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殺手》10月18日在國內上映了。之前在北美上映的慘淡票房與10月12日點映時的熱烈場面形成了強烈反差。
國內上映至今的口碑也是褒貶不一。
有人說,這是李安對於數字電影的又一次大膽嘗試,從中可以看到李安導演對於電影未來的執著探索;也有人說:李安越來越不會拍電影了,沉迷於技術,而忽略了電影表達的初衷。
那麼,這部《雙子殺手》,除了在李安對於技術的展示之外,究竟還有哪些需要表達的內容呢?
李安:吸引我的是技術,而不是劇情李安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到:“吸引我的不是劇情本身”。
看過《雙子殺手》以及對李安從前的電影熟悉的人們都能夠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雙子殺手》的劇情其實是有些老套的:
美國國防情報局特工亨利(威爾·史密斯飾)在完成最後一場任務後準備退休,組織擔心他會失控,於是派了一名年輕的殺手去追殺他。在二人的較量和周旋之中,亨利的搭檔丹妮發現這個年輕的殺手居然是用亨利的基因克隆出來的。一場亨利與克隆兒的對決旋即展開。
因此,特工復仇,殺手對決,關於克隆的倫理,關於“自我”的警醒,關於克隆人的養父與本體的情感糾葛,這些好萊塢大片中非常俗套的劇情,在《雙子殺手》裡面一一呈現了出來。
劇情的“俗套”沒有達到人們的期望值,因此這部影片目前褒貶不一。
如果不是劇情吸引了李安,又會是什麼呢?答案是兩個字——技術。
也就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備受矚目的120幀+4K+3D的極限技術。
是不是看得眩暈?
彆著急,我們一個個理解。
120幀+4K+3D的極限技術先說簡單的,3D 和4K。
3D就不用說了,就是立體感的觀影體驗。這一點國內外的技術都已經非常成熟了。
4K呢,就是指解析度為(4096×2160)。
普通影片是2k級別,解析度只有(2048×1080)
所以4k簡單地理解就是畫面高清。
最後,我們來理解這個120幀。什麼是幀呢?簡單的說,1幀相當於1張圖片,
1幀的意思=1秒鐘1張圖片。
120幀,表示每秒顯示的畫幅的張數,24張/秒是標準電影/動畫的數量,也即是說達到這個速度人眼就是看到連貫的動作。
因為人眼有視覺暫留效果,所以幾十張圖片連續快速放映的時候,圖就動了起來,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動態影象了,但普通電影1秒24張影象,所以當動作特別快的時候,就容易變得模糊。
影片中的火車快速通過,上面的圖片就是24幀捕捉到的模糊畫面,而下面的120幀,則連座位上的乘客都可以看見。
《雙子殺手》採用120幀,也就是以每秒120張影象的速度進行放映,這樣就解決了運動過程中,模糊的問題,甚至連爆炸時的一個火花都能看得非常清晰。
因此,120幀,翻譯過來也是清晰流暢的意思。
這三個高大上的名詞連在一起,其實就是代表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是極致清晰、立體、流暢。
其實,能放4k+120幀+3d的只有cinity廳,而有這個廳的影院非常少,全國只有幾十家。因此,在資本與市場都不是很樂觀的前提下,李安敢於做這樣大膽的嘗試,可以看出他對於電影技術夢想的追求和探索。
CINITY影院
(上圖是重慶CINITY影院。不僅能實現120幀的效果,還有出色的七大頂配技術,分別是4K、3D、高幀率、高動態範圍、高亮度、廣色域、沉浸式聲音,這也是當前電影放映領域的頂級配置。對比普通影廳的顯示,CINITY廳120幀畫面完全沒有模糊與“拖影”現象存在)
不過,《雙子殺手》並非李安第一次在120幀技術上的嘗試。2016年李安就用這個技術拍攝了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當時大家的觀影體驗就是:亮度、清晰度、立體感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因為過度關注視覺,在情感上的共鳴反而不多。
所以最近這幾年,人們對於李安的評價,幾乎一邊倒地認為“李安醉心於嘗試新的技術 ,不會拍電影了”。
因此這就陷入了一個悖論,人們看電影,到底是看技術,還是看劇情呢?其實,這不光是李安近幾年探索電影未來的一條“悖論”,也是電影行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在對技術夢想的追逐上,李安這條路走得很艱難。
為什麼劇情並不吸睛,李安仍敢大膽嘗試?李安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雙子殺手》這部電影籌備了有20年之久,1997年就曾由迪士尼公司主導、達倫·萊姆克編劇、唐·墨菲製片,並有意邀請託尼·斯科特執導。
然而由於當時拍攝技術的限制而擱淺。後來Skydance重啟了這個專案,並邀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得主李安加盟。
從電影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電影的大部分情節,其實都是在為技術服務。無論是摩托大戰,還是地宮大戰,都體現了120幀+4K+3D的極限技術的應用。
那麼,明知道劇情並不吸引人,為什麼李安還是要堅持呢?
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曾經在一檔欄目裡提到過,他之前與好萊塢的一個製片人有過接觸,製片人說在好萊塢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就是敢於創新的都是資深導演,年輕人其實是不敢創新的。
為什麼?
