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狗咬狗,人殺人,生命在慾望的支使下愈發低廉,人性在痛苦的背後愈發可悲。

—— 豆瓣影評

今天TOP君要分享的電影講的是關於一個暴躁警察和一個癲狂殺手的故事——《狗咬》。

《狗咬狗》是一部由鄭保瑞執導,陳冠希、李燦森主演的動作片。

影片主要講述了來自高棉的殺手和重案組探員互相追捕追逐和廝殺。本片於2006年8月18日上映。影片獲得了2007年第9屆維爾亞洲電影節亞洲動作單元最佳影片。

李燦森在拍攝《狗咬狗》時,由於導演要求甚高,所以令他失眠,是他入行以來感到最大壓力的一套電影。他因應角色要求把頭髮和眉毛都剃清光,李燦森亦堅持每日健身,務求令身體語言有說服力。

兩位主演為了令場面更加逼真,許多打鬥場面都親自演出,不用替身。

陳冠希為了營造極為疲倦的樣子,刻意不睡覺便開工拍攝。

美術人員把陳冠希的頭髮剪亂染成啡黃色,看起來長短參差不齊,面部的眉毛剪碎,塗上泥色,臉上和嘴脣上製造一個長期曝晒而形成皮層爆裂的效果;再在他全身尤其是手腳指縫塗上汙漬,單單這個邋遢look就花了2個小時。

電影從一開始的影象,就奠定了整體的風格,以灰黃色和暗藍色作為主色調,並且隨著情節的變換會進行積極地調整,鏡頭在劇烈的晃動。

如果說杜可風式的搖晃能讓感覺到刻意,那麼這部電影的搖晃是很自然的,而且幾乎全是區域性特寫的搖晃,這會傳遞給你的情緒波動,會讓你感覺非常的不安。

片中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帶有特別強烈的導向性,交待特定的資訊,就像編碼一樣,如果你眨眨眼睛錯過了,有可能到了後面就對不上號,影響對敘事的理解,它要求觀者的解碼過程嚴格跟隨敘事的節奏。

每個鏡頭或每組鏡頭都是巨大敘事鏈條中不可缺少的幾環,只有當你看完整部電影時,才能徹底收起這根鏈條。

在這部暴躁的港片裡面,性格暴戾的警察,沉默陰鬱的殺手,面目清秀的的智障女,冷酷的殺戮,司空常見的警匪勾結,父子情深而不得不反目,警察們間的兄弟情誼,殺手的真情閃爍,這麼些常見因素雜糅,使得劇情衝突明顯,觀感十分過癮。

陳冠希在此片中成功轉型,擺脫了以往花瓶的形象,全劇除了幾聲可以等同於“狗叫”的鳥語發聲外,幾乎沒有任何臺詞,卻偏偏更凸顯出他在眼神、神態、肢體等方面的表現力。

《狗咬狗》是一部精神瀕臨崩潰的香港男人戲,在“生存”壓力下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片中的男人們每一個都是瀕臨精神崩潰。

而且電影中成功地營造的絕境迫力的氛圍,為港產片少有的電影型別,更是被喻為香港暴力電影新浪潮作品。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他花210萬娶了“假貨”,“渣女”撒謊,揮霍無度,騙他近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