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黎明張曼玉
電影《甜蜜蜜》是陳可辛導演的代表作,黎明騎單車載張曼玉的畫面一直刻在人們的心裡,成了影史經典鏡頭。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知道這部電影,但只限於名字和主演。昨晚閒得無聊,於是開啟看看。
故事始於1986年,終於1995年鄧麗君去世。在八十年代,香港是內地人嚮往的天堂,是洋氣的代名詞。單純的天津小夥黎小軍隻身來到香港,想要賺到足夠的錢迎娶心愛的在家等待的女朋友小婷。沒過多久,他遇到了李翹。他們一個涉世未深,一個八面玲瓏;一個只有小願望,一個心懷大夢想。他們本不是一路人,卻成為彼此在香港唯一的朋友,於是氣氛漸漸微妙,在一個雨夜爬上了床。
上床後,黎小軍對女友感到愧疚,可還是追問李翹“昨晚的事算什麼”,然後繼續以朋友的身份來往和上床。一開始,他給小婷寫信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不讓她擔心,騙她說自己住得好吃得好,工作體面工資很高,妥妥的暖男。與李翹發生關係之後,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了。“我最近……”“我最近……”只有“我最近……”他最近愛上了另一個女孩,對小婷再也說不出真摯的情話,但他不敢坦白,只能騙她說最近很忙,沒時間寫信。
從劈腿的角度來說,黎小軍就是一個渣男;從黎小軍和李翹的角度來說,他們不夠愛。儘管我不討厭黎小軍,他太單純了,人很單純,對小婷和李翹的愛也都很單純。當他開心地把與小婷一模一樣的手鍊送給李翹,並且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看著他真誠的眼神,我幾乎就動容了。但是那個寒冷的雨夜,只是兩個異鄉人的空虛寂寞在作祟,完全沒有愛情的甜蜜蜜;一起賣鄧麗君的錄影帶,只是出於賺錢的目的,也沒有甜蜜的感覺。所以影片前半段,我絲毫不感動。
黎小軍和李翹
豹哥和李翹明朗清晰的情感,反而不亞於黎小軍和李翹遊移不定的感情。張曼玉有一個經典片段向來備受推崇,被人們認為是高超演技的典範,那就是面對豹哥屍體時的反應。白布掀開,李翹看著死了的豹哥,先是忍不住開心地笑了,因為她看到了豹哥背上那隻為她紋的小老鼠;然後她繃不住地痛哭,因為那個給她安全感、幫她實現出人頭地的理想的男人,那個叱吒一生的男人,永遠地閉上了眼睛,沒有了呼吸——世界上唯一一個知道她害怕老鼠的男人,死了!
曾志偉豹哥
相比之下,不再為她騎單車的黎小軍,確實沒有多麼不能失去。
看到一段文字,不知是不是陳可辛親口說的。他說:
“我人為地給黎小軍和李翹製造了很多錯過,因為我覺得他們不夠相愛,如果夠愛就一定不會錯過。片尾回到開頭的1986年,觀眾發現原來他們是同一天來的香港,離得那麼近,早就註定了會相遇,覺得非常浪漫,其實我是想告訴大家,是天要讓他們在一起。”
我完全認同這段話,上天要讓兩個人在一起,那麼經歷了多少事故都會在一起。可為什麼不是他們自己要在一起?如果足夠相愛,就算上天阻止,也要勇敢堅定地在一起,天打雷劈也不放手,很多愛情故事不就是因此而偉大感人的嗎。所以黎小軍和李翹最後重逢,依然沒有打動我。黎小軍離開小婷來到美國,不是來找李翹,他並不知道李翹來了這裡。他忘不了李翹,但也僅此而已,沒有找過李翹。李翹當初在船上跟豹哥走了,因為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會在那個情況下狠心拋棄豹哥,可這份夾雜愛情與感激的情感也再一次證明了男女主不夠相愛的事實。
電影《甜蜜蜜》打動我的其實是鄧麗君和她的歌。鄧麗君生前收穫了十億掌聲,身後收穫了十四億乃至更多的掌聲——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無論多大年齡,什麼職業,身在哪裡,每個中中國人永遠會被鄧麗君Teana的靡靡之音感動。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小姐氣喘病發作,於泰國清邁一家酒店去世,年僅42歲。1996年,電影上映,引起轟動。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陳可辛不是因為鄧麗君去世才拍《甜蜜蜜》,他是在寫劇本的時候得知這個訊息,於是決定加入大量鄧麗君的元素。然而正如他所說,如果沒有鄧麗君,無法想象這部電影會拍成什麼樣,可能名字也不會叫《甜蜜蜜》。感謝鄧麗君。電影中,《月亮代表我的心》音樂一響,我瞬間眼淚決堤。
可是黎小軍和李翹居然沒有哭,黎小軍說過,內地人都喜歡鄧麗君。他們兩個內地人卻沒有哭。並非道德綁架,也並非哭才能表達情感,只是看這部電影,我總覺得黎小軍和李翹重逢的時候,應該淚中帶笑、笑中帶淚,那樣才更符合當時的情緒氛圍,畢竟是鄧麗君讓他們重逢,在這樣傷感的時刻,他們不該只是低首皺眉,也不該只是面帶微笑。
我甚至覺得,他們不該重逢。
-
1 #
-
2 #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