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世界》涉及一次越獄,一個人質的劫持,一場橫跨得克薩斯的追捕,兩次謀殺,各式搶劫以及最終逃犯與警察的對峙。然而,它真正要表達的不是上述任何東西,而是一種更深刻、更有趣的東西,它關乎暴力的本質以及孩子如何像父親般影響了這個男人。
這是一部會令你大吃一驚的電影。情節設定得如此熟悉,以至於你認為故事會是單調而緊湊的。事實卻不然,約翰·李·漢考克的劇本深入人心。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導演則發現了故事中一種完美真相的古怪但沉靜的時刻。
科斯特納飾演的布奇·海恩斯是個陷入困境的年輕人,他遭人陷害受到不公正處罰。伊斯特伍德飾演的瑞德·加內特則與此事有關,且始終耿耿於懷。逃出生天後,海恩斯與另一位囚犯在黎明時闖入一位母親和孩子的家裡。很快他們就帶著小人質菲利普上路了。
不久,那另一名囚犯即從視線裡消失,男人帶著小男孩橫穿得克薩斯後面的馬路。負責抓捕的是瑞德·加內特,開一輛新奇的房車,以此作為他的“移動指揮部”。加內特深受一位囉嗦的犯罪學家及一干下屬的折磨,其中有一位是槍法神準的聯邦探員。表面上看海恩斯是一個綁架小孩的亡命之徒,但出於各種原因,伊斯特伍德和鄧恩都認為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事實的確不簡單。影片的核心是不法分子與孩子之間情感的微妙發展。你可以非常仔細地觀察,但是你絕對猜不出這段關係將走向何方,它不同於任何傳統的電影模式。布奇不是個真正意義上的好人,菲利普交了一個朋友又失去了這個朋友,但他也不是一個可愛的孩子。
事情沒那麼簡單。我們知道,布奇有一個糟糕的童年。他的親生父親不在身邊,他的母親是個妓女,她的男友都不太喜歡他。布奇含糊其辭地談到要去阿拉斯加。但是當男人和男孩開車駛過塵土飛揚的得克薩斯大地時,他們更像是在兜圈子。男人則仔細觀察著男孩,想要明白作為一個孩子意味著什麼,什麼是正確的和錯誤的談話方式。他試圖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
影片有一些謀殺案,但是都不在鏡頭下發生。
一具屍體出現在汽車後備箱裡,另一具在玉米地裡。兩起謀殺都未曾見;伊斯特伍德極力避免槍擊、墜屍等老套的場面,直到最後的非常時刻,銀幕才出現某個人被槍殺的場面。
但是電影裡存在暴力鏡頭。影片的關鍵處,布奇和菲利普被一位友善的黑人農民收留過夜。第二天早上,布奇看到農夫粗暴地對待他的兒子,因為兒子不守規矩,農夫便扇他巴掌。儘管這是錯誤的教育方法,但是布奇的反應如此激烈,這時我們意識到,他的某根神經被挑動了。隨著一系列複雜事件的展開,電影的真正主題也浮出水面:正確對待孩子,你就不必再把他扔進監獄。所有成年後的暴力,始於孩童時期的虐待。
伊斯特伍德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講述了這個故事。例如,布奇教菲利普如何持槍。(但並非是為了射人;事實上,他此舉的用意相當深刻,需要你細細思考。)以及,一些古怪的幽默場景,包括失控的車,萬聖節面具,烤牛排等,這些細節以某種瘋狂的激情打破了原有的緊張氣氛。
《完美的世界》有犯罪題材影片的元素,兼具一部藝術電影的思想深度和自由表達。
你可能會想起《雌雄大盜》,《窮山惡水》或是一部1993年初上映的無名傑作《加州殺手》。不是因為他們都講述同樣的故事,而是因為他們都試圖去了解事物表面之下的真相,並洞悉其真正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