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Q:關於影片故事及創作,導演您怎麼會想到做《踢球吧少年》這樣一部體育題材的電影?

A:首先我個人就是特別熱愛運動,我自己也是一個超級球迷,我自己小時候也踢足球,平時也看,比如世界盃,歐錦賽,歐冠聯賽,包括中超,自己本身就喜愛運動。再一個就是大學學習電影,接觸電影,包括工作之後也是一直想說如何把這個運動元素和電影相結合,創作出這樣型別的一部電影。因為我覺得它是一個純粹的商業電影,運動競技型別在我這一關是過的,所以,我願意去做這樣一部電影。

Q:了解到您之前的作品比如《張望與新娘》是偏文藝風格,本次的創作是偏喜劇的勵志電影,您是怎麼看待這樣大的風格轉變的?

A:這個可能是給大家帶來一些誤解,《張望與新娘》其實是我大學的一個畢業短片,是一部2012年拍攝的作業作品。在大學期間,你會不自覺的被一些大師電影或者長鏡頭所迷戀,當時,我對於短片的定義更偏向於一種創作實驗,是參加工作之後接觸到更多的型別片的敘事。《張望與新娘》作為我的一部畢業作品,入圍了一些電影節,當時獲得了一些曝光率,然後形成了那樣一個標籤。其實畢業之後我也拍了很多商業廣告,宣傳片,包括一些微電影,還有電視劇,畢業之後其實一直在跟商業和藝術不停地博弈,不停地在打交道。《踢球吧少年》這部電影在之前我做了很多的劇本準備,不光是有《踢球吧少年》,還有之前入圍FIRST影展的《黑風車》,它是一個黑色幽默的故事,也是一個有喜劇元素的故事。所以就從我個人來說,過渡到今天,執導《踢球吧少年》這部電影對我個人來說其實是沒有那麼大的跨度和陌生感的。

Q:之前市場上也有很多類似題材的電影,收穫的口碑或者是影響各有千秋,那麼您覺得我們這部電影的特點在哪裡?

A:回到創作本體上,我首先還是認可這個運動競技、勵志題材的故事的。咱們回想一下過去幾年,形成這種全民觀影熱潮的是那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然後為什麼在中國有這麼大的反響,除了電影本身故事非常不錯,非常優秀以外,畢竟是一個進口片,所以那種代入感可能沒有那麼強,但是它的故事本身是非常及格的,也收穫很好的票房。今年有一部電影叫做《絕殺慕尼黑》,口碑不錯,票房也是有點逆襲的味道,那個故事其實也不錯,只是唯一給大家的距離是:我們是在看別人踢球,看別人打球,我們自己的參與感是少一點的。其實回到《踢球吧少年》這部電影來說,我們看到的是黃面板人在踢球,我們自己的青少年在踢球,這種代入感、參與感比看一部進口片更強一些。再加上春節檔如果《中國女排》形成一個全民的觀影熱潮,我覺得是一個互相借力吧,會產生一個良性的影響。

Q:了解到這次邀請到參演《踢球吧少年》的演員,有新銳演員也有資深演員,在挑選演員的時候,您有什麼考慮嗎?

A:因為這個故事本體是一個運動勵志的經典故事模式,如何在當下跟觀眾有一個新的共鳴和互動呢,或者如何把這個電影的門檻降低一點,讓很多不喜歡足球的觀眾也可以當成一個電影故事來看呢,所以我們疊加了一個喜劇元素。那尋找演員的時候呢,會考慮這方面的一個因素,比如常遠老師,是開心麻花團隊的,也是國民認知度很高的這樣一位演員。包括未來還有其他幾位演員,只要說出來大家都會耳熟能詳的,也會非常喜愛的。這樣的話,等於是從這個演員陣容上給我們增加一些觀眾緣,讓一些比如說不喜歡足球的人看了這些演員也願意來,喜歡足球的人看了這些演員,他可能更願意來看這部電影。

Q:那對於接下來跟這些演員的合作,有沒有哪些期待,以及您會有自己的一些要求嗎?

A:有的,導演跟演員的關係其實是互相促進、互相激勵的創作過程。我是非常期待和資深的演員來合作的,因為他們身上除了有一些經驗以外,更多的是他們對這個角色的把握,對這部影片的把握。然後咱們青年演員身上呢,具備很多的創作熱情,有的時候他們可以帶給我很多的思維和靈感,不管他們說的對或者不對,都能帶給我一些思考吧。所以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個青年導演加上有經驗的演員和一些有衝勁的青年演員,是能夠完成這樣的一個化學反應的。

而且我們這部電影,回到硬性要求上,它是一個體育競技的片子,就要求演員不停地跑,不停地去運動。那其實對體力是有非常大的要求的,那現在我們國內很多青年演員他/她的身體素質是沒辦法勝任這樣一部體育競技電影的要求的,所以在選演員上我們還會更重要的考慮,除了演技以外,他/她的體力以及對足球這種運動的熱愛程度和協調性。

Q:對於《踢球吧少年》這部電影,您的期待是怎麼樣?對於口碑、票房等,或者是一些影響力?

A:我們總說一句話叫“文體不分家”,其實今天現場我們都感受到不管是張路老師還是徐洋老師,說到足球的那種熱情是抑制不住的,這讓我也非常的感動。其實這些足球前輩在中國是在不停地推廣足球,創造了很好的一個足球基礎和觀眾基礎。這樣的話給我們影片是帶來了良好的鋪墊的。那我也希望通過這部電影更多的人看到之後,更加了解足球、熱愛足球,投身到足球事業當中來。

說到票房,一部電影的票房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當然最核心的它要是一個好的故事,其次可能跟宣傳、發行、檔期各種各樣的因素都有非常密切和複雜的關係,這個其實也不是我作為導演能夠影響和控制的。我能做的工作就是在源頭端把劇本把控好,把表演把控好,把影片品質控制好,把我自己作為導演的工作做好。

Q:在導演您覺得怎樣去衡量一部電影的好或者是不好?您有自己的一個衡量標準嗎?或者您會給怎樣的電影打高分?

A:我來衡量一部電影的時候,我首先就把自己放在一個觀眾的角度,那這樣的,只要能打動我的電影都是一部好電影,都會毫不吝嗇的給出高分。但是如果站在從業者或者是電影創作者的角度來說,但凡是有冒險精神、開拓精神的創作者,他們的電影是非常值得鼓勵和肯定的。因為我們中國電影的型別還沒有像好萊塢多元化,但商業電影總要有人來開源,去探索,任何一件事情在探索過程中,都是有成功有失敗的,我不認為沒有取得理想票房的電影就一定是失敗的電影。包括運動勵志這類題材的電影也是一樣,只有我們更多的人去摸索、探索,我們才有機會拍出像《摔跤吧!爸爸》這樣的好電影。

Q:在之後導演有自己特別想要拍的電影型別嗎?或者是更傾向於哪種型別,比較符合您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A:我喜歡算是3種題材的電影,首先就是運動勵志,我是非常認可的。其次拍完這個之後,我可能會拍一部關於批判現實主義的電影,我們都知道,最近兩年這型別電影比較成功,比如《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包括即將上映的申奧導演的《受益人》。然後我個人在學生時期就非常喜歡犯罪懸疑這型別電影,如何把犯罪懸疑的元素和批判現實主義做一個結合,是現在很多青年導演都在關注和創新的一個點,我自己也做了這樣題材故事的一個儲備,第二部作品會做這個題材。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番茄首富中,最搞笑的的五大場景,沈騰竟然不是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