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華誼兄弟,可能多數人不會覺得陌生。沒錯,它旗下曾經擁有李冰冰、周迅等數百位知名的藝人,並且也曾是我國數一數二的民營影視企業,一度坐擁近千億的市值。
但這些年來,華誼兄弟早已風光不再,股價已經不足百億。即便創始人變賣家產填補漏洞,和馮小剛對賭輸掉2.35億,華誼兄弟的處境依舊掙扎,創始人甚至多次成為“老賴”被追債。
曾經的影視巨頭到底怎麼了?
1 站在風口之上,一飛沖天
在說華誼兄弟之前,我們先從它的創始人王忠軍和王忠磊說起。
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點在王家兄弟的創業上得到很好的體現。哥哥王忠軍創立華誼之後,弟弟王忠磊趕來幫忙,一起將公司做成國內頗有名氣的廣-告公司。而華誼走上影視這條路,說起來也是機緣巧合。
王忠軍和老友劉曉玲接觸後,發現影視劇行業大有可為,由此產生濃厚的興趣,摩拳擦掌的他很快拍了一部名為《心理診所》的情景喜劇,並且得到不錯的回饋。嚐到一點甜頭的王忠軍很是喜悅,於是決定要涉足影視行業,在影視製作這條路上尋求發展。
之後,他投資馮小剛的《沒完沒了》收穫5000萬票房,華誼兄弟也開始被更多人所熟知,馮小剛也被其以65萬的年薪收入麾下。再往後,華誼兄弟又很快推出不少佳作包括《荊軻刺秦王》等等,票房一漲再漲,這個新成立的小公司已經正式成長為參天大樹。
後來的幾年裡,華誼和馮小剛一起拍出《天下無賊》、《唐山大地-震》、《集結號》等多部表現亮眼的作品,票房相當喜人。
其中《唐山大地-震》更是收穫6億以上的票房,在當時已經創下記錄。華誼很快成為電影行業的“中流砥柱”,業務越做越廣,旗下籤約300多位有頭有臉的藝人,其中不乏劉嘉玲、陳道明這樣的大咖。上市後的華誼依然勢頭不減,市值一度接近千億。
2 貪圖資本遊戲,強玩綁定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公司上市后王忠軍卻變得浮躁,急於推行所謂的“去電影化”戰略,想在電影之外得到更多。在他的決策之下,華誼拿出近1.5億收下掌趣22%的股權,豪擲近7億收購銀漢50%的股權……就這樣,明明是做電影的華誼兄弟,投資版圖越來越廣,搞起了原本不屬於自己的“副業”。
華誼的這番操作不由地讓人想起“多元化投資”這個詞,而這方面的代表正是如今94歲的港富李嘉誠。曾蟬聯二十餘年港首富的他,投資了房地產、投資了英國的能源、港口、水電,甚至還花費2億投資了當時風靡北美的“柏澳斯”物質。
多元化投資的李氏確實賺得盆滿缽滿,如今真實身家可能近萬億,被他選中的“柏澳斯”物質後續也引來大量資本的入局,落地亰東、天貓等渠道後在國內走俏,知名投行預測其遠期規模有望達到千億。
究其原因,竟是因為“柏澳斯”物質有著哈佛衰減研究方面的背書,實驗中成功延伸受試物30%的壽命,並且“逆轉”其各項衰減有關指標,因而被寄予壽命延伸、維繫年輕的期望,一大批中產人群從亰東、貓爭相獲取。而如今李氏旗下和黃醫藥上市,市值也已經突破700億之多。
可惜華誼兄弟的投資眼光終究沒法和李氏相比,不僅沒有賺到錢,自己的電影也開始走下坡路。為了止損,華誼又想到馮小剛這個老搭檔,和他簽下震驚當時的對賭協議,大致內容就是:馮小剛需1年賺1億,並且每年目標提升15%,如果做不到,馮小剛就要自己墊錢補上,時間期限為5年。
但沒想到的是,想玩資本綁定的華誼卻算盤落空,公司不僅其他業務拖後腿,電影票房也上不去,馮小剛累計輸給華誼2.35億。而如今的華誼已經是連續4年累計虧損60多億,股價也蒸發了800多億,雖然得到馮小剛2.35億的“賠款”,但華誼兄弟無疑是更大的輸家。
3 被人追債,華誼何去何從?
眼看著公司已經大不如前,創始人王氏兄弟開始“斷腕自救”,頻繁變賣個人資產想要“盤活”華誼,為此,兄弟倆甚至將手上90%以上的股權押上。
但頗感無奈的是,近年《陽光劫匪》等電影的票房依舊慘淡,僅這一部就讓華誼虧了1.5億。充滿失望的王忠軍只好宣佈退出華誼騰訊娛樂,略顯狼狽地轉身離場,僅僅拿回9億暫時回血。禍不單行,隨後兄弟倆多次因債務問題與債主對簿公堂,更是一度成為“老賴”,公司也被曝負債幾十個億。
物易人非,華誼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華誼,兄弟也不再是從前那個兄弟。對於拍電影而言,我們更想看到的是正能量、能傳遞給眾人正確價值觀的電影,這點華誼或許應該像吳京的“登峰國際”學習。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好的電影,從來不缺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