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這部影片《coherence》,被譯為《彗星來臨的那一夜》。其實coherence這個單詞的意思是相干性,作為片名,並沒有像中國翻譯的這麼直接,但是卻是表達了這部影片的核心。
它是2014年在中國上映的。而這部電影僅僅只是一部小製作電影,同時也是懸疑題材的電影。整部電影拍下來只花了5萬美元,雖然電影製作成本低,但電影的時長達到了88分鐘,而且超級燒腦。它也是一部心理驚悚片,不是側重於畫面給人的觀感,而是在看過電影之後,你會發現細思極恐。
首先整部電影的色調總體上都是昏暗的,很少有明亮的鏡頭,給人一種沉悶的感覺。電影把模糊的畫面作為開頭,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整部電影低沉的基調。
電影的拍攝手法是幾部攝像機之間的簡單切換和移動,雖然是這樣,但是它的鏡頭不是穩定不動的,反而時常晃動,(彷彿是以一個第三人的視角在看著,才造成的晃動),這種細節處理能讓觀眾更加有代入感,再搭配電影中每次場景轉換前都會出現的黑幕,令整部影片雖沒有驚悚的畫面,卻透露著絲絲的詭異。
不同於其他的懸疑電影,以音樂來渲染氣氛。從頭到尾,《coherence》沒有用音樂作為背景樂,而是以人們談話,辱罵的嘈雜聲音作為背景樂。
接著電影中大量運用了近景和特寫的鏡頭,捕獲了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同時也不斷地埋下伏筆。多次對女主臉部的特寫,突出女主內心的不安與恐懼,近景不斷地切換讓觀眾們了解到其他人的情況。
整部電影光看劇情是無法理清楚的,這個電影背景有點類似於“薛定諤的貓理論”的平行時空,但是它描述的是多個平行時空不斷地相交的故事。
很多人都認為平行時空的相交是發生在停電之後,其實不然,仔細觀察細節你會發現在一開始進入房子的人裡已經有人不是這個時空的人了。而且我們看到的談話,也是一個個不同時空的對話,契機也就是之前所講的黑幕。每次出現黑幕,就說明已經是另一個時空的場景了。
彗星即將來臨的時刻,整間房子突然停電,畫面變得漆黑,接著蠟燭閃著微弱的光,照射在人們的臉上,人們不斷傳出驚慌的聲音,更讓人提心吊膽,不知道這停電的期間有轉換了多少個時空?
隨著劇情的發展,不同的時空不斷的發生相干性,也就是片名所表現的coherence。這一行人也意識到他們自己和另外時空的自己發生了相干行為,於是他們害怕最後時空會坍縮到自己的身上,到那時候,他們自己就不存在了。
頓時整部影片的矛盾衝突一下子就出來了。他們想過:殺了另個時空的自己,這樣自己就可以活下來。這時你會發現,明明一直是同一個場景,但是說話的人已經不一樣了。
電影裡面有很多細節值得去揣摩,小編也只是將其中一個例子給舉出來了,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發現。
緊接著,事情不斷髮生,他們一行人漸漸明白這已經不是兩個時空的事情了,而是多個時空。女主因為出了門拿戒指,在回到這個房子裡的時候發現自己變成了這個時空的外來者。這個事件將電影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由此,女主逐漸的意識到當他們離開房子經過那個漆黑無比的地方時,他們就已經穿越到了另外一個時空。待在一起的已經不是原來的一行人了,懷疑不安瞬間侵襲了女主,讓她想要逃離這個房子。
正如女主之前講的女人的故事一樣,電影在開頭好像就已經印證了結局——
大電影的最後是以一通電話為結尾,大夢初醒,女主以為自己已經成功殺死了這個時空的自己,成功取代了她,結果被一同電話打破,這是不是也印證了女主所說的故事呢?
兩人對視,影片到這裡就戛然而止,選擇了開放式結尾。沒有說明最後女主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而是留給觀眾一片想象的空間。
小編覺得影片最妙的地方是:沒有以上帝的視角進行拍攝,而是讓觀眾和角色一起被矇在鼓裡,隨著劇情的發展,你以為你明白了,其實你已經和影片裡的角色一樣陷入了混亂之中,你已經無法辨別哪個才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時空,通過一些錯誤的引導,從心理上營造了恐懼。
好了,以上便是小編的看法,不知道正在看的你要是真的遇上了平行時空,會不會和這個女主做出一樣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