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 | 伊姐(周桂伊) 葉子姚

一直在看《演員請就位》,昨天更新的最新一期節目裡,讓我印象最深的作品,就是陳凱歌導演的《誤殺》。

《誤殺》這部電影,我們做過觀影團。

電影本身就充滿了複雜的人物情感。有嚴絲合縫的邏輯,有教科書式的演技,還有令人過目難忘的,原著裡陳沖和譚卓飾演的兩位母親的對峙。

陳凱歌選擇的,正是人物情感層次最豐富,故事性最飽滿,人物衝突最強烈的經典橋段。

這種片段,其實很容易被拿來與原作品相比照。

但這一次,演員們用另一種方式詮釋這部作品,讓人難忘。

胡杏兒飾演的警察局長拉韞,完成度非常高。

20分鐘的演出,一氣呵成。

相較於陳沖爆發式的“強勢”,胡杏兒在更多情緒裡遊走,輾轉於“警察”和“母親”,這兩個屬於自己的角色。

更多用細節,來體現人物情緒。

這些都來自陳凱歌的“有意為之”——於細節處展現人物性格。

胡杏兒在第一次走出辦公室時,戴警帽,照鏡子,體現一位警察局長的強硬態度——這是我的地盤,我是王者。

最後一次胡杏兒走回自己辦公室,單獨與倪虹潔飾演的村婦對峙,她脫下了警帽——這個動作是妥協和示弱。

無需一言一語,告訴演員,真正用一個動作,一個影視表達,把人物情感、關係交代明白,這也是陳凱歌調教演員的強項。

飾演村婦的倪虹潔表示,本來私下彩排覺得已經排練得很好。

沒想到卻被陳凱歌全部否決,重新改了劇本,才把整個作品又升級一層。

最崩潰的是倪虹潔,但最後,通過這部作品,改變最大的,也是倪虹潔。

大家之前對她的印象,是“瘋”。

但不是所有情緒大開大合的呈現方式,就是好的表演。

排練時,陳凱歌不滿意倪虹潔的表演,一直“逼”她。

他說,10個演員演這個母親的角色,都會像你這樣演,但我要看到第11種。

當時倪虹潔蒙了:第11種到底什麼樣呢?

當作品完成,演完了,倪虹潔知道了,陳凱歌口中的第11種是什麼樣。

她也理解了陳凱歌調教自己的方式——把自己身上的自信拿走。

因為角色是一輩子膽小、聽丈夫話的母親,是滿腔愛女心切的憤恨,卻要在謊言面前隱忍,也會在另一個同為母親的女人面前,流露同理心的女性角色。

電影《誤殺》裡的戲劇衝突,不僅通過表演,更通過剪輯、慢動作、意象對比等等,來襯托。

但陳凱歌和演員面臨的共同困境是,在長達20分鐘的一條過裡,要把劇本的衝突、高潮和結尾,有始有終地表現出來。

連向來跟三位導師意見不統一的郭敬明也感慨——“這種強度太大了。”

在戲劇版的《誤殺》結尾處理,陳凱歌處理得非常剋制,高階。

胡杏兒飾演的警督,最後絕望地問自己兒子究竟是死是活,請倪虹潔點頭即可。

而陳凱歌設計的結尾是——

倪虹潔飾演的母親眼裡慢慢有了憐惜和柔情,但也有警惕和禁忌,她輕輕走過去,站在背後,把一隻手放在胡杏兒肩膀。

全劇終。

那一刻,戲劇展現了自己的純粹:兩個對立人物放下了立場、階級,回到了人的位置,只是兩個可憐的母親。

陳凱歌說:“如果我們一直寫它的衝突 ,寫互不原諒,那我們永遠無法達到救贖的主題。 ”

留白,就是陳凱歌的“浪漫”。

除了帶著他們改戲,排戲,陳凱歌還可以做演員們的精神後盾,這點是彌足珍貴的。

在他們上臺前親筆手寫字條安慰他們,給他們鼓勵。告訴他們不要緊張,說清檯詞。

當楊志剛從兜裡拿出那張字條,後臺的張海宇都說:“凱歌導演確實浪漫!”

