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說實話,在《我和我的祖國》立項之初,我對它並不期待。畢竟在觀影經驗裡,主旋律獻禮片的規制、巨集大事件的重現、多個故事組接的模式,讓人不禁會產生“枯燥”、“假大空”的預期。

而直到看完後走出影廳,我才長吁一口氣。必須承認:這部電影和我的預期截然不同,是一部精緻、有趣且不乏動人之處的作品。

目前看來,它就將成為今年國慶檔的最大贏家。

電影中,每段故事都沒有選擇以巨集大的角度去進行“硬輸出”,而是採取平民化的個體視角,真實地聚焦每場事件背後默默無聞的平凡者,對建國70年曆程中的7大“核心現場”進行了別緻的拆解。

下面依次來聊聊自己對每段故事的印象:

《前夜》/管虎

前夜,是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的前夜。而那一夜,全中國可能沒有人比林治遠(黃渤飾)還要更加“兵荒馬亂”。

在典禮前一天的檢查會上,所有團隊眾口一詞:“萬無一失”。只有他艱難地開口:“電動升旗,不敢確保萬無一失。”

林治遠是負責開國大典電動升旗的工程師,但當時的中國在科技上並不發達。一個電動裝置,也是足以令所有人緊張的技術難題——中國此前從來沒有電動升旗裝置,沒有經過反覆的實驗,誰能保證一定成功?

時間緊迫,只能臨陣磨槍,進行“土法試驗”。而接下去的一夜,還有著更突發的事件等著他,只有“過五關斬六將”、“鋌而走險”這樣的詞,才足以形容這一夜的驚險。

客觀而言,《前夜》是七個故事中,拍攝難度、導演技巧和演員表現上最佳的作品。如果要在其中評選“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非管虎和黃渤不可。但個人旨趣上,它在核心創意上稍顯保守,這是有些可惜的。

這個故事的題眼,是片中至關重要的阻斷器。雖然它只是一顆小小的金屬球,在整個規模空前的開國大典上並不起眼;但如果它出了問題,那麼五星紅旗就無法穩當地停住,有被頂飛的風險。這顆小球,其實就喻指開國大典背後,在各個環節裡付出努力的個體。

導演管虎一直擅於描繪極端情境下被逼到絕境的小人物,如何爆發出自己的潛能和毅力。《前夜》是他擅長的題材,再加上黃渤看似外露、實則飽滿穩當的表演。整個故事在完成度和情感表達上,是不出意料的高分。

《相遇》/張一白

沒有想到,七段故事中,最令人感動的,是張一白導演的《相遇》。

《相遇》的事件背景是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而張一白卻選擇將目光聚焦於一對被命運捉弄的戀人,可謂是極為微觀的視角。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背誦這件事情的歷史意義,卻從沒想過這件事背後的個體印痕。

張譯飾演的主角高遠,是參與原子彈研發專案的科研人員。在一場實驗室意外中,他不幸身染重病,漸漸發展為不治之症,隨時都有去世的可能。10月16日當天,他偷溜出醫院,坐上一輛公車,卻偶遇了自己三年來都未曾聯絡的女友。

他們是一對戀人,此時卻不能相認——不僅因為小夥子是參加原子彈研發的工作人員,必須要保密自己的身份;更因為自己時日不多,唯有隱瞞才是最好的選擇。最終,兩人在洶湧的人潮中被衝散,對視的一笑成為了他們最後一面。口罩遮住的,是一腔不能言說的委屈和遺憾。

雖然命題是“原子彈爆炸”,但這個故事卻巧妙地轉移了“主戰場”,塑造出了一場“身不在場的原子彈爆炸”——80%的情境,都在這輛不斷向前、熙熙攘攘的公車上展開。全程只有任素汐飾演的女生開口訴說往事,從初見到情深的點點滴滴。而在一旁的張譯則全程靠眼神演戲,卻演出了契闊之際的悲情。

它的核心發力點在於:我們為什麼會對歷史上的巨集大事件產生感動?

我們對於它們的感動,也許並不來自於集體的光輝成就,那是一種矯揉造作。

感動我們的,其實是來自於“另一種版本”的歷史現場——如同《相遇》這個故事一般,是無名者的默默奉獻,是他們所要經受的傷病,是不得不錯過的遺憾。

《奪冠》/徐崢

客觀而言,《奪冠》在各個層面的指標上,並不是七段故事中最好的,但它卻是個人最喜歡的。

主角鼕鼕,一個上海石庫門街坊里正過著暑假的小男孩。他是這條街裡電工的兒子,上得了屋頂,修得了天線。於是乎,整個街坊都指望靠他來看女排決賽的實況轉播。然而,那個年代的電視訊號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為了接收訊號,鼕鼕只能一直換著角度待在陽臺上。

可實際上,鼕鼕此時還為另一件“人生大事”焦躁著——作為一個情竇初開的小男孩,自己暗戀已久的女同學小美,今天就要移居國外,很可能再也不回來了。眼看著小美就要被帶去機場,鼕鼕陷入了兩難選擇的“夏日大作戰”!

