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老師有句出圈名言,“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這句話確實是直白的大道理了。
翻拍也不盡然都是翻車,土耳其翻拍的經典南韓電影《七號房的禮物》就本土化成功,成為了一部同樣優秀的電影。
《七號房的禮物》
導演: 梅米特·艾達·厄茲泰金編劇: Özge Efendioglu / Kubilay Tat主演: 阿拉斯·布魯特·伊涅姆利 / 妮莎·索菲亞·阿克鬆古爾 / 德尼茲·貝薩爾 等型別: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土耳其語言: 土耳其語上映日期: 2020-10-15(中國大陸) /
2019-10-11(土耳其)片長: 132分鐘
01
土耳其版也很好哭
故事發生在土耳其一個風景如畫的小鎮上,天真可愛的小女孩歐娃和父親麥莫斯、奶奶生活在一起。麥莫斯雖然智力低下,但是卻非常疼愛唯一的女兒歐娃,就算周圍人都嘲笑麥莫斯是一個弱智,但是這並未減少歐娃對父親的愛。
因為家境並不富裕,麥莫斯好不容易籌足了錢準備給歐娃購買她超級喜歡的海蒂書包的時候,書包卻先被司令一家買了下來,執著於想要滿足女兒願望的麥莫斯與司令發生了肢體衝突。
這事還不算完,在牧羊的時候麥莫斯偶然遇見了司令的女兒賽達。賽達見麥莫斯如此著迷於海蒂書包,有意引著麥莫斯和她在山崖上追逐玩耍。沒想到賽達一個腳底打滑,墜落懸崖。司令見女兒一直沒有回來,前去尋找,卻正好看見了麥莫斯抱著渾身是血的女兒。
手握大權的司令出於喪子之痛,不分青紅皁白地把麥莫斯投入監獄,直接判了死刑。
獄友們雖然也是各路牛鬼蛇神,但是都看不起姦殺幼女的罪犯,七號房監獄的犯人們對麥莫斯都沒好臉色。但是沒相處幾天,犯人們就發現,這傢伙“腦子就和豌豆一樣大啊!”,這個傻乎乎的、每天趴在門邊呼喚女兒的傢伙怎麼樣看都不是一個精神狀態正常的人,更不可能做出姦殺幼女這樣的事。
監獄長沃爾登同樣這樣認為。雖然一出場,沃爾登凶神惡煞地給麥莫斯來了個下馬威,但是正義的警察之心促使他察覺到了麥莫斯一案中的重重疑點。
監獄之外,傷心困惑的歐娃在山崖邊發現了一個證人。可是這位神祕的證人東躲西藏,歐娃不願意放棄救下父親的一絲絲希望。幼小的她除了在山崖尋覓,就是原地等待,寄希望於證人能為父親翻案,期盼父親回家的那一天。
隨著刑期接近,司令愈發瘋魔。手握權力的他,絕不願意承認女兒是因為自己監管不力才失足墜崖。反正麥莫斯不過一個弱智,司令下定決心要處死麥莫斯。
一邊是監獄犯人們想盡法子讓麥莫斯和歐娃團聚,一邊是沃爾登出於良心而努力為麥莫斯平反,此時,證人意外的出現又是否會給麥莫斯帶來一線生機?
