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電影的上映,國內演員票房排行榜幾經更換,突破百億的男演員增加到了10位。
在此之前,吳京憑藉《戰狼2》和《流浪地球》奪得票房冠軍,成為國內票房最高男演員,這次更是最先突破150億大關,黃渤緊隨其後。
今年黃渤有兩檔優秀影片在院線上映,一部是陳可辛執導的《奪冠》,還有一部就是拼盤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憑藉這兩部電影,黃渤目前以165.98億的票房超過吳京,成為國內票房最高男演員,也是第一位票房百億的“影帝”。
進入演藝圈這件事對於黃渤來說是一個“誤打誤撞”的結果,當年的黃渤夢想成為一名歌手,但無奈長相上有點吃虧,沒有經紀公司願意籤他。
在為夢想掙扎的道路上,好友高虎拉了黃渤一把,因此黃渤認識了他之後的老搭檔,北影廠大院出來的導演管虎。
在二人相識的第9個年頭,管虎給黃渤找了個“好工作”,差點把黃渤給拍崩潰了。但也是這部電影,讓黃渤拿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影帝,讓他成為了金馬獎歷史上的“第一”。
二戰時期,為表達對中國在戰爭中作出的貢獻,國際友人捐贈了一頭奶牛給中國軍隊。
軍隊路過一個小村莊,遭遇日本部隊,需要緊急撤退,無法帶著奶牛一起走,只好將牛留在村子裡,交由村民代為照顧,承諾幾天後回來,會接回奶牛。
就這樣,這頭黑白花的大奶牛就留在了村子裡。
從未見過如此漂亮奶量又足的牛,再加上這是軍隊的物資,村民都不敢輕易接手,生怕出什麼錯,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為了能給奶牛找到一個飼養員,村裡通過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奶牛交給誰照顧。
小寡婦九兒(閆妮飾)替牛二(黃渤飾)抓到了籤,牛二卻抵死不認。
村裡為了哄牛二接下飼養奶牛的重任,向牛二承諾,只要他肯養奶牛,就將九兒許給他做老婆。
就這樣,牛二簽下了契約,命運和牛拴在了一起,感情也和九兒聯絡在了一起。
九兒答應做牛二的媳婦,但是要求是牛二必須得把他手上的銀鐲子摘下來給她。
牛二不從,他說這是他娘留下的,要等媳婦過門了才能給。
二人因為這麼一個鐲子,又鬧了一通,九兒還把牛二剋扣奶牛的精飼料來餵養自己的土牛的事給捅了出去,導致牛二被村裡人帶著遊街示眾。
一番波折,最終鐲子還是到了九兒手上。
沒過多久,鬼子進村掃蕩,九兒和其他村民一起,都死在了日本軍手裡,獨獨剩下牛二和牛,活在了空蕩蕩的小村莊。
一人一牛留了下來,卻遇到日本軍隊再次路過,牛二本想棄牛逃命,但站在山頂的他看到了手中那張簽訂的養牛契約,心中幾經掙扎,又回到了村子裡,想去救牛。
此時村莊中的日本兵都已離開,僅剩了一小隊傷兵,和幾個照顧傷兵的日本人。他們發現了奶牛,於是在照顧傷兵的同時,也照顧奶牛。
牛二偷偷潛入院中準備救牛,因為被牛踩住了腳,暴露了自己,慌亂之中只能自己先逃。
經歷了這次的事,牛二越發討厭這頭牛,於是再次帶著武器潛到小院外,準備射殺奶牛,一時失誤又被日本軍官發現,險些喪命。
千鈞一髮之際,八路軍到達,與日本人發生槍戰,射殺了這群日本人,牛二這才撿了條命,躲到了山上。
牛就這樣守著牛二一個晚上。
歷經此事,牛二與奶牛之間有了更深的連線。
本想在小村莊裡等到八路回來接走奶牛,卻又遇到了逃荒的難民。
牛二好心施捨,讓他們喝牛奶,但難民貪得無厭,因為對奶牛過度索取,致使奶牛生病,之後又想將牛殺掉吃肉。
難民頭子以需要藥材給牛治病為由,將牛二騙走,牛二半路心生懷疑,去而復返,卻被埋伏的難民襲擊,無法進入院子,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將牛架起,準備殺掉。
牛被割傷受驚,掙脫了架子逃跑,牛二晚上在炮樓上找到了牛,欣喜它竟然能夠自己避開底下埋的那些地雷,知道跑到上面來躲避。
難民尋尋覓覓來到炮樓外,引爆了埋藏的地雷,葬身於此。
