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女同愛情喜劇片《最幸福的季節》曝光了預告。這部電影講述名叫艾比的美女準備在女友哈珀家裡一年一度聖誕聚會上向她求婚。
但讓她意外又不滿的是,女友竟然從未向保守的父母宣佈過自己出櫃的訊息。於是,兩人只能以好朋友的身份與哈珀的家人共渡聖誕。兩人單獨相處時,艾比質問哈珀為什麼不告訴父母,是否是害怕他們反對?哈珀回答:“我是在躲藏自己。”
從預告來看,《最幸福的季節》並不是那種深澀悲苦的同性電影,而是充斥著歡樂元素。考慮到背景設定在現代的美國,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憑藉著克里斯汀·斯圖爾特(飾演艾比)與麥肯茲·戴維斯(飾演哈珀)的高顏值,這部電影在網路引發了極高的關注。
更有趣的地方在於,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本身就具有“姬圈大佬”屬性。
早在2016年,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跟她的緋聞女友(前助理)艾莉西亞·卡吉爾在街頭被人拍到。兩人在馬路上表演了一場愛的親親秀,坊間傳聞,兩人有可能準備結婚了。
這樁風流事在彼時風靡網路,要知道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從出道到現在可是經歷了出軌、出櫃、懷孕、劈腿、第三者、同性戀,等等似有似無的傳聞。她的八卦屬性將“暮光女”這個標籤撕的乾乾脆脆。
故而《最幸福的季節》也被外界認為是克里斯汀·斯圖爾特的一次本色演出。她在劇中是否會有那方面的激情動作也讓人備受期待。
這部電影很有可能無法引進國內,同性戀雖然越來越多的得到了社會的包容,但國內的主流意識還是認為同性戀是心理問題而非是生理上的傾向。
不過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中,同性戀卻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以《最幸福的季節》這部講女同性戀故事的電影為例,國內的網際網路中也有著大量希望鍾愛的明星能夠找到“美好”的另一半的網友們。
這是一種新形的亞文化,也被叫做“姬圈文化”。
在中國,最著名的“姬圈大佬”當屬劉亦菲。在B站,用關鍵詞搜尋”劉亦菲姬圈”等相關詞彙時,你會很容易看到形色各異的剪輯視訊。其中大部分是劉亦菲與另一位娛樂圈美女。
劉亦菲與劉詩詩,劉亦菲與迪麗熱巴,劉亦菲與楊冪,劉亦菲與於文文,劉亦菲與宋慧喬,劉亦菲與韓雪,劉亦菲與劉心悠……
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網友的刻意剪輯之下,劉亦菲已然成為了娛樂圈第一“渣”。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視訊以“假如劉亦菲渣了你”為標題,其中的大部分回覆是“還有這種好事?”“記得回家吃飯就好”“求被渣”等等。更不乏許多女性使用者表達出願意被劉亦菲掰彎的意願。
而除了“大佬”劉亦菲外,但凡有些熱度的男女明星都或多或少被拿來YY過。甚至林青霞與王祖賢這些早已消失在網際網路中的往日倩影,也以這種方式成為了另一種形式上的女神。還有央視主持周濤與董卿,也以“卿濤組合”成功在許多平臺“出道”。
那麼,“姬圈”這種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方面,“姬圈”文化是從亞文化衍射而來,她脫胎於ACG(動畫、漫畫、遊戲),很大程度上是日本的舶來品。
比如日本的動漫作品《吹響!上低音號》,儘管是一部校園向的青春動漫,但其中最大的看點卻是女一號與女二號之間的情誼。儘管她們在劇中都是異性戀,且各自有心儀物件,但不妨礙網友們將二人撮合在一起。
這種亞文化在漂洋過海以及時間的沉澱後讓國內粉絲不再滿足於二次元人物,而以劉亦菲為代表的的高顏值女星首當其衝的成為了福斯YY的物件。
從二次元走入三次元,這是一種審美向的移情。同時,喜好此道的人也對“姬圈”審美有了一個標籤化的定義。
比如,劉亦菲被認為是天仙攻。她所代表的是強勢女性之美,這也與她之前飾演過武俠劇分不開關係。所以在她與迪麗熱巴的CP中,後者就成為了一個“小女人”的代表,在英氣的劉亦菲面前成為了一個被征服者。
另一方面,“姬圈”文化的盛行與女性獨立意識日益高漲也分不開關係。英文裡有個單詞是Gentlewoman,翻譯過來為“女紳士”。意識就是,女士也可以擁有所謂的紳士風度,她們在多方面絲毫不遜色於男士。
越來越多的人期盼女效能夠在這個世界扮演更多的角色,像林青霞之所以會受到“姬圈”歡迎的一大原因就是她飾演的“東方不敗”就是一種典型的東方“女紳士”。一些女性經過角色投射,能夠從中感受到那股極少會感受到的霸氣。
而中性審美也在近些年悄然的流行,許多女性開始剪短頭髮,投身到健身房當中練出一身肌肉。她們的獨立意識遠超大部分人,她們符合人們口中“女漢子”的定位,帶來了一種女性向的剛美。
比如曾經的李宇春就是這一類的代表,不過在她成名的年紀,女性的中性美並不被福斯所認同。那時候的貓撲與天涯等網際網路,將李宇春戲稱為“春哥”,在貓撲甚至興起了“春哥神教”,專門以調侃李宇春為樂趣。
李宇春曾在《十月圍城》中飾演過一個抗炸藥包而犧牲的角色,這更加讓網友認定李宇春的“純爺們”身份。
時移世易,到了現在,李宇春的中性不再是網際網路上被調侃的動因。反而是男性向化的性格讓許多女星嚐到了甜頭,開始以“爺”來為自己樹立人設。
回到剛才的話題,“姬圈”文化的盛行已逐漸演變為一種多樣審美的價值符號,它還包含著當代女性對自我價值的重新認識。
不過遺憾的是,國內的文藝作品還不太敢觸碰這型別的作品。故而,我們只能看看《最幸福的季節》這類的外國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