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事實上,比起競演綜藝裡短短的幾分鐘片段,更值得聊的是這部電影本身。

陳凱歌導演本人都說,這是他的電影裡,不太出名的一部。

事實上,這部《風月》,很可能也是陳凱歌作品中比較被低估的一部。

論獎項,《風月》可謂“生不逢時”,提名金棕櫚但無果。

張國榮提名金馬最佳男主,但桂冠最終被《Sunny燦爛的日子》裡的夏雨摘得。

鞏俐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但影后最終花落《甜蜜蜜》裡的張曼玉。

杜可風提名最佳攝影,獎項卻被《甜蜜蜜》中的馬楚成抱走。

《甜蜜蜜》裡同樣有杜可風,但他不是攝影、而是出演一位英語老師;當年的金牌攝影馬楚成,後來轉戰導演,張柏芝、任賢齊的《星語心願》是他的手筆,梁朝偉、吳亦凡豆瓣3.5的《歐洲攻略》也同樣是他的大作。

二十多年過去,杜可風金牌依舊。

(圖為《春光乍洩》時期,梁朝偉、張國榮、王家衛以及不小心成為背景板的杜可風)

許鞍華導演《第一爐香》,選角吐槽聲一片,馬思純和彭于晏的組合被網友作為表情包“辦健身房年卡嗎”,但預告片一出,杜可風的攝影甚少質疑,美極了。

《風月》裡杜可風的鏡頭,畫面非常“風月”。

愛慾歡濃時、畫面美麗又含蓄、凝練又別有深意。

戲裡端午在經歷層層傷心失意之後,對如意施暴的鏡頭,處理得殘酷又婉約、洶湧又微妙。

鏡頭語言非常有東方韻味,很有藝術感,然而這或許也是電影被“低估”的原因之一:作為故事片看、節奏偏意識流,作為文藝片看、故事的情愛表達又似乎著墨過多。

如果只看故事的皮面,這是一個典型的多角戀故事,其中還含混夾雜著變態、背德之事,但《風月》顯然不僅僅是所謂畸形多角虐戀,這是陳凱歌導演一貫的“用愛的軟弱來寫人性”的路數。

一,複雜人性的情愛支點。

綜藝節目裡陳凱歌評價倪虹潔、馬蘇《隱祕的角落》的表演片段,說希望看到這兩個女人兩位母親(兩位仇家)達成某種程度的和解,其實《風月》裡就有典型的類似和解的例子。

鞏俐飾演的龐家大小姐,不明真相愛上了拆白黨鬱忠良(張國榮飾),目睹了他以愛騙錢的殘酷場面。

被他騙的女人,決絕慘烈跳下了樓。

眾人怕事、拉著忠良逃走,給那女人屍體蓋上一方手帕的,卻是如意。

從身份上說,如意和跳樓的女人是情敵;

