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麥當雄帶領自己的“麥家班”,拍攝了港片經典《跛豪》。這種以傳記片形式,展現“江湖大佬”生平往事的創作手法,成功地開闢了“梟雄片”這一獨特的港片分支。
在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跛豪》奪得了“最佳電影”的榮譽,而“梟雄片”的市場創作熱潮,也在此時風靡香港影壇,《五億探長雷洛傳》、《賭城大亨》、《四大家族》等“梟雄片”作品,也在其後登上了港片大銀幕上。
不過,隨著90年代中期,港片市場的快速縮水,“梟雄片”的創作熱潮,也在1995年之後歸於沉寂。
1998年,一位來自澳門的“江湖大佬”,突然對“梟雄片”產生了興致,並找來了任達華、蔡少芬、方中信、郭可盈、鄭則仕等一眾實力派演員,拍攝了電影《濠江風雲》。
這部《濠江風雲》上映後,在港片票房市場之上,擊敗了李連杰的《殺手之王》,順利進入年度港片票房排行榜的前十位。
然而,投資拍片的這位“江湖大佬”,卻因為這部《濠江風雲》的故事內容,鋃鐺入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濠江風雲》,同時說一說投拍該片的這位“江湖大佬”。
壹
這部《濠江風雲》的拍攝手法,和《跛豪》十分相似,都是通過回憶、插敘,對主人公的生平進行展現。
電影的一開始,幾名匪徒襲擊了一家酒店,女記者“方穎寧”(郭可盈飾演)趕到現場,進行了採訪報道。根據幾位路人提供的資訊,這起案件與一名叫做“尹志巨”(任達華飾演)的江湖大佬有關。
早年的尹志巨,是澳門街的一個小混混,經常和好朋友阿廖(方中信飾演)、小李(吳毅將飾演)一起,在賭場設局、出千,騙一些新手。因此,三人也經常遭到報復。
不過,在與小混混們的爭鬥中,尹志巨因為行事狠辣、敢打敢拼,快速打響了自己的名號,還籠絡了自己的人馬。
正當尹志巨、方穎寧交談之間,探長“杜sir”(鄭則仕飾演)突然來拜訪尹志巨。杜sir、尹志巨交談隨意,顯然是一副老熟人的姿態。
尹志巨與杜sir相識時,杜sir還是一個“小警員”。當時,阿廖在一家賭場,與看場子的小混混發生衝突,雙方劍拔弩張之際,杜sir突然前來臨檢,並帶走了阿廖。尹志巨到“警局”去保人,與杜sir結下了一面之緣。
尹志巨、阿廖離開“警局”之後,遭到了之前那幫小混混的襲擊,受了傷。這些小混混是“程小龍”(程東飾演)的手下,為了報仇,尹志巨決定找程小龍算賬。
這一夜,程小龍在一家賓館“私開賭檔”,結果被臨檢的杜sir發現。程小龍仗著人多勢眾,想要恐嚇杜sir。
而此時的尹志巨,帶著手下來找程小龍報仇。一番打鬥之後,尹志巨不光教訓了程小龍,還替杜sir解了圍,他與杜sir的友誼,也是在此時正式建立。
程小龍是澳門街大佬“摩羅炳”(吳志雄飾演)的頭馬,教訓了程小龍之後,尹志巨的名聲開始越來越多,投奔他的小混混也開始越來越多。隨著勢力的壯大,尹志巨遇到了一個改變他命運的人物,那個人就是“漁欄燦”(陳惠敏飾演)。
漁欄燦財大氣粗,在澳門經營了多家賭場、酒店、卡拉OK。為了照顧這些生意,漁欄燦找來摩羅炳,為自己看場子,還一手扶持了摩羅炳的勢力。
現在成為了“澳門街第一人”的摩羅炳,開始不服漁欄燦的管束。為了制衡摩羅炳,漁欄燦將尹志巨招入麾下,並將自己的一部分產業,交給尹志巨打理。
對於尹志巨的到來,摩羅炳十分氣憤。為了趕走尹志巨,摩羅炳派出手下,襲擊了尹志巨的人馬,兩幫人的亂戰也由此開始。之前的“酒店襲擊事件”,也是源自於摩羅炳、尹志巨的爭鬥。
尹志巨繼續講述自己的故事,他表示,因為與摩羅炳爭鬥,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受到了威脅,妻子(蔡少芬飾演)也因此與自己離婚。而好兄弟阿廖得了鼻咽癌,為了對付摩羅炳一夥人,阿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現在已經是癌症晚期。
尹志巨認為,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人、朋友,與摩羅炳這一戰,一定要打、一定要贏。
但是那場談判,其實是摩羅炳設下的一場鴻門宴,如果不是杜sir帶人去臨檢,自己恐怕已經被摩羅炳幹掉了。
那次鴻門宴之後,尹志巨為了報復摩羅炳,祕密幹掉了摩羅炳的幾個心腹。
遇襲之後的尹志巨,被阿廖等人送往醫院救治。結果,摩羅炳派出“殺手”大頭佛(吳廷燁飾演),在醫院幹掉了昏迷的尹志巨。
完成任務後,大頭佛前來找摩羅炳領功。而阿廖也緊隨其後,來到了摩羅炳的藏身處。
阿廖告訴摩羅炳,自己已經收買了大頭佛,如果不是大頭佛帶路,自己根本找不到這個藏身地。