徐崢拿一場小孩的“怦然心動”來切入“女排奪冠”這一歷史事件,是非常可愛且浪漫的。讓人不由自主地覺得,東東就帶著他小時候的影子。

某種意義上,這種處理方式其實和張一白的《相遇》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選擇把鏡頭放在距離事件現場非常遙遠的“不在場位置”,細微、真摯地切入其中。只不過《相遇》是悲劇,而《奪冠》則是喜劇。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作品不僅將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還原得很到位,而且在風格上也很大程度地致敬了上世紀的滬語喜劇,諸如謝晉的《大李小李和老李》。

《迴歸》/薛曉璐

《奪冠》相對而言是較為保守、難出彩的一段故事。因為它的整個主線情節必須圍繞香港迴歸當晚的慶典做文章,沒辦法“出奇制勝”。不過,它的核心概念還是抓得挺好的,那就是“時間”。

“我們已經等了154年了,不能再多等一秒了”,儀式總指揮與儀仗隊升旗手(杜江飾)的這條線,聚焦的是“國家的時間”。

意外來到香港的小鐘表鋪老闆(任達華飾),被執勤隊隊長(惠英紅飾)所救治,並組建家庭。這條線索,指向的是對故土的思戀、對人的感恩、對工作的負責,是“情感的時間”。

幾條線索,指向的都是同一個瞬間的“必須準時”,那就是1997年7月1日的零點零分。薛曉璐導演重點抓出了這個細節,然後再進行擴散,讓敘事線索間的維繫更加緊密。

《北京你好》/甯浩

甯浩來拍《北京你好》這般充滿京味的喜劇,的確是再合適不過了。

北京的計程車司機(葛優飾),離婚後與家人形同陌路。在抽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門票之後,他想借此機會與兒子緩和關係。

但是,在這份大禮未送出之前,他仍舊時時刻刻不忘暴露本性,換著法地到處顯擺。每個他見到的人,都要被他的炫耀洗禮一番。不料,意外發生,這張票開啟了它的“奇幻漂流”。

《北京你好》是甯浩式的瘋狂喜劇,但在喜劇背後,又有著他一貫的悲歡交融的底色——我們要記住2008年的奧運會,卻也不能忘記同一年的汶川地震所帶來的傷痛。

在這個滿地雞毛的現實世界裡,這個失落卻又常常打了雞血的北京中年男人,心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溫情角落。

《白晝流星》/陳凱歌

《白晝流星》在七段故事中製作最為精緻,攝影、排程水準都頗高,但在敘事邏輯上稍有問題。

以“草原傳說”作為基點的這則故事,其實包含著複雜的寓言性。傳說中,若能在白晝看到流星,貧瘠的大地就會變成綠洲;而航天技術的發展,對於貧窮的草原牧民而言,是一串帶來希望的“白晝流星”。

不可否認,它在立意上還不錯。《白晝流星》將“新農村精準扶貧”和“航天航空事業”兩件大事糅在一起,構成了互為牽引力的關係——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扶困脫貧與高精尖科技發展,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則是密不可分、齊頭並進的。

《護航》/文牧野

最後一段故事《護航》,由文牧野執導,算是收了個不錯的尾。

《護航》聚焦閱兵式上的“後備飛行員”的故事。她不能正式上臺的理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只有最優秀、最全能的飛行員,才能做到最完美的替補,成為飛行表演的最大保障。身為隊長的她,只能成為後備的人選。

每一個幕後不能上場的平凡者,她們的人生故事都值得被挖掘、被書寫。文牧野顯著的強項在於,他對人物的塑造與情感處理是細膩的。

《護航》通過飛行時不斷偶發的主體回憶,來打撈、回溯這位女飛行員的心路歷程——從孩童到少年時光,再到成長過程中所經受的各類挫折。她要打敗性別觀念的禁錮,要在無法兼顧愛情與事業這件事上做出抉擇。這些回憶連同“護航飛行”的主線,塑造起了鮮活的形象。

七個故事、七種鮮明的風格,卻沒有造成“互不相容”的情況。原因就在於,它們都是書寫歷史橫截面背後的小人物。

而這也是《我和我的祖國》讓人欣慰的地方,每個故事都選擇將重心放在了“我”和“我的”,放在了默默無聞卻又舉足輕重的無名者身上,放在了大事件幕布背後的那些細微角落,然後再是“祖國”。

真正的歷史就蟄伏於平民的日常之中。“祖國”這個觀念在此時顯得既抽象、又具體,在平民化的敘事邏輯裡,最終漸漸生髮為實際的關切。

從這一層面而言,我們不難發現《我和我的祖國》的優點——它並非是我們傳統印象中,那類老套、刻板的“假大空”式表達;而是一部充滿細節、能引發觀眾共鳴的作品。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論小說改編電影,這次確實是中國導演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