從情感上說,二人經歷過一樣的創傷,兔死狐悲。

愛和恨複雜交織的支點,很唏噓。

《梅蘭芳》裡,陳紅飾演的正妻,和章子怡飾演的孟小冬,通常意義該是一場“正房鬥小三”的戲份。

但兩個人默默坐在欄杆兩邊,亦敵亦友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和解”。

《風月》不僅僅是關於情愛的故事,但情愛是非常重要的落點。

尷尬的是,種種言情套路作品當道,而今觀眾對愛和恨的態度似乎越來越簡單、越極端,越來越標籤化。

渣男、綠茶等等標籤哐哐貼上,然後一棍子打死。

折射人性複雜面相的作品當然有,但似乎往往不再以情愛為載體;這就導致了有觀眾會反感電影裡如意總是問“你愛嗎”,他們覺得出戲、容易想到瓊瑤。

事實上,《風月》裡,情愛是最初的本能、最終的歸宿,是最無妄的怨懟、也是最絕望的泅渡。

二,命運圍城的情愛痛點。

《風月》主創團隊裡有王安憶,卻不像她的《長恨歌》,很多時候反而讓人想到張愛玲的《金鎖記》,嫁給豪門“活死人”之後、在愛和慾望裡逐步扭曲的曹七巧。

《風月》中何賽飛飾演的姐姐,就像一個低配版曹七巧。

她不太敢反抗(除卻最後求弟弟帶她走),所以更面目模糊。

“來親我一下”這句親暱、挑逗又近乎變態的話語,叫人毛骨悚然。

如意、忠良、端午童稚時期在祠堂玩耍的場面,幽暗低徊猶如鬼魅。

煊赫的龐府,無數的燈籠廢棄在藏書閣裡,層層樓宇一扇又一扇門有如枷鎖,鏡頭將古老東方的美和沉重,直觀、慘痛呈現出。

好似牢籠、好似圍城。

電影拍了兩段忠良當拆白黨的作案現場。

第一段是開篇不久介紹人物角色,行雲流水、活色生香。

另一段則是如意被騙來上海目睹真相,一氣呵成、悽惻入骨。

開篇,你儂我儂的密會場景,畫風突轉,打手殺入,有情郎一聲不吭、假裝死了,倒黴婦人慘被敲詐。

重頭戲,弄堂深處相對的兩棟小樓,愛恨糾葛、金錢勢力爭鬥的修羅場。

這邊,是忠良在大上海花花世界裡,親手割捨最後的惻隱之心,為了在大大面前保下如意,終於決定對一直不忍傷害的女子痛下毒手。

那邊,是如意在壓抑的男權語境下,親眼見證天上有情郎墮落為一灘爛泥的不堪面目,看著決絕跳下的女子,如同看見另一個自己的悲劇。

電影裡同樣拍了兩段眾人整整齊齊聚集在祠堂的場景。

一段是如意父親亡故、哥哥抽大煙中毒,端午被過繼給她的場面。

一段是電影最後她本人被毒,成了另一個她哥哥那樣的悲劇,被人一模一樣用轎子,徒留身份、已成廢人。

這個從小聞煙、被嫌棄“有毒”的女子,一直試圖通過婚姻走出原生家庭的禁錮圍城,那也是那個時代女性唯一的選擇。

與其說她愛的是鬱忠良這個人,不如說她愛著鬱忠良虛構的那個北京,那裡的女學生穿著短短的上衣、有窄窄的腰身,有她所沒有的自由。

她遣散父親、哥哥留下的兩代姨奶奶、姨太太們,態度不無羨慕:她們還有別的地方可以去,而她卻終生被困在這裡。

如意是一個很矛盾的人物,她的願景和執行手法不相匹配。

有單槍匹馬對抗父權反叛男權社會的意志,但沒有足夠支撐這個念頭的見地和能力。

一箇舊式環境下長大的女子,徒有一顆離開舊世界的心,愛上虛幻的遠方、飛蛾撲火一場空。

多年之前忠良不願意當被呼來喝去燒煙的僕人,多年之後他對如意愛恨糾葛、複雜難言,他用下毒的方式來報復、來切割。

他把傷口變成潰爛的傳染源,活得醉生夢死、本質同歸於盡。

舒心結語

《風月》不是一部情愛虐戀,而是一出時代悲劇,如意的痛點不在於遇人不淑,而在於被困在大家族大小姐身份裡寸步難行,她沒有機會長成另一個更好的自己。

女性的困境、人性的複雜、時代的悲歡,這些議題通常會被總結為更形而上的語句;但《風月》恰恰將最重要的落點,就放在“你愛我嗎、你愛她嗎”這樣簡單直白的話語上。

愛不愛這一套話術,已然被廉價言情作品濫用到失去重量,當有人試圖在“愛”的話語裡、注入比情愛更蒼涼的意義時,反而很艱難。

風月,從來不只是“風月”。

2746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好劇推薦《天下糧田》,立國之根本乃糧與田,乃生存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