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吳宇森可能有人會不知道,但他的電影肯定很多小夥伴都會看過。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國香港導演、編劇、監製、演員968年擔任劇情片《死節》的編劇,從而進入電影圈。他的經典電影有《斷箭》、《終極標靶》、《槍神》、《俠盜聯盟》、《喋血街頭》等。
吳宇森的成名之作就是《英雄本色》他的”暴力美學“的電影風格也是從這部《英雄本色》開始的。我們就拿這部電影來說說吧。
吳宇森在影片展現中,沒有特別明顯的二元對立。而是正義與邪惡,優美與醜惡並存。他的電影中有許多“英雄”,但縱觀這些英雄都是摻有邪惡雜質的,《英雄本色》中的宋子豪和小馬哥,一出場就是齊刷的黑色長風衣,黑色墨鏡,懷中更藏有黑漆漆的槍支——典型的黑道中人,還有小馬哥邪痞的叼煙動作,時不時的粗言穢語。
表面上是滑稽不可登大雅之堂的喜劇,還帶有與社會道德不符的黑道罪惡。但是卻帶有極強的諷刺與幽默成分。諷刺的是當時人們自我的迷失,在大潮流中不知何去何處。同時我們又可以在幽默風趣的人物對話與歌舞般詩意的追逐打鬥中理解吳宇森並想象其闡釋的浪漫英雄情懷,而其本人也曾經說過最羨慕嚮往中國傳統的具有東方特色的遊俠豪客情懷,這也成了他在暴力電影中的詩意寄蘊。
以吳宇森為代表創造的暴力電影不僅僅是高科技聲像結合的雜耍呈現,更是“詩的表現”,電影有它的自由,不是死板的造型藝術,電影是通過視聽變換表達思想意識。電影的聲像轉變就好比我們的迅捷思維一般,電影中流暢的意象同樣能夠帶領觀眾進入自由想象的情感境界,實現形式與情感的統一。而這正是美學的歸宿,達到和諧統一的審美境界,獲得交織融合的美感體驗。
這些電影你看過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