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張達明。
你熟,畢竟,從小看到大。
港產片裡,他一直是最顯眼的綠葉。
《大內密探零零發》《一個字頭的誕生》《衝鋒隊之怒火街頭》《龍咁威》《老鼠愛上貓》《志明與春嬌》......
他是男主最好的發小和夥伴,是時代中最活潑的鬼馬青年。
他總是同齡人中,年紀最小的那個。
他是青年中最活潑的青年。
也是中年中最活潑的中年。
直到他患癌。
此後幾年中,上帝殘忍地,迅速地,抽去了他身上殘存的青春能量。
再見他,就是息影多年後了——
最新作品,《麥路人》。
這裡面多少熟悉的面孔,郭富城、楊千嬅、萬梓良、鮑起靜……
但最讓Sir眼前一亮的,唯有張達明。
別嚇到,這是妝容,不是本人。
電影裡的他,髒兮兮,皮包骨,一張嘴,牙齒又黃又爛。
大病後的張達明,笑稱自己不用化妝,也能演出流浪漢的落魄。
片中的他會故意偷東西,想被人抓到。
這一刻說什麼淚光,什麼顫抖,什麼哭腔,都是對演技的羞辱。
張達明的演技是全方位的。
一句臺詞,形神具備:
“有頭髮誰想做和尚,我有去找工作,是真的沒人僱我啊。”
他是其中的一位陌路人,他的故事,也是整個香港社會的故事。
這簡單一句對白,直接放大了影片的格局。
憑本片,他得到今年金像獎的最佳男配。
來,放心點看看他的近照,還沒那麼糟——
他第一次拿金像獎,但就像楊千嬅所說——
他(張達明)在我心中,早就應該獲獎了。
所以今天Sir這篇也是晚。
入行30年,怎麼早不寫他。
今天Sir帶著歉意,回顧一下張達明老師。
你不讀,你也晚。
01
不要以為張達明只是個演員。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他,最開始其實做的是,舞臺劇。
導演、編劇,妥妥一手包辦。
△ 他還出過幾本專業書,很有舞臺劇的自我修養
26歲,他開始參與電影編劇。
1990年,他的《笑聲撞地球》初踏影壇,但陣容強大,什麼曾志偉、廖偉雄、林敏驄、李美鳳……甚至許鞍華也來客串。
這部牛刀一試的小製作沒什麼大反響,早期的張達明,也就出現在結尾字幕而已。
電影幕後、舞臺劇……什麼意思?
沒錢的意思。
為生活,他不得不成為多面手,他的多面是真多。
作家、演員、主持、編劇、導演和監製……都做過。
甚至還做過棟篤笑。
1995年,黃子華找他合演了一出《棟篤笑雙打之玩無可玩》。
黃子華在《志雲飯局》回憶說——
“我當時很想借鑑內地的相聲,傳統相聲都是兩人,既然在香港做,我要第一個做雙人相聲。”
那時張達明沒什麼人知道,但因為兩人曾合作過,黃覺得張有趣、有創意,又有表演才華,所以才拉著一起“混合雙打”。
紅花黃子華,綠葉張達明。
嬉笑怒罵,調侃生活,都是上班族的樂與怒。
比如上班族請病假。
一般笑料頂多說到編藉口,但他們這麼玩:
“裝病請假最難的還不是裝病
而是幾時病好,這個才難把握”
張達明拋梗,黃子華接。
黃子華是明目張膽地胡言亂語,張達明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雖然主角是黃子華,但演出結束後,紅的卻是張達明。
憑什麼?
