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原名是《中國女排》,目前票房已經超過6億元,而某預測機構預言該票房最終會超過35億元,可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導演陳可辛卻感慨很難拍攝,看到票房成績後才如釋重負,交上滿意答卷。
陳可辛青少年時期,曾在現場觀看中國女排在曼谷亞運會上的比賽,就被女排精神深深感動,他坦言,"我就坐在網邊看,真的覺得很震撼,那股勁兒遠遠超出了排球比賽本身。"事過多年,中國女排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仍然感動著他,這也是他想要執導拍攝《奪冠》的一個原因。
不過,拍攝電影,僅僅依靠情懷,是遠遠不夠的,陳可辛導演回顧整部影片,用一個"難"字來概括,恰當不過。
01難在準確把握女排精神中國女排教練郎平曾直言,女排精神是什麼?不是一定要贏,但是明知道自己會輸,也都要一分一分地把它咬回來。正是這份精氣神,一直鼓勵著陳可辛導演,排除萬難,把《奪冠》這部影片給拍攝好,尤其是準確把握其中的女排精神。
02難在準確還原當時情形陳可辛導演在拍攝《奪冠》堅持一個原則,就是真實。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記錄片,還是一部弘揚女排精神的賀檔片,如何在還原當時比賽場景的同時,融入時代元素,這是編導們所深思的地方。像電影《八佰》那樣,一比一高度復建同樣的四行倉庫和護城河那樣,在電影《奪冠》裡,也有高度還原的比賽場館,和相應的體育器材設施。除此之外,陳可辛導演要求前來參演的女排姑娘,真實的去比賽,不用因為拍攝電影就可以做作,最終的結果是喜人的。
03難在演員的選擇上如何選擇演員,又是一個考驗導演組的難題。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女排教練郎平的演員選擇上,既要有女排知識相應的文化底蘊,又要有那種無往不勝、敢打敢拼的精氣神,在身材上也得符合要求,而郎平女兒白浪符合氣質,身材卻不符合,最終白浪為演好角色,在短短40天內,就成功減重30斤,成功出演角色,獲得導演陳可辛的高度讚揚。
《奪冠》整個拍攝過程,就像是中國女排的精神那樣,"堅忍不拔、頑強拼搏",因此在今年的賀歲檔,它取得成功,或許真如導演陳可辛說的那樣,"這部影片要傳達什麼不重要,它本身能夠激勵到中中國人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