02
翻拍需要本土化
南韓版的《七號房的禮物》也算是煽情電影界的神作了。催淚還不顯得矯情的影片屈指可數,要翻拍這樣的一部電影,難度絕對超級高。如何在原劇情的基礎上做好本土化的改編,這就是考驗編導能力之所在了。
影視劇翻拍無外乎分為三個境界,最底層的就是車禍現場級別的翻拍。正所謂生搬硬套不動腦,《深夜食堂》就出了這樣的問題,直接把日版“食堂”搬運到國內,一點“地氣”都沾不上。
處在中間的就是中庸的翻拍了。無功無過,沒有違和感但是也談不上有多少亮點,彷彿就是換了一圈演員換了一種語言再看一遍。
最佳翻拍莫過於成功本土化的翻拍了。在本土化上土耳其版的《七號房的禮物》非常的成功。
國內觀眾初看土耳其版的時候多少有點隔閡,一方面源於韓版先入為主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有文化隔閡的原因。
同在東亞文化圈,南韓電影中的親情倫理對於我們來說十分親切,但是土耳其是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和我們國家文化大為不同,土耳其的日常生活和伊斯蘭教緊密結合。在劇情改編上為了本土觀眾,情節上也做了“宗教化”的調整。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在於女兒進入監獄後,七號房犯人們各自的故事上。南韓版的父親清楚地告訴了女兒進了監獄的人都是壞人,犯人們做過的錯事就是道德評判的標準。但是在土耳其版本里,真主才是評判道德正確與否的標準,真主的信念成為推動人物行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土耳其版對原版的大結局做了很大程度上的修改,可以說填補了一些原版的遺憾,看起來也沒有那麼絕望和慘烈。
在土耳其版本中,獄友阿加對死去的女兒抱有負罪感,認為自己死了後無法前往天堂與死去的女兒相會,因此日復一日地盯著一塊很像樹的斑點發呆。
此時別的獄友勸慰他,只看著牆上的斑點是不能夠獲得真主諒解的,要把自己從負罪感解脫出來,重新獲得真主的諒解,需要有所行動。
出於對尋求真主原諒的宗教推動力,阿加決定代替麥莫斯上刑場,偷樑換柱以讓麥莫斯獲得自由,拯救麥莫斯的家庭。
這種自我犧牲的選擇,如果放在南韓版裡就會顯得很奇怪,但是在土耳其版濃郁的宗教背景下,出於信仰的犧牲就變得合情合理。
03
土韓兩版,各有千秋
雖然在故事結尾上,土耳其版本和南韓版不一樣,但是在主題故事上,兩個版本大差不離。主線都是智障父親因為被牽扯進高官女兒的意外死亡而蒙冤入獄,在獄友和有良心的監獄長的幫助下和女兒偷偷會面。不過在細節處理上,兩個版本差得就相當多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另一部土耳其高分電影《遠方》,在畫面風格上,《遠方》和《七號房的禮物》有一點相似,彷彿是籠了一層薄灰的畫面,朦朧的小鎮和油畫一般的田園風景。
南韓版則不同,畫面風格相對輕快明亮。雖然韓版的故事更加慘烈,黑暗的現實也壓抑得多,但卻採用了喜劇的敘事風格和明亮的色彩。如同童話一般夢幻的熱氣球,絢爛的晚霞和天空,即便是在高牆的牢房裡,牆面也是鮮亮的黃色。
土耳其版的故事相對而言則要溫情得多。小女孩歐娃在父親入獄後也沒有被孤兒院收容,她不僅有關心自己的老師,還有奶奶的照料,生活還沒有被逼入絕境。但是影片的整體風格卻採用了一種偏向陰暗的色調,主要場景七號牢房裡是陰冷的深藍色,天空和透進來的Sunny也是灰濛濛的。
這兩種處理方法很難說哪一種更好,但是就觀看感受上來說,原版用童話一樣輕快的風格來處理一個慘烈的冤獄案件,確實更加煽情也更加有戲劇性。
尤其是獄友們利用監獄宗教活動的便利多次把小女孩藝勝偷運進監獄,雖然藝勝興奮得大喊大叫,但還是矇混過關了好幾次。既有戲劇性又很喜感,卻比較誇張了。
相比之下土耳其版的則顯得更加紀實,歐娃通過餐車混進了牢房後很快就被發現,獄友們儘管有心要打掩護,但是經不住傻乎乎的隊友麥莫斯拖後腿,監獄長一問就“自爆”了。
在煽情的點上,原版的煽情力度真的很強,導演純熟的技巧調動起了觀眾觀影時的感情。原版中藝勝和父親有一個“一二三,轉身”的小暗號,在兩人最後分別的時候,父親沒有像往常一樣轉身,直戳淚點。小小的藝勝也明白,這一次的不轉身,就是此生再也不會轉身了。
土耳其版裡也有這樣一個小暗號,女兒在監獄牆外喊著“叮叮噹噹“,父親則迴應”瓶子“。不過,這一個小暗號的處理煽情程度就遠不及原版了。
瑕不掩瑜,儘管土耳其的翻拍版本並沒有超越原版,但是已經稱得上成功。這部片子既保留了原版故事的主題核心,又針對本國情況做了一定改編,還給出了一個相對溫馨柔和的結局。
兩個版本,兩種不同的敘事方式,你覺得哪一種更好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