原因是,觀眾對他沒期待。
黃子華喜感重,一開口就知道搞笑。
但張達明外形“薯頭薯腦”,一開口,大家往往還以為他認真的……
所以當他忽然搞笑時,不免會有幾分出其不意的反差萌。
高階。
這種反差萌的特質,很快被谷德昭和周星馳留意到。
1996年,他接拍了人生中第一個重要電影角色,Sir都不用提角色名,因為那就是大家都熟的……
皇上(一定要用李力持賤兮兮的口音念)。
之前提到皇上,都是一本正經的陳道明或張鐵林。
但從《大內密探零零發》開始,出現了這位,怎麼看都不像皇上的“皇上”。
沒氣場、沒智慧、沒智商。
偏偏好像,還有點“真實的痛苦”。
“皇上明明已經有後宮佳麗三千
為什麼還要出去偷吃?”
以下這個畫面,相信70後到90後都印象深刻。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原來世上還有另一種苦惱,居然比單身狗更甚。
也是自“如花”這個角色誕生後。
克隆如花最多的一次。
這個落淚的畫面。
將張達明與周星馳其他的黃金配角,拉到了相同的地位。
加上如花、達文西、醬爆、田雞.......共同組成了周星馳電影的配角小宇宙。
但如果說Sir心中最好最好的張達明。
還不是這位“皇上”。
兩部電影,《一個字頭的誕生》以及《買凶拍人》,它們才是Sir心中張達明的電影巔峰。
02
《麥路人》之前,張達明的人生巔峰有兩個。
一個巔峰,在電視。
這段時間他接拍了一些TVB電視劇,《美味天王》和兩部《狀王宋世傑》。
《狀王宋世傑》,他直接升格為主角。
這部劇是在《審死官》的劇本上擴充而成的,比起星爺版的宋世傑,張達明版更老成一些。
時而一身正氣,時而陰陽怪氣。
電影裡,星爺的肢體語言相對誇張,而張達明怎麼演?
電視劇裡,人物總要相對現實一些。張達明利用自己的幾分木訥氣,反而賦予了宋世傑這位狀師該有的內斂。
有趣的是,《狀王宋世傑2》裡,黃子華也跑來做男配,扮演宋世傑的死對頭賴三。
兩大狀王最經典的橋段,是兩人“逗你玩”——
說是玩,其實是鬥嘴。對方一怯場,立刻補上句,“我玩你的嘛!”
拼的是演技,也拼拆穿對方演技的眼力。
反轉之後再反轉,是啥?
是棟篤笑搬上了電視。
這麼玩,玩出了一個1999年收視冠軍。
就像餘樂天之於黃子華。
宋世傑也成了張達明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而另一巔峰,是電影。
1997年的《一個字頭的誕生》,是Sir會反覆觀看的杜琪峰經典。
這戲裡有張達明,但今天不展開說了,留給你細細品味。
張達明和杜導的合作也不算多,此外除了黃子華、谷德昭和周星馳,張達明合作最多的,還是彭浩翔。
《大丈夫》裡,給師奶通風報信的服務生;《青春夢工廠》裡,輕易被人收買的倉管;《志明與春嬌》裡,口臭嘴賤的“早洩”(Joseph)……
還是那句,如果這都叫“配角”,那真是找不到更好的配角了。
很多人和Sir一樣,最愛《買凶拍人》。
這是彭浩翔的開山之作,估計當年沒錢,就找來了兩位好朋友。
都是戲精級別。
張達明、葛民輝。
故事,更是將奇思妙想劃破天際。
一般都是“買凶殺人”,這電影不光買凶,不光殺。
還得“拍”。
聽不懂意思的,就拿它當娛樂片看,會很搞笑很搞笑。
但聽懂的,你知道是一位年輕導演總也不出頭的憤懣,是草根的黑色幽默,是平民堆裡養出的生存智慧。
張達明,在片中就演彭浩翔的化身——
一位鬱郁不得志的小導演,李棟全。
他的理想,是成為好萊塢級別的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但他的現實,是單身狗,是窘迫的知識分子。外表斯斯文文,卻被流氓製片拖欠工資,辛苦勞碌才勉強餬口。
這樣的他,遇到了殺手阿Bart(葛民輝飾)。
這是草根被逼到絕境的內心臺詞,所以說出來讓觀眾又好笑又唏噓:
真的什麼都做?
