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近期,影院恐怕最受關注的,便是這部新片。

李安執導,威爾·史密斯主演,120幀+4K+3D頂尖技術,

本月唯一好萊塢大片——

《雙子殺手》

上映半周,IMDb5.7不及格,爛番茄新鮮度僅25%。

豆瓣評分7.1,或許在別的導演身上,還算是口碑不錯的作品,

但對於李安來說,恐怕就沒有那麼盡如人意。

畢竟這部電影的口碑,放在李安的作品序列裡,是近十年來評分最低的一部。

甚至有網友吐槽,這是李安繼《綠巨人》之後,拍出的另一部平庸之作。

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部話題之作。

PS:以下內容有輕微劇透

故事要從一名特工亨利(威爾·史密斯飾)說起,他身手了得,能在數千米外取人性命,哪怕是對方乘坐在疾馳的火車上,也不例外。

隨著年紀的增長,亨利從冷酷無情的特工,變得對生命充滿敬畏,因此,51歲的他,打算金盆洗手,退出這塊領域。

而他接到的退休前最後一個任務,是刺殺一名來自俄羅斯的恐怖分子。

亨利憑藉自己精準的設計技術,輕鬆完成了這次任務。

沒想到,屬於自己的愉快退休生活並沒有如期到來,反而是自己的搭檔接連遇害,連自己也遭到一路追殺。

讓亨利覺得更加奇怪跟毛骨悚然的,是最終被派來追殺自己的人,居然是23歲的自己……

其實這部片,視覺上相當刺激。

有著120幀的加持,片中火爆的動作戲,看得人直飆冷汗。

飛車追逐,以及彷彿身臨其境的槍戰戲,都看得很過癮。

那為什麼評價看起來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好?

很大程度上,是劇本的限制。

說起來,這部片子也算是命途多舛。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劇本就已經成型,只可惜以當時的技術,很難呈現,因此專案也就被多次延期。

七年前,這個專案重啟時,男一選來選去幾乎把好萊塢一線男星挑了個遍,遲遲不定,還曾被約翰尼·德普拒了劇本,最終定下了史皇威爾·史密斯。

導演也是一波三折,現在兜兜轉轉才到了李安手裡。

再看下這部片子的編劇戴維·貝尼奧夫,

乍一看履歷表:《權力的遊戲》編劇。

很流弊對不對?但是你們是不是忘了《權力的遊戲》最後爛尾了……

DB:這鍋我不背!

有點跑題…咳咳…

克隆人這個話題,在當年來說非常新潮跟刺激,但在當下,就顯得有些過時了。

儘管劇本平庸,但到了李安手中,不說化腐朽為神奇,但至少有了自己的特色。

眾所周知,李安電影裡始終貫穿著對父子關係的探討。

《喜宴》裡,同性戀兒子與傳統思想父親的抗爭跟和解;

《推手》裡新舊兩種思維下的父子,維繫表面和平的點點滴滴;

故事並沒有集中在克隆人的合理與否問題上,而是呈現給觀眾兩對父子關係。

身為克隆人小克,跟本體亨利之間,年紀相差如同父子,而亨利對小克的了解,或者說對自己的了解,顯然比旁人多得多;

而養育小克長大,作為他名義上的父親的BOSS,是亨利昔日的戰友,偷偷用亨利的DNA造出了小克。

作為雙重兒子身份的小克,會選擇殺死哪一個父親?

至於BOSS與亨利的關係,以及選擇克隆他的理由,令人想起《斷背山》。

此外,讓這部電影顯得與眾不同的,當然是噱頭極大的120幀+4K+3D。

以影片開頭為例,在普通的24幀中,我們看到的是這樣的視覺效果 ↓

但在120幀下,我們可以更加清晰看到鏡頭下的人物 ↓

除了片中的動作戲看起來更加驚險刺激,整體環境也給人一種浸入式的觀感。

比如亨利溺水這一幕,漾動的水花,彷彿給人一種浸入水底的感覺。

而在技術上,影片另一個噱頭,當然是我們能在大銀幕上,看到20歲出頭的威爾·史密斯。

依託於威爾·史密斯本人的表演,以及背後技術的製作,你很難發現:

片中那個年輕版的威爾·史密斯,其實並不是真人。

為了還原這個“小史皇”,李安請到了奧斯卡級別的維塔工作室(曾製作過《阿凡達》《指環王》)。

他們找來威爾·史密斯年輕時的影視資料,從中獲取年輕威爾的大量資料,全方位的捕捉細節。

但這對於技術和費用支援的要求極高,就像李安在採訪中說的:

一個鏡頭,可能會做上一年。

李安調侃道:“製作年輕版本威爾·史密斯所花費的特效費用比本人還貴了三、四倍。而且我對威爾·史密斯的臉可能比他媽媽還要了解,他媽媽可能都沒看過這麼久的他。”

很難想象,李安已經65歲了。

普通人在他這個年紀,已經在考慮退休養老的事情,而他,卻一直在突破自己。

拍《色·戒》,他在銀幕上重現了上海老街,連三輪車的尺寸和牌照號碼都一模一樣。

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小說曾被評價為“絕不可能拍成電影”,而李安卻為觀眾創造了一個美輪美奐的夢境。

三年前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首次使用120幀進行拍攝,這對演員的表演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為在高幀鏡頭下,演員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任何表演痕跡都會顯得不自然。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比利·林恩臉頰上滑過的那一滴淚,會打動觀眾。

但技術更應該服務於故事,而不是喧賓奪主,就像李安也說了,把技術發揮到極致,只是為了拍出更逼真、更傳神,更有人性的電影。

三年前,全世界只有紐約、洛杉磯、北京、上海、臺北的五家電影院能播放120幀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而現在,僅僅是國內,我們就已經有27家電影院可以放映4K+120幀+3D的高規格格式,此外,還有其他不少能放映2K、120幀、3D的影院。

讓大量影院自主投資去升級,在世界範圍內,李安恐怕得算前幾人。

有人問他,“未來你還會繼續拍這種電影嗎?”

他果斷地回答:“有人投資的話,我就會繼續。”

據悉,李安的下一部電影,同樣是採用3D+4K+120幀技術,拍攝拳王阿里和喬·弗雷澤的“世紀之戰”——《馬尼拉之戰》。

只是這個製作成本實在太過高昂,像這次的《雙子殺手》,拍攝成本約為1.4億美元,此外還有約1億美元的市場營銷費用,但國內票房目前還沒到2億。

因此已經有人開始預估,影片將賠7500萬美元。

未來的電影主流形式將是什麼樣,我們都無法預料。

就像1895年12月首次放映的《火車進站》,只是一則50秒的黑白短片,誰能想到我們現在觀賞五光十色,特效逼真的3D,4D電影呢?

李安,還在探索他的路,這樣的精神,無疑是值得佩服的。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雷佳音隱藏了9年的老婆,竟然是我們的童年女神,藏的夠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