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觀後感#電影《金剛川》依舊熱映,這幾天的評論中,很多人認可了這部電影,而更有部分觀眾為這部電影打出了低分。仔細看了一下,打出低分的觀眾都是沒有看懂這部電影的,畢竟在這部電影中存在了將近三個平行時空。而對於平行時空的出現,可能我們只在科幻電影中看到。其實看懂這部電影也不難,三位導演的三種方式,將一件事分為了三個階段進行,看上去好像是平行時空,但都是不同視角下的體現。
從張譯飾演的張飛這個角度來說,則是運用了交叉蒙太奇,來表現他在這場戰鬥中的表現,從與關磊(吳京飾)之間更換炮位,到最後的犧牲,其實三位導演是運用四種角度來展現張譯的所有戲份。
第一,則是張譯的主觀角度,從一開始守護到與關磊之間的交換炮位置,兩個人有些許的爭執,但對於張飛來說,其實關磊是擋在了他面前,先做出了犧牲,這一點更是讓戰友之前的情誼體現的完美備至。第二,是關磊的角度,可能關磊知道張飛所在位置的重要性,而在最後當炸橋演變為個人恩怨的時候,關磊事先洞察了一切,這也為後續張譯的戲份做足了鋪墊。
我們為什麼說是交叉蒙太奇?這就要從第三點開始說起,作為飛機上兩位國外戰友,關係看上去也是很不錯,就相當於地面的關磊和張飛是一樣的。而當戰友的飛機涼涼之後,另一方也是激起了復仇的心理。這也是第三角度,從這位復仇的飛機看到了地面兩人實力的情節,好端端的成為了報私仇,陣地暴露之後,卻是彰顯了英雄情懷。
三個角度,看上去很難理解,其實簡單地說,就是雙方之間的較量。第四:便是觀眾的角度,觀眾看得懂這部電影的關鍵在於第四視角,劇情的交叉,情節的推進,好多場景看似重複了,但三位導演已經做到了極致,重複的鏡頭是引子,也是勾起下一段故事的開篇按鈕,如果說在如此精確的引導下,還看不懂《金剛川》,或者說覺得這部電影太過於碎片化,那隻能就是EQIQ的問題。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人,在《金剛川》之前點映的時候,潸然淚下。
時空感,體現出了《金剛川》的困難,看上去是在不斷地修橋,但一次次的精神可嘉,那種一往直前,乃至最後的人橋,其實這個階段,張飛這個角色已經離開了我們,這是最後的衝擊,畢竟大主力已經過去了,最後的人橋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向我們表明:不會放棄任何一個人。
電影在這個時候給出了慢鏡頭,其實在這種藝術的加工之下,我們能夠感覺到的是什麼?是一種無畏的精神,那個年代的人自然知道那種苦,這是導演的表現手法,作為觀眾,你可以不喜歡這種手法,但是你也不能揣測導演是在弱化對手或者是有其他的表達,電影畢竟是藝術,何必較真呢。看懂導演的情懷,在片尾的時候,接英雄回家的鏡頭就足以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