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在電影史上的所有戰爭電影中,如果《現代啟示錄》稱第二,大概沒有人敢它面前稱第一。

其中,最驚心動魄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在拍攝時經歷的一切。

很少人知道,被認為是最偉大戰爭電影之一的《現代啟示錄》,其實是大學剛畢業沒幾年、還在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本片導演)助理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和約翰・米利爾斯(John Milius)無意間冒出來的想法。

後來,科波拉接受了這兩位助理的想法,當時想把《現代啟示錄》拍成一部喜劇。他們原本打算拍一部像《奇愛博士》那樣的戰爭戲喜劇片。

在籌拍的過程當中,科波拉越來越著迷於劇本中的黑暗。於是,電影的原旨慢慢從嘲諷越戰,逐漸轉變成帶領觀眾逆流而上,穿越前所未有的戰爭和死亡體驗。

男一號一波三折

剛剛執導完《教父2》的科波拉,正處在如日中天狀態中,他以為,所有演員都想演他的電影,此時的他很想讓阿爾·帕西諾演男一號。

結果,包括阿爾·帕西諾、製片方在內,通通回絕了他,最後哈維·凱特爾接下了男主角韋勒的角色。

我明明得過五座奧斯卡,可是大家都不想讓我如願拍《現代啟示錄》。我真的氣到極點,以致於有一天,在家裡把五座奧斯卡獎盃,通通丟出窗外摔爛,科波拉回憶道。

1976年3月,《現代啟示錄》終於在菲律賓叢林開拍,他們樂觀地的以為14周就可以解決戰鬥,最後他們經歷了68周的折磨、颱風、天災人禍等等,讓他們費盡周折。

第一個人禍正是導演自己。

開拍幾周後,他的開始後悔男主角人選的決定,最後,毅然決然地開除了已經在菲律賓拍了好多天的哈維·凱特爾。

科波拉飛回美國,並帶回來當時酗酒又有毒癮的替代人選馬丁辛。

這時候電影才開拍三個月,已經超支兩百萬美元並且進度嚴重落後,馬丁辛後來回憶,當他走進這個災難般的劇組時,他一直覺得自己不一定能活著回家。

大約開拍一年後,劇組仍深陷叢林中,馬丁辛突然心肌梗塞,而且事發當時,他獨自一人在一棟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小屋中,他連滾帶爬掙扎了數百米才得到救援。

馬丁辛心肌梗塞的突發事件,對導演科波拉來說是個重大打擊,他在聽到這個訊息時,嚇得癲癇發作。

萬幸的是,六週後,36歲的馬丁辛活跳跳地返回叢林拍現場,繼續完成迄今仍是他職業生涯最完美的演出。

命運多舛的拍攝

原本《現代啟示錄》的拍攝場景是在澳洲昆士蘭省跟菲律賓兩個地方之中二選一。

最後選擇菲律賓原因除了人工便宜之外,當年的美菲關係親密,取得各種裝置的難度簡直跟在美國境內拍攝差不多,製作方還約到了菲律賓總統一起吃飯,當面爭取到了各種軍事裝備的全力支援。

菲律賓在季風帶上,雨季會是個問題。但劇組對於拍攝時程相當有信心,他們覺得夏天來之前就能夠殺青。

開拍兩個月後,名為Olga的強烈颱風肆虐菲律賓長達一整週,大量工作人員受困,好幾個造價不菲的大型場景全毀。

從來沒見過颱風的工作人員簡直傻眼:小雨立刻變成大雨,然後再變成更大的雨,一直大到外面根本完全變成一片慘白,所有的樹都被吹成45度角鞠躬。

颱風過後劇組停工近兩個月,導演科波拉則因為營養不良和脫水進了醫院。

隨著氣候條件的惡化,拍攝現場的衛生條件也開始構成威脅。

原來,劇組覺得現場氛圍還不夠像地獄,弄來一具真的屍體堆在場景裡,甚至掛在樹上。劇組非常敬業地找了一個專門供應醫學院大體的當地廠商,向他買了多具屍體。

一直到警察找上門後,他們才驚覺被騙了,所謂的供應商是一個專門盜墓偷屍體的騙子。

等劇組洗清罪嫌,偷屍體的騙子也鋃鐺入獄,政府還派了卡車來協助劇組運走這些屍體。

但因為屍體的歸屬實在難以追查,無法物歸原主。

《現代啟示錄》拍攝的期間,正是菲律賓長達九年的戒嚴時期。這天,劇組正在拍攝影史上最著名的電影橋段:飛翔的女武神。

在的歌劇聲中,美國直升機攻擊了越南的村莊,原本是描繪北歐神話天堂場景的華格納音樂,瞬間變成了恐怖的地獄輓歌。

拍攝過半,劇組租用菲律賓軍用直升機突然撤離。原來,總統緊急下令徵調這批直升機,以便趕往某個小島攻擊叛軍,當戰爭電影碰上真正的戰爭也只能停機、讓路。

這個少為人知的插曲使得這經典一幕增添玄妙意味:那些畫面中的直升機,可是貨真價實在戰場上殺人無數。

《現代啟示錄》令人頭皮發麻的最後高潮是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飾演的上校瀕死前咕噥著:“The horror......the horror.. ...."

這句話,大概不只是寇茲上校的叢林生涯總結,也是現實世界中,導演科波拉拍攝這部電影的經歷總結。

嚴重的預算超支

從《教父》以來,科波拉就是個不善妥協的導演,為了向投資方爭得完全的藝術自主權,他拿出自己所有身家財產向銀行抵押,借了三百多萬美元投入電影製作費中。

劇組的支出徹底失控,各種意外、延誤、天災人禍接連發生,然後,工作人員只能苦中作樂,天天泳池開趴,據說,飯店泳池旁隨時備著上百瓶啤酒。

預算從一開始的一千兩百萬美元,一路飆到史無前例的三千萬美元天文數字,一年多的拍攝用掉了破紀錄的1,500萬尺底片(電影總共只有1.6萬尺) 。

隨著電影上映日期一再延期,科波拉的銀行貸款只能一再展延,處在破產、婚姻破裂邊緣的科波拉少在現場崩潰了,嚷著要舉槍自殺。

這還不算什麼,最驚人的一筆支出是馬龍・白蘭度的酬勞。

馬龍・白蘭度原本一點都不想演,他缺席《教父2》,然後拒接科波拉打來談《現代啟示錄》的電話。

這時候柯波拉還沒意識到這是一種談判手段,馬龍・白蘭度最後談到了夢幻般的工作條件:

工作期間為期四周,每天17:30之前要下班,總計支付三百五十萬美元的片酬(後來他自願降為三百萬,以換取10%分紅)。

科波拉只談到了一個附加條件:馬龍・白蘭度必須在拍攝前讀完3.8萬字的原著《黑暗之心》。

結果,新生報到當天馬龍・白蘭度小朋友所有作業都沒做:他沒讀劇本、沒讀原著,然後體重還失控地暴增。

在900個工作人員每天耗費六十萬美元代價的枯坐等待之時,導演陪著馬龍・白蘭度讀劇本,甚至逐字朗讀原著給他聽,陪他研究角色。

最後,他讓馬龍・白蘭度穿上全身暗色服裝,永遠只有特寫畫面,永遠處在陰影和煙霧中,少數需要拍到全身的場面則是由替身代勞,即便如此,只出現18分鐘的寇茲上校,成為影史上最令人寒毛直豎的傳奇性角色。

66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有哪些經典的科幻電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