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看得見的技術因為注入感情而變成了藝術”。

將舞臺視作一方廣闊天地,帶著浮塵隨著《假行僧》的曲調恣意舞動,呂科鏑開始了舞臺上的“遊歷人間”;把節目logo融入風暴時刻的設計中,重返舞臺的Hello Dance街舞團獲得了導師“比上一季進步十個臺階”的評價;休斯敦芭蕾舞團首席陳鎮威用一支《無腳鳥》讓觀眾看到了舞蹈界的華人之光……《舞蹈風暴》第二季以豆瓣評分9.5分的成績,將優秀的舞者和精湛的佳作再次推到觀眾眼前。

不止於此,垂直於街舞展示的《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提倡全民健身,以全民運動廣場舞為基礎的《一起來跳舞》、展示各大專業院校、各省市歌舞劇團舞技的《起舞吧!齊舞》等多檔舞蹈類節目也活躍在大小螢幕之上。

如果追溯較早的中中國產舞蹈類綜藝節目,1999年在央視播出的《舞蹈世界》是代表之一,節目播出長達14年。

現在,舞蹈類綜藝不斷更新迭代著,隨著舞蹈類綜藝型別的不斷細分,其節目屬性和節目模式也發生著變化。

“翩躚”二十餘年

從《舞蹈世界》到《舞蹈風暴》,舞蹈類綜藝節目的看點大多都集中於表演競技和評委導師點評兩點之上,而這兩點也恰是二十多年來舞蹈類節目變化最大的地方。

21年前,央視綜藝頻道的《舞蹈世界》開播,舞蹈綜藝進入觀眾視野。這檔集經典藝術展示與舞蹈綜合普及於一體的電視文藝節目,在舞蹈和觀眾之間建立起一道橋樑。

為了進一步開啟舞蹈類節目的關注度,湖南衛視嘗試將節目中加入藝人元素。2007年,湖南衛視《舞動奇蹟》播出,節目首次將競技舞者劃分成男女兩大陣營,通過男女藝人搭檔組合的方式,進行多輪PK戰。彼時,《舞動奇蹟》不僅是作為慶祝香港迴歸10週年促進內地香港文藝交流的節目之一,也讓舞蹈類綜藝有了更大的關注度。

“舞動”起來的舞蹈綜藝讓國內多家電視臺躍躍欲試。東方衛視推出《舞林大會》《舞林爭霸》等節目,進一步擴大了舞蹈類綜藝探索範圍。同樣是在“舞林”競技,兩檔節目側重點各有不同,《舞林大會》以藝人舞蹈競技為主題,《舞林爭霸》以為“專業舞者提供展示平臺”為主要看點。浙江衛視推出《中國好舞蹈》,節目為專業舞者以及舞蹈愛好者提供一個競爭、展示的平臺。

從早期的素人選秀到後期藝人競技,再到專業舞者的比拼,舞蹈類綜藝“主人公”發生變化的同時,節目本身也在尋求進一步突圍。在《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舞蹈風暴》等節目的牽引下,舞蹈類節目的專業性、解讀性得到進一步提升,換言之,就是讓觀眾看到一支舞的美,也能知道這支舞為何美。

當然,舞蹈類綜藝主打的“專業舞者、藝人、素人舞者”的元素也在不斷重新排列組合著。央視停播《舞蹈世界》後,在2013年重新推出過一檔主打公益的舞蹈真人秀節目——《舞出我人生》,通過“藝人+素人”的組合模式,讓24組藝人和素人的組合共同參與的節目中,進行多輪比拼角逐,幫助素人選手將完成舞蹈夢想。在東方衛視推出的《新舞林大會》中,“藝人+專業舞者”的做法也賺足了觀眾的眼球。

此外,評委設定也從僅有專業舞者,演進為加入藝人導師、與學員形成“選手+評委”的設定。在《中國好舞蹈》中,不僅有郭富城、海清、金星等擔任固定導師,為了增加節目效果,還設定了特約評論員,調節節目氣氛;《新舞林大會》嘗試“去評委化”,採用藝人舞者互相打分的方式,參賽嘉賓既是選手又是評委,雙層身份增加了節目看點,也弱化了評委和選手間的涇渭分明。

靠什麼“跳下去”?

在節目劇情化的安排下,原本單純以“才藝”示人的做法也逐漸轉向聚焦“人物關係”過渡。畢竟,在人才輩出的節目中,單純“競技”已經不足以調動起觀眾的胃口。

這一點在《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等節目中尤為明顯,節目中舞者們除了依循賽制進行PK外,還加入了踢館、聯盟、對抗賽等多重賽制,製造多種意想不到的“可能”和“反轉”吸引觀眾。

同樣,在《舞蹈風暴》中,堪比舞者精湛舞姿的是他們贏得的各種名譽以及被凸顯的人設,比如舞姿奔放但輕巧自如的呂科鏑是個十足的“鐵憨憨”;從彈幕到現場被驚呼為“天外飛仙”的華宵一曾連續獲得過兩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一等獎,“沉潛”兩年多後她將《舞蹈風暴2》作為自己重返舞臺的重要一站;還有即將登臺的逆戰選手常巨集基、張翰等上一季節目中的優秀舞者,無論晉級與否,他們重返舞臺發起的二次挑戰,就已足夠抓眼球。

不可否認的是,優質的“劇情”利於舞蹈的最終呈現。於是,許多舞蹈類綜藝開始追求“連續”觀感,讓觀眾在每期節目中都能看到參與者的成長和蛻變,並在“劇情”的安排下,繼續觀看一輪輪比賽。與此同時,這樣的做法也引來了一些爭議,譬如擔心本末倒置,讓人疑慮選手通關晉級到底是靠人氣還是靠實力。

當舞蹈綜藝進入新一輪PK,垂直細分、打破圈層,成了新選項。

“圈層文化”在2017年的夏天因《中國有嘻哈》(現為《中國新說唱》)成為市場的“新寵”,讓創作者看到了“圈層文化”的市場。

舞蹈類綜藝節目也不例外。隨著優酷的《這!就是街舞》和愛奇藝《熱血街舞團》接連上線,舞蹈類綜藝成功對接圈層文化。

有意思的是,技術的加持也幫助舞蹈類節目吸引了大量的觀眾。在《舞蹈風暴》中,攝製組啟用128臺攝像機,以360度實時觀測的方式,捕捉舞蹈的細節,用“凝時”技術呈現“風暴時刻”;到了第二季,節目組將“風暴時刻”升級到了立體化呈現——加入鳥瞰視角,為觀眾提供了觀看舞蹈的更多可能。

接下來,舞蹈類節目還會帶來哪些“風暴”與“奇蹟”?值得期待。

-END-

輪值主編:依梧

628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劉詩詩和楊冪10多年前長啥樣?看照片,純天然和整容臉一覽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