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近段時間不少網友在搜尋想看的影視劇時發現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由彭昱暢主演的影視劇比較多,並且每部都備受觀眾青睞,並非水劇。
比如最近頻上熱搜的《風犬少年的天空》,還有國慶期間上映的三部大片《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中他均有參演,而且每部戲份都不少
3雖然是與一堆老戲骨一起搭戲,比如黃渤、鞏俐、徐崢等人,但是彭昱暢很快融入角色,一點都不違和,頗受好評。
不少人會提出疑問,彭昱暢個頭不高,外貌也並不佔很大優勢,是怎樣做到現在這種地步的呢。
幸運被選彭昱暢雖然上的是上海戲劇學院,但他學的專業是“木偶表演”,相比起影視專業來說,他這個專業並不是那麼的和演員相符。
雖然先天條件不夠好,但運氣好就夠了。
彭昱暢拍的的第一部劇是網劇《太子妃升職記》,了解這部網劇的人都知道它的最大一個特點就是窮。
所以在導演在選擇演員時要求也是降了很多,外貌體型過的去的就可以,不一定非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
無論任何人也沒夠想到這部窮到用窗簾做衣服、全組只有一臺漏電的鼓風機的《太子妃升職記》會大火。
當時的彭昱暢雖然扮演的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但一榮俱榮,因為這部劇的大爆,他也跟著沾光了,雖然不像張天愛等主演爆火,但起碼在觀眾面前混了個臉熟。
明智悔過在《太子妃升職記》後,彭昱暢又再一次出現在了觀眾眼前。
他是以“天天小兄弟”的身份在《天天向上》向觀眾亮相的,從一個網劇中的“公公”一角一下子跳躍到含金量很高的《天天向上》,彭昱暢可謂是很幸運的。
至少觀眾是這麼認為的,伴隨著觀眾的吹捧,彭昱暢不由自主的飄了。
但現實逼得他認清了自己的實際力量,彭昱暢在網劇《器靈》中飾演男主角,剛開始拍的時候他對自己是很自信的。
但偶然間聽到導演對他演技的批評,滿滿的自信頓時被打擊的支離破碎,頓感尷尬。
好在他是一個明智的人,知道導演對他的批評是有跡可循的,所以他就去努力改正自己在演戲中的一些毛病。
他不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對演戲也沒有黃渤、姚晨等人的天賦。
所以他就只能自己反覆背劇本念臺詞,這個辦法無疑來說是笨的,但對於他是極其管用的。此外即使每天拍戲拍到很晚他也會去找導演對臺詞,尋求指導,第二天凌晨起來接著拍戲。
提名最佳男主角在拍《閃光少女》這部劇的時候,由於對大唐鼓毫不了解,所以他提前三個月進劇組,向專業人士學習,速度上不去,他就用力量來代替。
在練習的整個過程中,三根鼓槌毀於他的手下,當然他的手也慘不忍睹。
由於導演的賞識,他零片酬出演《大象席地而坐》,為了遷就導演對長鏡頭以及光的要求,拍戲只能在凌晨和傍晚,所以那段時間他沒有睡過一個長覺,感覺剛睡下就要起了。
事實證明,努力終究有回報的,彭昱暢憑藉這部電影與鄧超、徐崢、段奕巨集等大牌演員一起被提名為最佳男主角。
幾位前輩不論在哪方面都十分出色,而彭昱暢作為一個萌新演員,初出茅廬,就能與他們一起提名,這無異於是對他演技的最大認可。
拍《奪冠》的時候,為了能更好的展示影片效果,一個鏡頭他就可以練習上千次,在挑戰各種高難度的動作時,他也是一遍一遍練,即使遍體鱗傷也依然上“戰場”。
率真大男孩僅憑他的幾部影片,我們無法得知他真實的性格,在成為了《嚮往的生活》裡的常駐嘉賓後,對這個大男孩我們才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節目中的他沒有任何偶像包袱,別的明星為了保持身材,吃飯時對飲食很注意,而他似乎沒有保持身材的自覺,逮啥吃啥,吃嘛嘛香。
別的明星對自身的形象很是注意,仿若神仙一般可望不可即,而與其他明星對比,彭昱暢就像是鄉野村民一樣,非常隨性,時不時還向你瞟去“猥瑣”的一眼。
在節目中唱伍佰老師的歌時,還像模像樣的擺了電風扇,將中二屬性展露無疑。
有人問彭昱暢為什麼這麼努力拍戲?是想要超過誰還是為了能在演藝圈更有地位,對於這個問題彭昱暢給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理由。
他說她努力拍戲的理由不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以後在面對子孫後輩時可以有一個吹牛的資本。
那時候他可以對著兒子或者孫子說,你們的爸爸(爺爺),靠自己的努力獲得過最佳男主角,得過影帝,這麼“沒志氣”的明星在演藝圈也算是一朵奇葩了吧。
雖然彭昱暢演戲理由比較沒出息,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他是一個好演員,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固然有“幸運”的因素存在,但也與他的努力明智離不開關係,希望他能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好,讓他的後輩能聽他每天“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