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正想不到有誰會不期待這部片子。
導演,管虎+郭帆+路陽。
一個是影壇老炮,一個是類型好手,一個是銳氣新秀。
演員,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每一個拎出來,都能單獨撐起一部令人翹首以盼的電影。
更有張譯前幾天在平遙電影節直接用人格為其品質作擔保。
說不期待,可能嗎?
《金剛川》
導演:管虎 / 郭帆 / 路陽
主演:張譯 / 吳京 / 李九霄 / 魏晨 / 鄧超
豆瓣 :6.7 | IMDb :暫無
戲裡戲外,皆是奇蹟。
戲裡,看背景,抗美援朝戰爭。
197653個為國捐軀的烈士,2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相關的影視作品卻始終寥寥。
在那個西方侵略者認為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我們在巨大懸殊之下,粉碎「絞殺戰」,抵禦「細菌戰」,血戰上甘嶺…打破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實屬奇蹟。
戲外,三月立項,八月開拍,兩個月的時間完成拍攝剪輯,同樣是一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電影截取了其中至關重要的最後一個戰役,金城戰役。
但它沒有選擇最慘烈最殘酷的正面戰場,而是將前往金城前的渡河事件作為故事主線。
要讓大部隊在指定時間抵達前線,需經過一條大河:金剛川。
那是前往金城的必經之路,河寬水深,暗流湍急,破題的唯一出路與生路,就是架橋。
說架就架,工兵連爭分奪秒,很快就架好一座木橋。
哪有這麼容易。
敵方不分晝夜地狂轟濫炸,天上不斷落下的炸彈,水裡藏著的延時炸彈,讓剛架好的橋,一次次支離破碎。
為了炸燬這座橋,美軍投下近3000枚炸彈。
沒辦法,炸了就搶修,你不停炸,我就不停修…
和《八佰》一樣,《金剛川》在戰爭場面和服化道上的刻畫,是近幾年中中國產戰爭片的頂峰。
舉個例子。
第一眼,你以為只是一片平平無奇的草地,下一秒,無數隱蔽著的志願軍湧動起來,然後開始向四處湧去。
僅這開篇一個空鏡,便奠定了它絕佳的影像質感。
還有那些猝不及防的戰爭片段,直白到迸濺出一螢幕血與肉的混戰鏡頭,不斷給人身臨其境的真實感、窒息感和震撼感。
這些都在毫不掩飾地用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脆弱,來呈現戰爭的荒唐。
你可以感受到其中,強烈的反戰核心。
它把熱血無比的主旋律基調,與至爆至燃的商業片成功對接。
在格式化的表達慣性中,又做出了一些突破性的嘗試。
比如實驗性在加入了非常濃烈的武俠風格。
比如很聰明地將故事切割成四部分,以三個視角展開。
第一部分,「士兵」。
步兵劉浩(李九霄 飾)所在的連,收到修橋任務,他不服,明明自己是來打仗的,怎麼就要去修橋了。
他是有點憤懣的,直到,他看到對面高炮臺上明亮異常,突然意識到炮兵戰友為掩護大部隊順利過河決定犧牲。
他的憤懣在那一刻變成憤然,不管不顧地衝著要去支援。
無果之後,他仰天四射。
這種極不理智的莽撞氣,不也正是炮兵戰友們在打急了眼之後放下一把火的死磕嗎?
而這份莽撞氣,其實與整部片子瀰漫出的氣質十分相符。
當然這個篇幅也有遺憾,劉浩最開始只想為死去的戰友拿軍功章,慢慢看到身邊戰友們的犧牲,他應是被這種前赴後繼的愛國情緒所點燃的。
但礙於篇幅,說實話,我們沒看到他更完整的人物弧光。
人物立住了。
但還不夠動人。
第二部分,「對手」。
這個部分,拍得其實很潦草,毛病可以挑出一大堆。
人物塑造上也十分單薄和狹隘。
但我依舊覺得,這個視角,在現在時局下,在中中國產主旋律裡,很難得,如果拍好了,甚至有可能是畫龍點睛之筆。
在太多的中中國產戰爭電影中,對手的樣貌都是缺失的,加入一整段敵方視角的處理,實是罕見。
敵方不再是面目可憎或愚不可及,他們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從最開始對中國志願軍的不屑與瞧不上,到看著自己戰友的飛機被打下後不管不顧地發洩般的復仇。
發現沒,美國士兵身上這種不管不顧的莽撞氣,不又正是劉浩仰天四射,炮兵團把火點起時那份豁出命去的衝動嗎?