摩羅炳認為大頭佛背叛了自己,於是開槍幹掉了大頭佛。而這一幕,正好被趕來的杜sir等人目睹。摩羅炳也因此,被警方帶走。
摩羅炳被抓後,本該在醫院遇襲身亡的尹志巨,突然出現。原來,這一切都是尹志巨的計劃。
自從兩幫人開打之後,為了自身安全,尹志巨、摩羅炳都藏了起來。
等摩羅炳派來“殺手”之後,阿廖就暗中跟蹤“殺手”,找到摩羅炳的位置,並用言語調撥摩羅炳、“殺手”之間的關係。等摩羅炳、“殺手”互相懷疑、自相殘殺之後,杜sir再出場,收拾最終的殘局。
搞定了摩羅炳之後,尹志巨也成為了“澳門街勢力最大的大佬”,而對尹志巨忠心耿耿的阿廖,也因為癌症復發去世。
隨著阿廖的病逝,這部《濠江風雲》的故事,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叄這部《濠江風雲》雖然模仿了《跛豪》回憶、插敘的敘事方式,但在電影故事的編排上,導演鄧衍成卻也呈現了不少自己的小心思。
在劇情的設計上,鄧衍成沒有一味模仿麥當雄的《跛豪》,而是將《濠江風雲》分成了明暗兩條故事線。
影片的一開始,導演通過一場“酒店槍戰”,同時為兩條故事線埋下伏筆。之後,電影通過“方記者採訪尹志巨”的明線,以回憶、插敘的方式,展現了尹志巨的江湖歲月。
而伴隨著這條明線,“尹志巨、摩羅炳互相爭鬥”的故事暗線,也緩緩浮出水面。到電影的後半段,鄧衍成通過一場設計好的圈套,將兩條故事線結合在一起,為“方記者的採訪”,“尹志巨、摩羅炳的爭奪”畫上了共同的句號。
精彩的故事設計,任達華、方中信、鄭則仕等人的出色演繹,都讓這部《濠江風雲》呈現出了不錯的效果。
該片在1998年上映後,於票房市場之上擊敗了李連杰的《殺手之王》、張國榮的《九星報喜》,坐穩了年度票房排行榜第7名的位置。
當然,《濠江風雲》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影片背後強大的資本支援。
1995年之後,港片市場快速走向衰落,不少電影公司都因為市場環境的衝擊,無奈走向停產。
為了維持生計,此時的港片製作人們,開始走上一條小製作、小成本的電影拍攝之路。王晶、劉偉強的“古惑仔”系列,更是成為了這些小成本、小製作港片中的佼佼者。
面對一片低靡的市場環境,這部《濠江風雲》卻意外地拿到了1400多萬港幣的拍攝成本。而充沛的製作成本投入,也為影片的製作水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這部《濠江風雲》為何能拿到如此充沛的製作經費?這個問題的答案,還要歸結於本片的出品人,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江湖大佬”——尹國駒。
肆
八、九十年代的尹國駒,是澳門一帶極負盛名的“黑幫大佬”。這部《濠江風雲》雖然在片尾打出了“本片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的字樣,但片中不少橋段的設計,卻都源自於尹國駒本人的真實經歷。
憑藉媒體輿論的宣傳,90年代中期的尹國駒,在港澳商界也是極具知名度。
90年代末,隨著“澳門迴歸”的臨近,美國《時代週刊》對即將結束“葡屬時代”的澳門,進行了專題報道。而尹國駒也受邀參與了採訪,還被《時代週刊》稱為“澳葡末期的教父”。
《時代週刊》的採訪,讓尹國駒的名號響徹亞太地區。而“澳葡末期的教父”這樣一個稱號,也讓此時的尹國駒,內心產生了膨脹。
為了紀錄自己年輕時的江湖歲月,尹國駒決定給自己拍攝一部“梟雄傳記片”,這部電影便是《濠江風雲》。為了打造這部《濠江風雲》,尹國駒專門請來了任達華、方中信、鄭則仕等人,還特意成立了自己的“天洪電影”。
不過,讓尹國駒沒有想到的是,這部紀錄自己江湖歲月的《濠江風雲》,卻將自己送入了監獄。
因為特殊的出身,尹國駒一直是“澳門警方”的重點關照物件。但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尹國駒也一直未能受到法律的制裁。《濠江風雲》上映後,片中展示的不少案件,為“澳門警方”提供了新的取證、偵破方向。
1998年,尹國駒遭到了“澳門警方”的逮捕。1999年,“澳門法院”對尹國駒進行了審理、判決,而《時代週刊》的採訪稿與這部《濠江風雲》,也都出現在了法庭之上。最終,尹國駒被判處13年有期徒刑。
90年代末,港片市場一片蕭條。港產梟雄片的創作,也在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下,一步步走向衰落。1998年,這部《濠江風雲》在為尹國駒的江湖歲月畫上句號的同時,也為港產梟雄片的電影時代,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