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雜談#
人性之初到底是善還是惡?愛是佔有還是毀滅?女人天生柔弱和單純的外表下面,會不會暗藏著讓人窒息的嫉妒心和邪惡面?
也許不同的環境會給人不同的答案。
豆瓣評分高達8.0分的英國電影《裂縫》將少女之間因愛生妒、因妒生惡的的陰私和殘忍搬到了銀幕上,讓人不得不正視自己內心深處令人害怕的陰暗。
《裂縫》是由Optimum Releasing發行的劇情片,由喬丹·斯科特執導, 伊娃·格林,朱諾·坦普爾,瑪利亞·瓦沃德等主演。影片於2009年12月4日在英國上映。
這是一部畫面很美的倫理片,迷人的跳水老師G被許多女學生仰慕和愛戴,G卻對那個轉學生F情有獨鍾,卻最後毀了這個女孩。在她心目中,像F這麼美好的少女,如果無法讓她依附自己,毀滅才是唯一的出路:這麼美好的姑娘,就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
電影中以少女D為代表的一群人狂熱地迷戀並崇拜她們的老師G。G是個富有魅力且異常迷人的女士,她的言所舉止為幼稚少女們打開了一扇窗。
而G女士也特別地享受女學生們的仰慕,她沾沾自喜於自己的這種魅力當中:
其實她只是個膽小懦弱、在男人面前連話都說不利落的女人,她渴望勇敢、渴望旅遊,卻害怕面對寬闊的海面,所以故意裝出成熟、見多識廣、大膽、獨立特行的樣子,以掩蓋真實的自己。
G和女學生們相處融洽、各自得意,但這一平衡被一個轉學生打破了:一位名叫菲艾瑪(瑪利亞·瓦沃德飾)的美麗的西班牙貴族女孩F。
寄宿學校的跳水隊集齊了各色優秀女孩,D是她們中的代表,而F也是跳水隊員,第一次跳水練習,F就以出色的表現打敗了D,一下就得到了G的認可。
優秀的F,她的一言一行都讓人著迷,作為老師的G,不知不覺地被F的美麗和見多識廣吸引住了,G毫不掩飾自己對F的感情,面對F,G甚至會帶著委屈和討好來接近她。
D原本是G最喜歡的學生,現在完全不同了,她的地位被F代替了,F不但沒有感激和回報,反而有些嫌棄G的喜歡!太可惡了!被嫉妒折磨得幾近發狂的D不斷地慫恿隊員們欺凌和恐嚇F,甚至將她趕出了校園。
D曾經是校園大姐大,她不允許自己制定的規矩被打破,更不允許F代替自己佔據G心中的至高地位!她仰慕和愛戴的G不能那麼委屈地祈求F的關愛。
可憐的F並沒有安全地離開,凍了好幾個小時的F被人找到並送了回來。F開始改變態度,她向D投以橄欖枝。
女孩們開始和平相處,並計劃了一個祕密的午夜派對。D和F在派對上盡釋前嫌,玩得非常高興,G則守在樓下,替她們趕走了前來檢視的舍監。
當聽到F摔碎酒瓶醉倒在地時,G推門進來叫散了狂歡的女孩,並以保護為名帶走了F,在自己的住處照顧F。
看著自己如此喜歡卻又無法掌控的美麗少女,此時卻變得如此安靜,不再反抗或在言語上揭穿自己,G無法壓抑自己心中的魔鬼,趁著F醉得不省人事之際,侵犯了這個美麗而自信的少女,卻被偷偷跑來的D看在眼裡。
第二天,所有的迷戀、仰慕、嫉妒與愛而不得的瘋狂終於爆發出來了!