因為一旦年輕人大膽創新,甚至為了創新劍走偏鋒,搞砸了一部片子的票房,那他在這個圈子裡就沒法混了。所以,好萊塢的年輕人反而只敢循規蹈矩。
而李安就不一樣了。他在好萊塢是有自己的“信用賬戶”的,他這個賬戶裡攢夠了本錢,因此現在的李安,更敢於在技術或者其他層面去突破自己。
前面我們提到過,李安在2016年拍過一部在技術上有革命性的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當時採用的就是120幀的電影技術。
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第一次嘗試新技術
這是李安在技術領域的一次非常大膽的探索。但可惜的是,這部電影儘管評分不低(8.4分),但是在票房上還是失敗了。
那李安真的從此就被打入冷宮嗎?不會。為什麼?因為他此前有《綠巨人》,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臥虎藏龍》,有《斷背山》,有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等諸多獎項背書。
這些成績都儲藏在李安的信用賬戶裡面。只要這個賬戶裡面的信用資產存得多,偶然虧掉一點,資本方還是會繼續信任他,李安還是有翻盤的機會。
李安自己就說:“得奧斯卡這些東西是增加我的本錢。”拿這個本錢是幹嘛的,就是用來搞創新用,搞冒險用的。
這就是李安。
其實李安最近這些年一直致力於通過新技術重新發現新的電影美學和講故事的方式,他明確地說到: “觀影體驗,遠不止講故事而已。”
因此,在李安那裡,對於未來電影形式的探索其實一直沒有終止。
而對於期望值越來越高的觀眾來說,一方面渴望獨特的觀影體驗,另一方面又想獲得情感上的共鳴,然而李安的這兩次嘗試,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技術與電影藝術本身,正在進行著一個新的整合,而這種整合的路還需要走多久,我們還不得而知。
李安自己也承認,為了達到想要的視覺效果,為了在社會上推動這部高幀率電影,故事性就必須減去很多,“這也是我在製作這個片子裡面需要適應很多的一個地方。請大家擔待一下”。
除了技術本身,《雙子殺手》還有哪些值得看的?說完了技術本身,我們再說說《雙子殺手》中並不被看好的劇情。
《雙子殺手》的劇情經典且俗套,依然沒有逃離父權、自我,具有很深的李安導演的影子,也具有明顯的李安式敘事風格。
比如,一上來,51歲的殺手亨利要退休了。他這個時候卻不敢照鏡子,被夢靨糾纏,內心不寧。所以當他得知自己最後一個殺掉的人,並不是一個恐怖分子,而是一個分子生物學家的時候,他對於自己效忠的上級產生了懷疑,也因此與他們鬥爭到底。
當他看到23歲的被克隆出來的年輕的自己的時候,他的衝動就是要去保護這個年輕人,不要再走上自己的老路,因此即使被這個年輕人打得頭破血流,他依然堅定地要挽回這個年輕人。
然而年輕人卻說:“我不是你,每個人都想有自我”。即使到了影片的最後,反派死亡,亨利與克隆兒小克最後和解,亨利告訴小克,不要走他的老路,要走另外一條光明的路的時候,小克依然半開玩笑地說:我有我自己的路。
這就是李安導演要表達的核心內容之一——“自我”究竟是什麼?
在《雙子殺手》當中,還有一個要表達的核心,就是典型的父子關係。
與以往的“父權三部曲”不同的是,李安通過數字技術,在這裡安排了一個“克隆兒”,並且給了這個克隆兒一個“養父”,就是大反派威瑞斯。
威瑞斯與克隆兒之間的這種特殊的“父子情”是這部電影的一個看點,這其中也是李安對於描寫父子之間對抗的又一種表達——當然,這部影片的結局也不例外,老子終究沒有抵抗過兒子,畢竟新生的,終究是要戰勝老去的。這是自然發展的規律,也是人類發展的規律。
有人說,老年的亨利和年少的亨利,是李安自己的寫照:一個老練,經驗豐富;一個少年心十足,對技術時刻保持一種童真和好奇心,敢於挑戰自己和新技術。以前,李安總是站在年輕人的視角,去對抗父親的權威,而這一次,全程都是老年人的視角,來教導年輕人應當如何去做。這是不是意味著李安本人,從心底對於父親,對於父親的權威的有了新的認識呢?
時勢總要變,人也總該迎變而上,李安的挑戰和改變,不僅是技術上的,還有內容和思想層面的,確實令人佩服。
那麼,上一個問題,“技術服務於電影,還是電影服務於技術?”我們似乎找到了一個答案:無論技術如何發展,到了李安這裡,技術永遠只是講故事的手段,他的故事核心永遠是他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是他對於自己的解剖、對於人生和現實的思考。
圈內的人曾曝光,直到李安拿到了金馬獎,他的父親依然不支援他做電影。
李安和影片中的亨利一樣,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亨利對於克隆兒的諄諄教導,就好像幾十年前的他父親對他的耳提面命一樣,想讓他少走彎路。然而事實卻是,誰也無法代替李安,代替每一個年輕人,去做他自己的決斷。
因此說,《雙子殺手》不僅是一部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的“好看”的動作科幻片,它依然飽含著李安對“人”的探討,更深的核心東西也等待著你一起去發現。
結語:電影的未來究竟是什麼做為一名觀影者,我們最多也只能從技術的角度和內涵的角度去看待這部影片。
李安導演一直在思考未來的數字電影會是什麼,他也一直在嘗試並推廣這種高規格的拍攝技術,而這樣的技術革新和推廣也需要李安這種大師級別的導演,這是一般的導演沒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這是李安正在做的探索,也是整個電影行業的使命和責任。
期待李安和他的作品會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