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滕小七
看了篇寫異地戀的文章。
文章裡說:
“異地戀很苦,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如果一方總說工作忙而減少聯繫,回短信也不及時,甚至電話也不接,那麼,要小心了,這是變心的前兆。”
其實很多人覺得我很勇敢啊,二十七八歲的年紀了,還敢談異地戀。我也想過的,這份戀愛我能不能堅持下去,其實我很討厭異地戀,異地戀的壞處是不方便溝通,容易產生誤會。有些小問題見面能輕易解決,因為看著對方的表情,你就生氣不起來。但是僅僅靠短信和電話,常常會將一件小事鬧到不可開交的地步。
我,想到了我們。
跟小趙同學重新來過之後,我不再拘泥於:我就留在南京,等你回來看我,其實誰有時間誰就去誰的城市,也挺好。
想起第一次在一起的半年裡,因為疫情,因為害怕,因為工作,因為自以為是的原因,我並沒有像在一起之前約定的那樣,每個月就去看他一次。可能是因為內心有些東西在作怪:覺得就應該是你男孩子回來看我;可能是下定決心要跟他一起買房的時候,心疼那些來去的路費住宿費和出門在外流水般的花銷......
所以分開之後,再次聯繫上的時候,我總想著別那麼遺憾,去蘇州看他一次,去看一次觀前街的夜景,吃一回淮海街的美食,感受一下與南京不一樣的風土人情。
我們在我抱著不留遺憾的蘇州之旅,開始重新認識,開始不一樣的瞭解:原來分開之後他不是我想象中過的那麼好,也不是我感受到的那樣冷血和不喜歡我。
小趙同學抱著我,聲音很委屈的說:不要傷害了好不好。
於是我們重新開始。
相比較第一次戀愛,從第一趟蘇州之旅開始,截止到中秋假期,我去看他,他回來找我,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我們已經見了三四次了,充滿思念的日子,也沒有以往那麼難熬。
每一次從蘇州回南京的時候,我都拒絕了小趙同學送我去火車站的訴求。一是因為住的地方確實距離火車站太近,近到我覺得花費這些時間去送我,不如讓我自己做地鐵去車站,快速,便捷,省時,省事。
二是因為出來陪我已經算是耽誤很多工作了,我不希望他因為希望我開心,就做一些會讓事業忐忑的事;我覺得比起送我去車站,我還是覺得先去解決工作比較重要,這是個成本算法的事,對我來說無關乎喜歡和細節。
有時候,自己一個人獨自登上去往火車站的地鐵的時候,看著行人穿梭,而我再也看不見小趙同學的身影,一個人在陌生的城市,我看著倒映在車窗上的自己,我想起了很多人說,這一次戀愛我變了很多很多,變得柔和,變得溫婉,變得不像以前的自己。
什麼是自己呢?在沒有人跟我說那麼多戀愛中應該有的小細節的時候,其實我很喜歡我們之間相處的狀態。我不是很在乎那些在我看來極其低成本的小細節,比起這些我更在乎未來的質量;反而更多的細節是我這邊在做,我希望他可以感受到來自另一半的溫馨,從而可以心無旁騖的去為未來打拼,因為我很清楚,當下的我跟他,其實就經濟而言,他確實比我更有實力。
二十七八歲之後,我很清楚的明白了,兩個人在一起,真的沒有那麼多好運和羅曼蒂克,你想要的經濟物質,你想要的愛意溫暖,你的另一半都能給你。如果所有情侶都這麼幸運的合情合理,那就不會有那麼多爭吵和愛而不得了。很多時候要明白,你想要愛,那就要接受他有些時候沒有辦法抱著你;你想要他抱著你,就要接受抱著你的時候他沒辦法奮鬥。
我拿出手機給小趙同學發信息。
“我是真的不喜歡異地戀,但是我真的好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