這次排練,對演員們的衝擊是巨大的。

倪虹潔哭了,她說因為經過陳凱歌的調教,她在表演裡學會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自己。這次合作,陳凱歌導演給了自己之後的演藝事業打了一針強心針。

楊志剛也直言:“已經十年,沒有導演給我像您那樣拍過戲了。”

就算自己戲份少,前一天不用自己排戲,他都捨不得離場,一直坐在排練場看其他演員排練。

因為陳凱歌導演 ,他改變了對綜藝節目的刻板印象。

這也是為什麼這部作品的四位演員,站在臺上集體感謝陳凱歌。

陳凱歌用平靜內斂的方式,開啟他們對於表演這件事的新的認知。

好老師,在於能教出好學生。

其實在上一季的《演員請就位》,陳凱歌會調教演員,就上過熱搜。

從第一季到第二季,陳凱歌在《演員請就位》每次發言,都能給到演員們中肯、有用的建議。

這一季前幾期,陳凱歌點評兩位年輕男演員的作品《陳情令》。

先是從原劇目裡分析兩個兄弟的關係,指出最重要卻被去掉的臺詞是——“離的是哪本經,叛的是何方道。”

然後,他一句一句帶著張逸傑,換一個方式去表演——“你嘗試用自言自語的方式來說一次。”

帶著張逸傑,“再慢一點,再柔情一點,他是你的哥們,你不恨他的。”

僅僅在舞臺上,張逸傑按照這個方式重新表演後,觀眾感受到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調整前

調整後

這種堪稱魔術一般的現場反應,讓所有演員都驚歎“陳凱歌太會調教演員了”。

之前在《我就是演員》裡,有一次宋洋演《軍師聯盟》。

宋洋作為絕對實力派,作品完成後,導師們的點評卻不盡如人意,章子怡等其他導師大呼困惑失望。

只有陳凱歌直擊關鍵,找到癥結所在。

他說:曹植是不怕死的。

陳凱歌完全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表演不是表面的皮肉呈現,只有人物心理拿捏準了,演員外在狀態才對。

宋洋當場表達了,這就是自己的“委屈”,因為彩排時沒有堅持自己對角色的解讀。

(其他導師給出的意見與宋洋的理解完全相左,宋洋勉強接受,但呈現的效果也十分別扭,這從側面說明了,導演對演員到底有多重要。)

這件事對宋洋整個的職業生涯也許都是有意義的,他表示——“原來做演員,自己必須有主見。”

章子怡曾在這檔綜藝裡,用充滿豔羨的口吻,表示羨慕所有可以被陳凱歌調教的演員,表示即便是自己,也沒有過這樣的好運。

她說:“當你沒有經驗的時候,你有一個好的導演,你就有了一把尺子,這個尺子是有刻度的。”

陳凱歌的價值:當其他人在點評的時候,陳凱歌在“講戲”;別人在判斷對錯的時候,陳凱歌在給出透徹的解決方案。

這對他而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作為導演的一脈相承。

記得看過一個片段,是陳凱歌在《妖貓傳》現場講戲。

楊玉環喝毒酒,上臺階,回眸,該如何表達。

他說楊玉環這人不能太實,誰也拍不出她的美。

反覆強調,一定要靜。越是安靜的不動,越有力量。越是沒有任何流露,越是動人。

人一動,就俗了。

陳凱歌的某種浪漫,在反覆強調內斂 ,平靜 ,隱忍。

這也跟他作為高階知識分子, 以及對古文化痴迷的浪漫主義息息相關。

他出生在文藝家庭,父親是新中國第一代導演陳懷皚,1977年恢復高考,陳凱歌報名北大中文系,因數理化不好被刷,轉報北京電影學院。

原本想當文人墨客的陳凱歌,自此跟電影結緣。但家庭薰陶、知識儲備、童年經歷,讓他天然與其他第六代,拉開了巨大的距離。

他是理想的,近乎烏托邦的,深度而自由地反思、批判、自省,是他終身在做的事兒,不僅僅是拍電影。

從《黃土地》到《妖貓傳》,陳凱歌一直在描繪一個知識分子的“東方畫卷”。他身上有一種近乎華麗的巨集大,但也近乎脆弱的溫柔。

陳凱歌為什麼那麼會調教演員?很簡單,導演是在演員身上,投射自己對人生和人性的全部理解。

《演員請就位》是一檔綜藝節目。有它的遊戲規則。

但如陳凱歌所說,評級我不在乎,也不看。我們只是尊重遊戲規則。

相比噱頭和熱鬧,他想給演員的,是來日方長用得上的“武器”。

演員這個事業,就像是一顆渾然的鑽石,是不自知的,它需要好的切割工,有高度的審美,有精湛的手藝,有長遠的經驗,從而讓演員,綻放出最最華麗奪目,與他者全然不同的光芒。

導演就是演員的切割工,好導演的一句話,就會讓演員少走很多彎路。而不合格的導演,同樣也可能因為自己的狹隘,毀掉一個本來資質不凡的演員。

用自己的閱歷和對人生的解讀,幫助演員找到自己,並在熒幕上“立”住,這大概也是陳凱歌作為導演,作為知識分子,作為行業前輩,真正的浪漫。

643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帶領5000人拍攝完成,《金剛川》耗資多少?製作週期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