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他是很會計算的導演?

他是陳可辛,父母都是泰國華僑。

在香港出生的他,沒想到11歲的時候,就因為爸爸的電影夢碎,全家再次移居泰國。

10年後,在美國讀書的他,趁著暑假再次回到香港。

恰巧吳宇森要到泰國拍攝電影《英雄無淚》,要找一個泰文翻譯。

他就抓住這個機會加入了嘉禾電影公司做製片,從此進入了電影圈。

他對電影的熱情和做事的態度,受到一位前輩的關注。

而這一位前輩就是他的伯樂曾志偉,不斷地給他機會做各種嘗試。

他當時創作了一個故事,就問曾志偉可不可以讓他來執導,而曾志偉當然直接同意啦。

這一部戲就是《雙城故事》,也令曾志偉首次獲得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

那一年,他29歲,憑藉《雙城故事》打開了他的導演生涯。

5年後他還創作了經典的《甜蜜蜜》,獲獎無數,感動了無數華人。

因為這一部戲,他有機會進軍好萊塢拍了《情書》,也有機會進軍內地,拍了《如果·愛》、《投名狀》。

直到他49歲那一年,想做一個創新,就拍了一部突破傳統的武俠片《武俠》。

而就在北京首映的晚上,他媽媽突然病重入院。

他將他原定要出席的宣傳計劃全部取消,一直陪在他媽媽的病床邊。

同時,還不斷傳來《武俠》票房不好的訊息,他媽媽很擔心,不過他就不斷安慰他媽媽,說票房很好,還說這部戲上映完之後,他就會平步青雲。

不夠1個月,《武俠》虧本下片了,而他媽媽也去世了。

他突然覺得整個世界都要毀滅一樣,完全不知道應該怎樣走下去。

當他最無助最辛苦的時候,給到他最溫暖、最有力量的,始終還是家裡人。

沒過多久,就迎來了他50歲的生日,他見到他爸爸,忽然好像想通了一樣。

之後他潛心研究什麼叫“接地氣”,就導演了《中國合夥人》、《親愛的》、《奪冠》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

或者是因為他當時想到,同樣是導演的爸爸,小時候就已經叮囑他的話。

“電影本身就是商品啊,我就不要虛偽地去說什麼,‘我是藝術家啊’什麼樣的事情。”

——陳可辛訪談片段(2018)

【參考資料】

1.訪談節目《魯豫有約》陳可辛口述(2007)

2.訪談節目《楊瀾訪談錄》陳可辛口述(2007)

3.陳可辛自傳書籍《自己的路》(2012)

4.訪談節目《開講啦》陳可辛口述(2013)

5.訪談節目《藝術人生》陳可辛口述(2014)

158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新片速評 |《金剛川》:致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