在《獨行月球》裡,沈騰作為被遺留在月球上且日常生活被全程直播的角色,無疑是全片唯一的“大男主”,“含騰量”沒有百分百也有90%。
再加上女主馬麗和沈騰很容易“擦出火花”,兩人組成的“沈馬組合”更是鮮有敗績的票房保證。
雖然我暫時還沒辦法看到《獨行月球》的點映,但有了媒體朋友的好評、“含騰量”和沈馬組合的背書,再結合陳思誠的“同行襯托”,我相信這部電影確實有在暑期檔裡大火的潛質。
但即使《獨行月球》會大火,它作為一部科幻喜劇片的口碑也註定會是“好壞參半”的。
因為當一部電影火起來之後,最好的蹭熱度的方法就是批評它的“不好”。
而想從一部軟科幻喜劇裡面“雞蛋裡面挑骨頭”,簡直不要太容易。
畢竟連硬核的《流浪地球》也能被某學者專家列出六十九條“常識性錯誤”,一部改編自搞笑漫畫的科幻喜劇又哪裡遭得住這樣的“較真”?
只不過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觀眾來說,走進電影院後能看到一部可以讓人發自內心笑出聲的電影,就已經賺回票價了。至於別人說的是與非,又何足掛齒呢?
#電影獨行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