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目前看過的最長的一部電影有多長?
2個半小時?3個小時?3個半小時?
這些,離最長電影的世界紀錄還遠著呢……
今天,和大家聊聊那些影史經典的“最長的電影”。
其實,對於大多數“正常”的電影人來說,誇張的片長是他們避之不及的事情。
原因很好解釋,不管電影是長還是短,票價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在一天裡,一部時長一個多小時的電影的排片場次,要比一部時長三小時的電影的排片場次多出不少,也因此能為影院賺回更多的錢。
而影院的排片量,便是電影公司的生命線,所以在一些時候,電影公司會在與導演的合約中規定影片的最高時長,若導演違約就只能後果自負。
《細細的紅線》
但電影人終歸是一個頭腦“不怎麼正常”的人種,他們擁有著亞歷山大大帝般的野心和堂·吉訶德般的理想色彩,相信自己能夠用才華與魄力來征服觀眾,同時也能填補掉排片數量不足所引發的經濟損失。
這類狂人早在默片時期就已出現,奧地利裔導演埃裡克·馮·斯特勞亨深信,人性的狂妄與貪慾,只有用九個小時的篇幅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這顯然是當時的米高梅主管歐文·撒爾伯格所不允許的。
斯特勞亨的這部《貪婪》也因此被製片公司快刀斬亂麻地剪去了七個多小時,只剩下貧瘠的劇情骨架。然而即便在刪減版中,影片仍然閃耀著偉大的光芒,這不禁讓我們對那個早已佚失的完整版心存執念。
《貪婪》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大片的長度曾經膨脹過一段時間。這種膨脹說到底還是源於電視的影響,為了凸顯出電影與電視的不同,好萊塢將銀幕打造得越來越大,將畫面抻得越來越寬,影片的片長自然也受到了這一趨勢的影響。
那個時代的史詩鉅作《十誡》、《賓虛》、《埃及豔后》與《出埃及記》,動輒有著接近四小時的片長,這也是好萊塢有意為觀眾傳輸的心理暗示——
看電影不再像以前一樣是一種消遣,而是像晚宴與舞會一樣重要的事情,而你選擇去觀看的電影,便標示出了你個人的身份,能力越大,膀胱越大。
《埃及豔后》
長電影的好日子是短暫的。
電影公司漸漸意識到,一味地把電影做大做長,終歸是和自己較勁,於是在七十年代過後,電影的長度漸漸迴歸了正常。
然而在數字時代,我們又迎來了一次轉折點:更具彈性的數碼介質,讓電影的長度受到的物理限制更少,只要有足夠大的硬碟和足夠強力的電池容量,電影完全可以將長度無限延展。
這方面的實驗,更多地集中在前衛電影與錄影藝術界,他們繼承了那個能把帝國大廈拍上八個小時的安迪·沃霍爾的衣缽,為了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而疊加著片長。(1987年有一部名叫《治療失眠》的“電影”長達87小時,主要內容是一個人坐著朗誦)
《帝國大廈》
回到劇情片領域。在史詩巨片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後,主流電影的長度也很少再去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除了像《指環王》一樣對成功有著完全自信的系列電影。
但紀錄片與藝術電影領域對片長的包容度還是很高的:法中國人朗茲曼為了揭示納粹大屠殺的成因、過程與餘波,足足花了九個多小時時間;而我們的同胞王兵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他表現瀋陽重工業基地的紀錄片《鐵西區》,至今還是世界上第六長的電影。
《鐵西區》
說到底,影片的片長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重要的是電影本身是否有與片長相匹配的格局與資訊量。
提到這種成功的長電影時,我們或許會想起萊昂內的《美國往事》與拉烏爾·魯茲的《祕境里斯本》。它們都曾被人們拿來與那部最有名的鴻篇鉅著《追憶似水年華》相比較;而他們也都是影片導演最後的天鵝絕唱。當一部電影有志於容納生命的全部記憶時,我們又怎會對它的片長吹毛求疵呢?