真的什麼都做!
你說這殺手變態?為什麼殺人還要拍下來。
不,殺手也不想的,變態的,是這個“富人話事的世界”。
片中誇大了富人們各種扭曲的慾望。
為了炫耀金錢和報復一點點私仇,名媛富商們買凶“拍”人,才導致了這場荒誕的故事。
但世界可以荒誕,專業的人,做啥都必須專業。
阿全這位導演,現實不給他拍戲的機會,所以在這場殺人的荒誕戲裡,他必須做到最好。
現場努力拍,萬一拍不夠,還可以補戲,可以剪輯。
拍的是真實的殺人,腦海裡閃過的卻都是大師的偉大操作,什麼《基督最後的誘惑》《憤怒的公牛》……
張達明很認真地做著荒謬的事,是這個角色最好笑的地方。
這一場黑色幽默,其實也將彭浩翔當年的憤懣一洩而出。
《買凶拍人》很多地方,都在隱射香港電影市場的千瘡百孔,比如拖欠工錢、強行攤派角色、外行指導內行......(全是彭浩翔的親身經歷)。
底層的小人物,處處任人魚肉。
但。
電影是拍給同類看的。
不僅是電影的同類,還是社會的同類。
彭浩翔、張達明、葛民輝,都算不上這個職場的圈中大魚。
小魚小蝦怎麼活?
哪怕市道再不好,機會再渺茫,你也得做啊!
《買凶拍人》是小人物的史詩。
因為它從頭到尾,沒有剝奪小人物的最後一絲尊嚴。
這部片也讓張達明,獲第二年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是,他仍然沒有大紅大紫,但漸漸被我們熟知。
之後十年,是他忙碌的十年。
穿梭於各大電影,延續這“甘草演員”之路。不在乎角色大小,因為在他眼中:
沒有角色是“小”。
03
光看他的表演,你會覺得很輕鬆?
感覺有才華,就不需要努力演?
不是哦。
張達明為了表演,其實很拼命。
非常非常拼命。
拼命到什麼程度呢?
年輕時,他有幾年每天只睡兩小時。
△《買凶拍人》日以繼夜工作的李棟全,是他本人的寫照
如此付出,身體當然吃不消……2011年,張達明發現自己老流鼻血。
起初他沒放心上,因為當時他還在準備自己的舞臺劇。
直到,他收到了診斷報告:三期鼻咽癌。
一個晴天霹靂,換做一般人早崩潰了,然後該治治。
不知道張達明怎麼想的,但他的所作所為,實在令人敬佩他的專業素養。
為避免影響其他演員,他保持笑容,繼續做戲,只在換戲服時清理鼻血。
他自己這麼說:
“我們表演者是為觀眾生存的,一定要拋開自己的感傷。”
於是,他帶病堅持演了5場。
這是敬業,但Sir也會猜想,這是不是也在對他最愛的東西,進行最好的告別呢?
此後7年,他沒什麼機會演戲了。
化療、電療,讓他體重暴跌30磅。
雖然偶爾還能客串一兩部電影,但慢慢,他消失在福斯視野了。
這些年,我們見他見得少,但他的好人緣慢慢浮出水面。
一場病,讓劉德華、古天樂紛紛解囊相助,周潤發帶著他跑步爬山,吳君如獻計獻藥,吳鎮宇找演員帶他拍電影……
他有很多朋友,不想失去他這個朋友。
他也有很多同行,不想大家失去這一位好演員。
2019年,他還在康復中,這一年,他接拍了《家和萬事驚》。
外表蒼老得令人唏噓。
角色亦如是……他小吳鎮宇三歲,卻演大吳估計有三十歲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親。
同時,他還擔任編劇、監製。
因為當時他病重,所以甚至連皺紋都不用化。
輪椅也並不是什麼劇情需要,而是他真的走不動。
他沒有貢獻病之前的活潑開朗。
這一次的他,沒有笑,只有生活的沉重。
一個畫面,爺爺怕連累家人想跳橋。
“讓我跳下去……
家裡能少雙筷子
住也會舒服很多
而且我有保險,你們可以一家去旅行”
這些心酸的臺詞太具體,太扎人。
現實中,居然也類似張達明這幾年的真實體會。
因為生病,他花光了積蓄,為了不拖累妻子,和她離了婚。
因為痛苦,他想到死。
為了兒女,他又堅持活。
這幾年,不少港星惜別影壇。
銀幕上的他們,曾經生龍活虎,但銀幕之外的經歷,每每令人唏噓。
“如花”李健仁,前不久在微博上宣佈中風了。
半身癱瘓,還在治療。
劉家輝,記得麼?
