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關鍵還是中中國產“爆米花”出現了問題。

編輯/龐巨集波

#電影急先鋒##楊洋##成龍救得了撲街的《急先鋒》嗎#

並不意外的“失利”。

累計票房1.75億、豆瓣評分4.9分,《急先鋒》的市場表現很難讓人滿意。時隔三年聯手唐季禮打造“龍式功夫喜劇”的成龍,再次被市場和福斯打上了“口碑不行”的評價標籤。

近年來,打著“成龍功夫喜劇”這一標籤的影片極大地消耗了成龍的個人口碑。以至於,市場和福斯基本上認為,現在《急先鋒》成績不佳,其根本原因在於成龍。

實際上,《急先鋒》遇到的核心問題在於,中中國產爆米花影片的開發邏輯出現了偏差,並不能歸咎於成龍個人。具體來看,年輕演員在《急先鋒》中的戲份並不少,但並沒有合適的文戲來展現演技水平,反而被影片的商業元素放大了演技缺陷;影片的內容升級只集中在視聽體驗上,但這已經遠遠落後於觀眾觀影需求。

《急先鋒》通過更大的世界觀來打造國際動作系列片,這一點毫無疑問是值得肯定的。這樣的策劃方向,無疑從成龍入手來做是最適合的。但從《急先鋒》目前的表現來說,想要打造一個成熟的中中國產“爆米花”,首先應該把成龍擺在正確的位置上。一味的讓成龍“返老還童”,一味的在世界各地“集郵式取景”,所換來的結果可能是將成龍的市場號召逐漸透支。

1

—“偷樑換柱”—

無法打破“成龍”個人標籤。

從《鐵道飛虎》的黃子韜、王凱、王大陸,到《功夫瑜伽》的李治廷、張藝興,再到《機器之血》的羅志祥、歐陽娜娜,不難發現這幾年來,成龍一直有意地在自己出演的動作喜劇片中培養和帶動年輕演員。

實際上,對於現在的成龍而言,想要在影片中不斷地塑造“功夫成龍”形象不再現實。因此,從單一的市場邏輯來說,成龍的功夫喜劇需要新增一些年輕演員作為補充。在2017年的春節檔,成龍主演的《功夫瑜伽》最終“意外逆襲”奪冠。之所以說“意外”在於這部影片並沒有表現出相比同檔期其他影片明顯更好的口碑,但在同檔其他影片口碑不佳的時候,成龍憑藉著個人的市場穿透力以及《功夫瑜伽》本身的“爆米花”屬性最終逆襲。

但2017年在華語影史上是一個很明顯的拐點年,在之後的市場環境裡觀眾對於影片需求發生了很明顯的變化。觀眾對於情感共鳴和共情的需求,導致其對“中中國產爆米花”的容忍度大大降低。但對於成龍的”功夫喜劇”來說,“成龍+年輕演員”的基本基調是沒有變化的。而且在2017年之後的幾部影片中,成龍在實際戲份上的佔比也明顯低於年輕演員。

然而問題在於,這些年輕演員在《急先鋒》,乃至近幾年經典的“龍式功夫喜劇”裡都很容易被放大自身的演技缺點,想要凸顯出優勢從而獲得演技認可,難上加難。

以楊洋為例,楊洋在《急先鋒》中飾演的雷震宇戲份並不比成龍少,但在豆瓣上,“特效獅子的吼聲都比楊洋臺詞水平高”的評價獲得了近1200的點贊量,這樣的口碑評價對之前銀幕作品已經不盡如人意的楊洋來說,實在算不上樂觀。

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楊洋的動作戲佔了較大比重,這些不足以展示他的演技水平,而更能凸顯自己的文戲卻是與女主Fareeda換湯不換藥的偶像言情戲份,遇上了為“功夫成龍”而來的觀眾自然評價更為苛刻。再加上,相比單純的青春愛情片,《急先鋒》更注重商業元素的呈現,反而更容易放大楊洋演技不足的缺點。

另一方面,作為一部純正的“龍式功夫喜劇”,成龍的市場號召力是帶動觀眾入場的一個關鍵,市場對於影片的關注點仍聚焦在“成龍”的個人標籤上,而不會對成龍搭檔的年輕演員有更多的關注。

對於這些年輕演員來說,即使能夠在影片中展現出不錯的演技,他們也不具備充足的實力來穿透“成龍”個人標籤所帶來的市場影響力,福斯認知只會是這部成龍動作喜劇片翻盤了。這是年輕演員在這類影片中難以凸顯自己的原因所在。

2

—沒被放對位置的成龍—

過度消耗成龍的個人口碑。

此前唐季禮曾表示,《急先鋒》並不僅僅是為了拍攝一部影片,初衷是希望打造一箇中國動作片系列的國際化品牌。因此,這部影片橫跨多個國家進行取景,不僅僅是為了升級視聽體驗,其實還是為了構建一個更大的“世界觀”。這一點,對於下一個階段的華語電影來說,非常重要。唐季禮對於成龍影片的系列化打造思路,是值得產業肯定的。

再加上,《急先鋒》建立在目前中國民營國際安保公司在全球已經具有了不小規模的現實基礎之上,這實際上具備了一個打造動作系列品牌的條件。影片中很多年輕演員扮演的角色,也能夠在接下來的“急先鋒”系列中實現更多拓展。