《美國往事》
《祕境里斯本》
最後,為大夥兒獻上片單,看看10部最長的電影究竟有多長,有勇氣的朋友們可以挑戰一下。
《旅行》, 1987
14小時33分鐘
彼得·沃特金的這部紀錄片的拍攝跨越了五大洲,由十個國家聯合制作完成。在其中,沃特金探討了核武器,冷戰時期軍備競賽,以及平民百姓的貧困問題。
《出局:禁止接觸》,1971
12小時53分鐘
這部法國影片本來是為電視臺拍攝的迷你劇,但電視臺的中途撤資,讓導演裡維特只能以長片形式將其發行。影片在2006年之前只公開放映過兩次。
《愚公移山》,1977
12小時43分鐘
紀錄片大師伊文思在1972年至1976年造訪了整個中國,用分成12個部分的這套紀錄片記錄了當時中國的方方面面。2014年法國首次發行了它的DVD套裝。
《一個菲律賓家庭的進化》,2004
10小時47分鐘
“慢電影”大師拉夫·達茲最長的一部電影,用一個農耕家庭的故事,透視了菲律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變遷。
《浩劫》,1985
10小時13分鐘
克勞德·朗茲曼的大屠殺紀錄片重回集中營遺址,尋訪了上百位與這一事件直接相關的倖存者、見證者與作惡者。影片從拍攝到完成總共歷時十三年。
《鐵西區》,2003
9小時11分鐘
影片由王兵在1999年與2001年之間拍攝完成,表現了瀋陽工業區“鐵西區”在市場經濟時期的衰落。被不少媒體認為是21世紀前十年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死在桃花源》,2007
9小時
拉夫·達茲再次上榜,這部九小時的偽紀錄片講述了一位菲律賓詩人從俄羅斯回到了故鄉,追憶自己的童年與青春,寫下自己的悲傷與渴望。
《耶利米啟示錄》,2006
9小時
拉夫·達茲的犯罪史詩片,探討了宗教與罪孽等話題。
《蒙古生活》,1992
8小時21分鐘
德國導演烏爾裡克·奧丁格對蒙古遊牧部落生活的八小時紀錄片,具有巨大的人類學價值。
《悲傷祕密的搖籃曲》,2016
8小時5分鐘
拉夫·達茲最後一次上榜,榜單中最新作品,讓柏林電影節評審團主席梅麗爾·斯特里普偷著睡得死去活來的19世紀末菲律賓史詩。
-
1 #
-
2 #
為什麼外國有長電影。中國的電影卻要刪節。
-
3 #
我看過最長的電影是與狼共舞差不多4個小時吧。
-
4 #
看過且印象深刻的長電影美國往事少年時代燦爛人生指環王與狼共舞無主之作愛爾蘭人黑鷹墜落走出非洲
-
5 #
指環王也算是一部電影,第一3集是一部完整的故事,第二3集是一塊拍的,他只是放映的時候分開放了。
-
6 #
《失眠的解藥(失眠治療法)》87小時《俄羅斯套娃》95小時《現代文明永不消逝》240小時,十天十夜《氣氛》720小時,一個月。光預告片就7個多小時,預計2020上映《物流》857小時
-
7 #
燦爛人生,好電影不怕長……
-
8 #
老外電影就是慢節奏的 否則阿利波特也不可能拍7級 指環王拍3級
-
9 #
連續重溫了霍位元人指環王,20多個小時,很累很滿足
-
10 #
我還以為會有《辛德勒名單》
-
11 #
我記得我看過一個電影,全程無剪輯,一個鏡頭從頭到尾,並且看的津津有味很有意思,忘了叫什麼了
-
12 #
前蘇聯戰爭片8小時30分
-
13 #
要不我拍個破紀錄的?就怕他們妒忌我,不承認是電影
-
14 #
文字裡的電影都看了,第一次看十戒的時候當時沒看有多長,點開就看,一看看入迷了,到最後了才注意到時長,
-
15 #
美國往事,賽德克巴萊上下,未知死亡,與狼共舞,征服天堂,這幾個好看,有點長。
-
16 #
《泰坦尼克號》白金版,我記得時長是214分鐘,完整版中的完整版
-
17 #
我看過的最長電影是指環王三部連看。看完後起身感覺像過了一個世紀,整個人都恍惚了。
-
18 #
與狼共舞,美國往事,亂世佳人
-
19 #
都是紀錄片,葛底斯堡是今年看的最長的一部電影了
-
20 #
周星馳要能拍一部十幾個小時的電影就好了。
看過美國往事,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