你看,這場戰爭,把無論是資源相對匱乏的我方,還是裝置更高配的敵方都逼死逼瘋,逼至瘋魔狀態。
無一倖免。
最後,望著底下這一個絕望的修羅場,看著不管炸幾遍,也炸不掉的這座橋。
你在美方的臉上,分明看到有難以置信,有感慨,也有不忍。
第三部分,「高炮班」。
關磊(吳京 飾)與張飛(張譯 飾),一個直爽不羈,一個謹小慎微,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角色相互碰撞,撞出了整個影片最動人的人物弧光。
一個細節。
關磊彈炮快耗盡了,為保大部隊過河,他決定用暴露完成掩護,關磊順口向前來問詢的張飛提了一嘴:勻我10發?
他應該和觀眾一樣,都沒真指望對彈藥極為摳搜的張飛能把自己的彈藥給他。
沒想到,張飛只頓了頓,抬起頭認真又鄭重地用陝西方言回了兩個字,「能成」。
兩人身上共同迸發的忠義勇,和他們的名字一樣,將整部影片在情感上做了昇華。
這一部分缺點也很明顯,到後期,個人英雄主義太過濃烈。
尤其最後斷臂斷腿的張飛獨自操作高射炮臺並打下美軍戰機那一段,已經直接違背邏輯去神化人物了。
先說這樣分多視角拍的好處,這樣的拍攝手法可以呈現出戰爭的多個角度。
三個不同視角,又聚集了同一場戰爭中的不同的「人」。
具體的「人」。
三個視角的總和,拼出一個更加完整的戰爭全貌,拼出一群更鮮活豐滿的志願軍戰士。
這讓它的起筆是人,落筆也是人。
然而,三個視角的加入和處理,的確是這趕工之下的取巧答卷,但絕不是最優解。
首先,它對劇情沒有任何推進作用,你會發現,劇情體量本身很小,三十分鐘便能拍完。
在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裡,用復調敘事結構,顯然是不合理的,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意味了。
其次,它割裂並過濾掉了故事本身的厚重感,加之敘事上對空間邏輯的忽略,電影於是變得離散。
舉個例子,既然已經分段了,為什麼在第二個「對手」段落裡,敵方視角里還是安排了大量我方視角?
那麼,為什麼不採用傳統敘事?
原因很簡單,故事的體量撐不起足夠的片長,工期也不允許它在這麼小的體量裡撬開更大的敘事空間。
所以你可以看到,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毛病,還有大量素材的重複使用。
這些大量大量的重複鏡頭,正暴露了兩個月趕工的倉促與虛弱。
當然,哪怕我說了那麼多缺點,哪怕你能理智地看到它的所有倉促,但在整個觀影過程中,你依舊會被其中奔湧而來的絕望、熱血、慘烈、血性和無所畏懼所打動。
哪怕關於這場戰爭的影視作品廖廖,但那段歷史,不能忘記。
當時,中美兩國國力相差極為懸殊,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同北韓軍民密切配合,首戰兩水洞、激戰雲山城、會戰清川江、鏖戰長津湖…
戰爭結束,十數萬英靈就此埋土他鄉,至今仍有英雄還沒有回家。
其中的辛酸、堅韌、傷痛、絕望、勇敢與力量,不是一部電影,一篇文章就能道盡的。
看完電影,我重新將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看了一遍。
其中兩段,今日重讀,依舊淚目。
「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戰士,在防空洞裡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他把正送往嘴裡的一勺雪收回來,笑了笑,說:“怎麼能不覺得!咱們革命軍隊又不是個怪物!不過我們的光榮也就在這裡。”
他把小勺兒乾脆放下,興奮地說:“拿吃雪來說吧。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他們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裡,泡上一壺茶,守住個小火爐子,想吃點什麼,就做點什麼。”
我接著問:“你們經歷了這麼多危險,吃了這麼多苦,你們對祖國對北韓有什麼要求嗎?“
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們什麼也不要。可是說心裡話,——我這話可不一定恰當啊,我們是想要這麼大的一個東西……“他笑著,用手指比個銅子兒大小,怕我不明白,”一塊‘北韓解放紀念章’,我們願意戴在胸脯上,回到咱們的祖國去。“」
你看,正因幸福來之不易,那些痛苦,那些磨難,更不能忘。
排版 ✎ Whishaw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