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2年前,葛優出演的一部電影《頑主》,只要800元的片酬,然而,這個價格已經比當年的鞏俐還高出了好幾倍。
而葛優也覺得,自己是“第一次見過這麼多的錢啊!”
葛優和這部電影的結緣,說起來,還是頗有戲劇性的。
在1987年,米導在招聘演員的時候,葛優的朋友來應徵。
因為自己沒有單人照片,就寄回了一張合影,恰好是這一張合影,裡面就有葛優。
看到葛優淳樸,裝傻的表情,米導就認定了這個角色非他莫屬。
就這樣,葛優便順利地出演了這部電影,也算是陰差陽錯。
01,這部電影根據王朔的同名小說改編。
圍繞著於觀、楊重和馬青等三位無業青年,在北京開的“三T公司”展開,展現了改革開放之後紛繁複雜的社會景象和人情冷暖。
這三位年輕人,他們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所謂的“三T公司”,就是做著“替人排憂、替人解難、替人受過”的活計。
他們可以替人去捱罵,替人去相親,替人去照看病人。
可以說是,別人不想幹的活,都可以找他們來幫忙。
然而,這也是他們的一廂情願,他們並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
三個人性情迥異,他們分配到的任務也總是不同的。
葛優飾演的,是楊重,這一個正兒八經,不苟言笑的人,他的“葛式幽默”也在銀幕中得到了展現。
看似一本正經,實則讓人忍俊不禁。
他替醫生和女友劉美萍約會,然而,他的顧客劉美萍卻看上了他。
張國立飾演的於觀,則是一個有責任性,有愛心的人物。
他玩世不恭,卻又頑強自守,讓自己處在痛苦掙扎的邊緣。
相比較楊重和於觀,樑天飾演的馬青則處在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境地中。
他是一個貧嘴的城市青年,但是卻幹著最為辛苦的工作。
楊重可以和美女約會,他只能出去替人捱罵。
說出來也是極富有戲劇性的。
02,這部電影的成功,和演員的出色演技是分不開的。
而張國立,葛優以及樑天在當時還名不見經傳。
葛優在跑龍套,樑天則做的是服裝公司,也曾經一度讓張國立感到壓力。
米家山可謂是張國立的伯樂。
在出演《宰相劉羅鍋》,名聲大噪之前,張國立還出演過很多的影視劇。
其中很重要的兩部作品,就是米家山導演的《頑主》和《彎彎的石徑》。
拍攝《彎彎的石徑》時,米家山看了一部科教片,就認定了張國立。
然而,當時的張國立孩子剛出生,為了打消外出拍戲的顧慮,米家山將這一部戲的大部分場景都選在了成都拍攝,拍完之後也能夠照顧到家人。
這部劇創造了很高的收視率,還獲得了飛天獎。
這部戲,也奠定了米家山和張國立的合作基石。
第二部戲《頑主》,導演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張國立繼續擔任主角。
在《頑主》之後,張國立學到了很多的表演知識,還嘗試做起了導演。
03,“哥們,今兒晚上節目怎麼樣?”“這個不能說,您可以自己去看哦,不過可以透露一點,節目相當的粗俗!”“是嗎?哎呦!太好了,哥們兒就喜歡俗的!”
這樣的對白,詼諧經典。
滿口的“粗俗”,卻代表了那個年代特有的時髦元素。
看似是喜劇,卻充滿了悲劇意味,用詼諧的方式展現了80年代社會的生活和精神狀態。
隱喻現實。
電影中看似玩世不恭的主人公,實則充滿了苦悶和空虛。
他們的人生經歷,生活方式,思想與間接,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特定時代下老百姓的生活現狀。
這部32年前的電影,影響了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