多少功夫片裡,飛來縱去的高手。
他不僅中風,還揹著債務和官司,現在住在養老院。
李兆基,記得麼?
一輩子幹電影,演了一輩子“大哥”,最後只能靠朋友接濟,晚景無比淒涼。
你有多久沒聽過他訊息了?
因為他最近的訊息,是去世了。
Sir說到他們,不是想類比張達明。
在專業性,角色屬性上,他們畢竟不太相同,相同的只是都曾給我們留下過深刻印象罷了。
他們曾經勤奮,用心,大膽,專業。
他們曾經創造或參與創造了最新銳、最大膽的作品,一時風頭無兩。
但時間很殘忍,現實很殘忍。
奮鬥幾十年一回頭,不知何時,舞臺中央已經沒了他們的位置。
這是時代的推陳出新,無可厚非。
聊以安慰只能說:
作品是抹不去的。
香港電影璀璨幾十年,他們都是其中耀眼的星。
這麼來看,張達明相對還算幸運。
因為現在,他依然在創作和演出著——
“以前我沒有那麼愛自己的創作,但現在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把自己最美麗的東西獻給觀眾。如果我外表很漂亮,就把我的外表送給大家,但我沒有。
不過,文字、表演我可以。就像畫家,他畫畫是為了賺錢嗎?我覺得他更想把自己最愛的東西放在畫中送給外界,對我來說,我的條件也只能是這樣了。”
聽他這麼說會傷感,但也別太傷感。
我們總說“做自己”“做自己”。
總期待漂亮的自己,有活力的自己,有所成就的自己。
一手好牌時,我們覺得什麼都是自己的。
但也有一種時候,叫無可奈何花落去。到那時,你看著手上殘存的最後一兩片花瓣。
那是你最小、最真的自己。
繼續做它,做好它,才擔得起四個字:
專業精神。
編輯助理:海邊的卡夫卡
-
1 #
-
2 #
麥路人,萬梓良演得更好。
-
3 #
他為什麼後來跟黃子華關係不好了?
-
4 #
我看過他的第一部電視劇狀王宋世傑,超級經典
-
5 #
香港演員演技好,一般晚年都很悽慘!因為他(她)們叫演員,大陸叫名星。這就是區別!大陸十八線演員都號稱名星,商演都是保安前呼後擁!
-
6 #
陸小鳳傳奇裡面的天下第一神偷?司空摘星,是這個人?
-
7 #
這不是沙僧嗎?喜歡七寶羅傘那個
-
8 #
我一直沒分清阿牛和張達明
-
9 #
中國電影電視還得看港臺,大陸電影電視始終在模仿,想超越可能嗎?
-
10 #
當年看他演宋世傑很傳神
-
11 #
司空摘星是不是他?
-
12 #
狀王宋世傑 很好看啊
-
13 #
麥路人,真的很棒
-
14 #
我一直以為他是李燦森
-
15 #
以前的港星真是演技好,信手拈來。張達明演咩都好傳神。能健康是福
-
16 #
很喜歡的一個演員,滿滿的回憶
-
17 #
狀王宋世傑很喜歡,滿滿回憶
-
18 #
張達明認識,是因為看他的棟篤笑
狀王宋世傑,雙刀白蓮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