而成龍的個人號召力在下沉市場仍在,與成龍攜手合作打造這一“急先鋒”動作片系列也是正確的。畢竟,全世界只有一個“功夫成龍”,市場的差異優勢十分明顯。

但是,從《急先鋒》來看,影片並沒能把成龍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接下來的“急先鋒”系列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可能會繼續消耗成龍的個人口碑、市場號召力,最終是個雙輸的局面。

具體來看,成龍雖然在《急先鋒》中飾演指揮官,但他仍率領著年輕演員在第一線打來鬥去,傳承著龍式動作片一直以來的風格。然而,現在的成龍仍展示著90年代成龍的功夫,卻無法媲美90年代成龍,自然無法滿足衝著“成龍功夫喜劇”標籤而來的觀眾。這對影片和成龍本身都不是一件好事。

像是《急先鋒》裡,想要跳下樓梯的成龍聽說有電梯,邊說“太好了”邊轉身去乘坐,自嘲能直接跳下樓梯的成龍一去不復返。“成龍老矣,尚能飯否”的市場疑問已然出現。因此,成龍在影片當中的定位,應該隨著其各方面條件的變化進行改變,而不應該僅是動作戲佔比的減少,仍是90年代成龍的定位。

實際上,將《急先鋒》與《英倫對決》進行對比,似乎更能說明問題。《英倫對決》的不同之處在於,電影首先給了一個更符合當時成龍的角色設定,其次除了動作戲,成龍有更多的文戲和臺詞。從豆瓣評分7分以及“不是典型成龍動作片,卻是這幾年個人最佳”的最高點贊評論可以看出,成龍通過演技塑造的角色得到了觀眾認可。

對於“急先鋒”系列而言,接下來想要構建一個可以不斷拓展的世界觀,所面臨的開發問題十分明顯——不可能在每部系列影片中大量複製“功夫成龍”。其實,“急先鋒”系列應該參照《英倫對決》對成龍進行相似的“換位”,即把成龍放在以文戲為主、打戲為輔的位置上。也只有這樣,《急先鋒》才能擺脫對於成龍的絕對依賴,從而具備成功的可能。

3

—“過時”的動作片—

不契合目前市場需求。

在《急先鋒》中,成龍再度回到了熟悉的“功夫成龍”模式,又攜手合作了三十年之久的唐季禮,這是《急先鋒》在內容上最讓觀眾期待的部分。原因在於,從《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到《紅番區》,兩人聯手打造了許多經典的龍式動作片,實際上保障了不少獨屬龍式動作片才有的場面。

但《急先鋒》的問題是,在迴歸經典“成龍功夫喜劇”,給觀眾帶來期待的同時,影片的內容並沒能擺脫經典的束縛。模式“守舊”的《急先鋒》帶來的是,相對有所過時的爆米花影片內容,與現在愈發看重內容以及能否對故事產生共鳴的主流受眾之間產生了極大的不契合感。這是影片受到衝擊的最大原因。

具體來看,影片僅僅在動作場面上進行了視聽體驗的升級,無論是硬打動作、公路飆車還是商場追擊、美人計盜取資訊,都是動作片發展幾十年裡的“慣用套路”,並未跳脫出黃金時期香港動作片的固定模式實現更多新的突破。更何況,影片的動作戲比重較高,傳統的主線劇情無法讓觀眾產生更多的代入感,打擊反派、解救人質的老一套故事走向也不會給觀眾帶來更多的吸引力,電影並沒有利用“國際安保”這一背景,所以過於初級的劇情主線會放大影片的內容缺陷。

實際上,近幾年來,即使是更擅長動作型別的好萊塢也沒有推出更多單一型別的動作片,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趨勢。而目前仍有市場熱度的動作系列片,比如“007”系列、“碟中諜”系列,基本上更多是“動作+”模式。

而同樣是較為純正的動作系列片,“速度與激情”系列平均豆瓣評分超7分、包括外傳都有著不錯的市場表現,似乎更值得拿來與《急先鋒》對比。該系列採用的豪車、科技一直隨著市場的變化進行迭代,所能呈現給觀眾的視聽體驗也在不斷升級,能夠一直滿足觀眾的“嗨點”,還能潤色故事內容來展開;而在延續了親情、友情等主線的基礎上,每一部影片都在打造毒梟、恐怖組織、祕密武器製造地等不一樣的新內容外殼,不斷升級整個系列的世界觀。

可以說,“速度與激情”系列就是利用“視覺迭代”和“價值觀擴大”走到了今天。而動作片發展至今,這種模式可能是唯一能夠行得通的模式。

“中中國產爆米花”從單一影片到系列影片,這是整個華語電影產業化的一條必經之路。但放大個人標籤、視覺本身停留在元素升級而非“視覺迭代”,在故事主線上沒有滿足觀眾需求,那麼所換來的可能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這不僅僅對成龍是一種消耗,對於希望衝入電影產業的年輕演員以及背後的資本來說,都處於一種極端的風險當中。但如果沒有所謂的“中中國產爆米花”,單憑主旋律影片和現實主義題材型別片,這真的能撐起來“重建”的華語電影市場嗎?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我和我的家鄉》擁有豪華陣容,網友們卻質疑鄧超俞白眉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