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
愛以身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矣。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把自己的身體看得和大患一樣重要。
何謂寵辱若驚?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
寵為下。受寵本身是低人一等的。因為要依附於寵主的愛憎。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得到恩寵時,因為擔心將來會失寵所以驚慌失措,失去寵愛更是驚恐慌亂,這就叫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所以說寵和辱對於人的尊嚴的傷害並沒有區別。一個人要想獲得獨立的人格,必須擺脫寵辱的控制。
例如孩子考了好成績,家長就會向親戚誇耀,還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兒。這好像是一種寵愛,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未必好,孩子考好了家長就誇他,考得不好就批評他,這會讓孩子感覺學習並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為了讓父母高興,為了獲得父母的寵愛。父母對孩子的誇獎和批評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傷害到孩子自發學習的積極性。企業的老闆是否會受到寵辱的控制呢?當然會,例如來自員工的歌功頌德,來自同行的吹捧。這些都是寵,久而久之就會控制他的行為,所謂捧殺。
何謂貴大患若身?什麼叫做把自己的身體看得和大患一樣重要?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如果我沒有這個身體,我會有什麼大患呢? 貴身是道德經中對統治者的建議,統治者要注重休養身心,清心寡慾以保長久。所以,這裡講到因為重視自身,才會重視大患,如果連身體都不在乎了,怎麼還會在乎大患呢?後世受到佛家的影響,把這句話等同於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追求無,解釋成忘我,這是完全反了。道家重視養生,提醒人們與其大患臨頭的時候擔憂,不如平時重視修養自身,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大患。
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重視自己的身體超過重視天下,大概就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了。 帝王掌握著天下大局,但不能把那個承載著寵辱譭譽的江山看得太重,而是應該更加重視修養自身,這樣的人反而可能把天下治理好,這一點與儒家的內聖外王的思想比較一致。
愛以身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矣。而不重視貴身,為了天下竭盡自身的人,大概可以把天下寄託給別人治理了。 例如有些女明星,為了獲得一個重要的角色,不惜接受潛規則,這就是為了事業犧牲了自身,老子認為到了這個地步就不如放下,讓別人來演那個角色好了。
總結《道德經》第十三章。老子告訴我們寵和辱對於人的尊嚴的傷害並沒有區別。一個人要想獲得獨立的人格,必須擺脫寵辱的控制。面對外界的評價,應該重視自身。只有對自身的重視超過對名位的重視,才可以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