D無法忍受自己愛慕的老師G與F之間發生的事,她把所有的怒火發向了可憐的少女F。
而F無法接受自己被G侵犯的事實,要向學校告發她!G的虛偽和謊言她都可以忍,但她無法忍受自己被G如此對待。
G害怕自己的罪行會被揭發,便利用D對自己的感情,輕易地挑起了D的怒火。D糾集同伴對F進行了野蠻地追逐和毒打,F因為有哮喘病體弱不支,被打倒在地,哮喘劑也不知跌落在何處。
看著奄奄一息的F,女孩們終於怕了,跑去找老師,而尾隨而來的G走上前支開D。她抱起F,仔細地打量這個讓自己異常自卑卻又愛而不得的少女,得不到的該怎麼辦?她殘忍地壓住了F伸向哮喘劑的手。
G流著淚看著這個可憐的少女在自己懷裡慢慢地死去。
而G所做的事也被返回的D看在眼前,G在她心目中的形象瞬間崩塌。
女孩們躲在房裡失聲痛哭,懺悔自己犯下的罪行。G卻告訴她們這只是“一場悲劇”,她們應該“向前看”。女孩們終於清醒了,她們怒斥G“不配與我們為伍”,把象徵榮譽的紅腰帶扔在了G面前的地上,曾經美好的師生關係徹底崩裂。
令人可笑的是,造成這個悲劇的人並沒有受到懲罰,為了保護學校的名聲,校長只是讓G離校來結束這樁悲劇。
這是導演喬丹·斯科特的單獨執導的第一部作品,她以女性的敏銳很好地詮釋了這部令人心碎的作品。
小說出版在90年代,背景是在1960年的南非,而喬丹·斯科特把電影裡的故事搬到了1930年的英國。“對於我而言,寄宿學校永遠是英國的最正統,也永遠是英中國人刻板的代名詞。試想下,在一個風景如畫、田園牧歌式的英倫鄉村發生這樣一件事情多麼具有諷刺意味。”
如她所願,英倫鄉下美麗的田園風光和這樁悲劇產生了令人窒息的碰撞感。那些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色下,掩蓋了一個因妒嫉、佔有和毀滅而帶來的悲劇。
一所紀律嚴明又墨守成規的女子寄宿學校,一群懵懂無知而愛幻想的跳水少女,一個獨立特行、優雅迷人的女老師,還有一個出身高貴、見多識廣、自信倔強卻又體弱的美麗轉學生。
迷戀,羨慕,愛,嫉妒,佔有,害怕,悲劇不出意外地因為這些因素髮生了。
好演員多的是,喬丹·斯科特卻眼光獨到地邀請了法國女演員伊娃·格林(EVA ·GREEN)來演G這個角色,簡直是神來之筆。比EVA漂亮的女演員多了去了,可沒有人像她這樣,囂張地不知收斂地釋放自己的魅力。
這個人身上最讓人著迷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漫不經心的神情。她向你走來,身姿一步一搖,眼睛一睜一閉,漫不經心卻又透露出無比的慵懶和頹廢氣息,能迅速地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Eva非常完美地詮釋了老師G對學生F的陰暗感情:G是一個靠幻想來支撐現實的大齡偽文藝熟女,她渴慕F身上真正的貴族特質和豐富的遊歷經歷,而年輕聰明的F很快地識破了她的偽裝,並對她的接近和討好不屑一顧,G的羨慕嫉妒愛便變了顏色,她心裡的陰暗,促使了悲劇的發生。
不要懷疑,人的內心深處總會有些陰暗,只是不被人發現而已,一旦找到合適的土壤,就讓陰溝裡的臭蟲或老鼠一樣,它們肆意生長,窺伺地面,想爬出來吞噬和毀滅人性。這種陰暗面不被人提及並不代表它的不存在,我們只是害怕和不敢面對罷了。
在這個封閉的寄宿學校,影片剛開始不久,我們就能看到欺凌和強權。
聰明的F讓人著迷的另一個原因是,她知道放下,懂得退讓。當她再回到學校時,她僅用一瓶香水就讓D和其他女孩接受了她。女孩之間的平衡再次恢復,不再敵對,可痴迷她人的弱點一旦被G利用,這種平衡又被打破了,人性猙獰的一面又暴露出來了。
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子,在封閉而缺少成人管教的環境,人性中黑暗和暴力的一面更容易激發出來。女孩們對外界的幻想和對愛的渴望,不是任何規矩能阻隔得了的,如果沒有人正常地引導她們,這種幻想和愛將朝畸形的方向發展,一如影片中的眾人一樣。
她們經常談論的同齡異性只有一個“花匠的兒子”,連給家人寫信都要接受書法和語法檢查,她們不能向家人索要什麼禮物。
“床頭只能擺放五個物品”,在這樣刻板的學校裡,規矩無人打破。
女孩們的情緒被狠狠地壓抑,所以她們才會把那個特立獨行、謊稱自己去過很多地方的G當作愛慕的物件,把她奉若神明。
這麼一所教規森嚴的學校,在出了人命慘案時,D主動交待罪行,校長卻把一切歸於意外。
“我們都感覺,應當承擔責任,
但你必須接受,這是上帝的安排,
而我們不允許謠言和癔症玷汙學校的聲譽。”
看到校長只安排了G離開學校,以求”悲劇到此為此”,這讓“不求原諒”的D開始認清一切,她留書給同伴,獨自離開了這個陰暗之地,帶著對F的懺悔和對外部世界的渴望、帶著F送給她的香水和書籍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