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壓抑中衍生的暴虐癲狂,是《小丑》振聾發聵的聲音。這是一部遠超人所料的傑作,它不僅是一部將鏡頭聚焦底層,屬於小人物的電影,更是一場帶有社會性的警世寓言,當哥譚市最終深陷暴亂的泥沼,其實誰都無從指責引發這場暴亂的是那外表看似邪惡冷酷的小丑。
小丑的覺醒
如果說希斯·萊傑的小丑,演盡了《蝙蝠俠》中小丑的癲狂,那麼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則讓人看到的是一位生活困窘卻仍心懷善良的喜劇演員亞瑟,他是如何在痛苦掙扎中蛻變為了一個人性泯滅的小丑,傑昆驚豔入魔般的演技將亞瑟這一人物心理動向的複雜演繹的淋漓盡致,而脫離漫畫又不失小丑這一人物精髓的改編,則賦予了電影以更為充沛的內在層次和解讀空間。
在電影伊始,我們看到的亞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邊緣人,他雖然有著喜劇人的夢想卻只能靠扮演小丑換取微薄的收入,有著心理疾病和顛笑症卻得不到社會有效的幫助,甚至還被街頭混混凌辱毆打,於此同時他還有一位狀態不佳的母親需要照顧,但彼時的亞瑟仍舊心懷希望,因為母親曾教導自己“要始終擺出一張笑臉,你有一個使命,讓世界充滿歡笑。”所以他想靠著自己的努力去博取他人的認同,誰又會想到與邪惡劃上等號的小丑其實是一個原本比旁人更為純粹的人。
電影尤為關鍵的細節點是亞瑟的日記,在因故逐漸走向蛻變的日記中,亞瑟用右手曾寫道“患上精神疾病最糟糕的是……”,而隨之左手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扭曲字型寫下了“人們莫過於想讓你表現得像個正常人。”,並還伴有一個小丑般的笑臉,從這點其實就不難看出,亞瑟其實並不是簡單的心理疾病,而是人格分裂,正常情況下存在的是亞瑟,但隨著亞瑟被步步逼入絕境,代表著癲狂黑暗的小丑也隨著逐步從他的內心覺醒了起來。
是什麼喚醒了小丑?
一檔真人秀欄目曾邀請富人體驗窮人的生活,在體驗前,這位富人始終認為:“如果你有鬥志,弱者也可以變成強者。”然而在僅僅體驗了兩天的窮人生活後,便自己打臉的承認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弱者只會變得更弱,越來越慘。《小丑》所做的就是把這樣一個殘酷的社會現實,用荒誕且更具戲劇性的的人倫悲劇搬上了銀幕。
在《小丑》中有一個頗具爭議的問題便是億萬富豪托馬斯·韋恩到底是不是亞瑟的父親,在電影中正是因為亞瑟發現了自己不是托馬斯兒子的“真相”,才在弒母后真正蛻變為了小丑,但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為黑暗的所在,便是亞瑟真的是托馬斯的兒子,這不僅在於依據亞瑟母親當時的情況根本達不到領養條件,更在於電影前段亞瑟的母親曾說過簽署了一些協議,而托馬斯這份協議的狠辣之處就是讓亞瑟母親一輩子不敢再對任何人透露孩子身世,讓自己能完全撇清關係,還足以讓亞瑟憤而弒母。
當本就生活在泥沼之中的亞瑟,被世人冷漠,被同事出賣,被偶像嘲笑,被社會拋棄,甚至最終被自己最親的母親所“欺騙”,雙重人格中的亞瑟終於死了,而那個伴著癲笑症逐漸覺醒的小丑,也終於在“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價值”的使命中徹底醒了。喚醒他的不是單獨的哪一個人,或者哪一件事,而是整個社會已然陷入了徹底的黑暗,在這個充滿了黑暗的社會中只允許惡與偽善的存在。
小丑的寓言
部分人認為《小丑》是一部極具煽動性的作品,認為它激起了人性的負面,但我卻覺得這部電影恰恰相反,從第一個鏡頭亞瑟小丑裝的淚水到其最終人性的泯滅,電影所一再反襯的其實是善,而整個哥譚市的沉淪更形成了一場生動的社會寓言,電影自覺最具諷刺的一幕是電影院外一群底層人民在舉牌抗議,而電影院內一群衣冠楚楚的上流人士卻看著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鬨然大笑。
卓別林的《摩登時代》是一部講述資本家對底層工人壓榨與摧殘的諷刺喜劇,而一群上流人士卻只能膚淺的看到電影的笑料,充耳不聞影院外的抗議吶喊,這個社會的階級對話其實已然就被徹底關閉了,底層階級覺得富人為富不仁,上層階級覺得窮人好吃懶做,階級間被激化的矛盾最終就會如《小丑》中上演的這樣,窮人將整個社會拖入萬劫不復的暴亂,富人則會在暴亂中失去一切甚至是生命,沒有誰能在這場階級的災難中得以倖免。
電影最後被眾人環繞的小丑其實並非一個新秩序的建立者,而只是一個淒涼的受害者,那麼誰又是他的加害者呢?是體制制度的缺陷,是事不關己的自私,更是人與人間關係漸行漸遠的冷漠,畢竟,這世間沒有人是天生的小丑。
個人評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