隨後牛二又遇到了之前負責飼養奶牛的日本兵,他說自己能夠治好奶牛的病,牛二就將他帶到了自己在山頂藏身的地方,在那裡遇到了躲藏的國軍。
國軍與日本兵對射,雙方都中彈身亡,牛二也因離槍太近而暫時性失明,拽著牛尾巴下了山。
送走了難民,又來了一批土匪,抓走了奶牛,還準備讓奶牛與自己的土牛配對。
失去了奶牛的牛二抓狂發瘋,帶著炸彈欲與土匪同歸於盡,這時遇到了日本空軍轟炸。
牛二以為奶牛不行了,哭著喊著讓它起來,口口聲聲喊著九兒,不肯讓它死。
奇蹟般的,奶牛真的站了起來,牛二帶著奶牛去了山上,還把曾經給九兒的銀鐲子套在了牛鼻子上,發誓再也不下山。
一人一牛就這樣在山上相守。
七年後,解放軍路過此地,牛二帶著牛衝到了軍隊面前,想要將牛歸還給解放軍,但解放軍卻因不知此事,不肯要,寫下承諾書,將牛贈與牛二,並應牛二要求寫下了“牛二之墓”四張紙,一同留下。
自此,牛二與牛徹底成為了彼此的唯一。
影片全程使用冷色系的藍白色調,營造出一種陰涼悲慼的氛圍,加上小村莊裡只剩牛二一人,又多了一種空曠孤寂的感覺。
管虎給影片所定的是“喜劇”的標籤,但整部影片看下來卻發現,這部“喜劇”說是黑色幽默都是客氣的,看完之後心底裡的那種悲涼的感覺,壓在心頭遲遲化不開。
戰爭的年代,沒有一個人可以躲過亂世的折磨,不管是侵略者還是被侵略者,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小村莊,都會被戰爭所吞噬。
最初牛二隻是村莊裡一個圖生活安穩、沒什麼大志向的青年,他有點懶,也有點小缺點,跟九兒在一起之後他就只想有一天能夠和九兒好好過日子。
但戰爭奪走了九兒的命,也奪走了村莊裡所有人的命。
怕死的牛二原本想逃離,卻又因為一紙承諾被迫去救牛。
幾番經歷生死,牛二與牛的感情也越發親密,到最後相依為命,成為彼此生命中不能缺少的存在。
從最後結尾處牛二與解放軍同志的聊天中不難發現,牛二雖然說著要把牛交還給軍隊,但內心其實是不捨的。黃渤將牛二對牛的愛、為了承諾又不得不將牛交出去的那種矛盾和掙扎表現得完美徹底。
從一個即將娶妻生子過上安穩日子的村莊青年到一個與牛相守、不問世事的滄桑大叔,導致這一切的就是那場戰爭。
通過一個牛和人之間發生的故事,隱晦地將戰爭所帶來的殘酷後果展現得淋漓盡致。
整部影片歷經四個月的拍攝週期,把黃渤折磨得夠嗆,光鞋都跑壞了37雙,跟牛鬥爭的日子就更別說了。
這部時長110分鐘的電影,拍攝的時候共用了400盤高清帶,每盤150分鐘,一個鏡頭拍幾十遍上百遍,從早拍到晚。
黃渤他們拍戲的時候,村民就在旁邊圍觀,圍觀到晚上十點,大家散了回去睡覺,第二天一早六點出門,他們還在拍。
拍攝過程中黃渤幾次面臨崩潰,當年拍《上車,走吧》的時候,黃渤也挺崩潰的,但那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自己什麼都不懂,完全不明白拍電影是怎麼回事,天天被管虎罵。現在拍了《鬥牛》,面對著那頭奶牛,黃渤多少有點明白當初管虎的感受了。
情緒投入地念完了臺詞,牛跑了;重來一遍,牛坐下了;再來一遍,牛轉過身去了。
一個半月的劇本拍出了四個月的週期,拍攝完成的那一天,黃渤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功夫不負苦心人,黃渤這四個月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在當年的金馬獎上,黃渤拿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影帝。
那一年,黃渤和張家輝共同位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獲獎者的名單上,誕生了歷史上第一個金馬獎“雙影帝”。
這部電影對於管虎來說,是他人生中重要的作品,對於黃渤來說亦然。
現在的黃渤優秀代表作無數,還有了自己導演的作品,但這部作品,是黃渤作品中的必看之作!
好的作品永不過時,這部11年前的作品,現在仍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