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對於中國電影界而言,如果談起科幻片;

那麼在2019年《流浪地球》還沒有上映之前;

中國科幻電影基本上是如同白紙一般。

當然這裡樂楓並不是說中國沒有拍攝過科幻片;

而是沒有拍攝過那種在全球範圍內具有影響力的科幻電影。

但是就在2019年的時候,郭帆導演的一部《流浪地球》;

可以說是重新整理了中國科幻電影歷史上一座豐碑;

完美的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也能拍科幻片。

由於《流浪地球》改編於中國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

所以該片在還未上映的時候,就一直被劉慈欣眾多的科幻粉絲所關注。

在這種情況下,導演郭帆也是倍感壓力;

而之後導演郭帆果然也是不負眾望。

《流浪地球》在上映之後可謂是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2019面對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豪取國內票房40多億,海外票房6.9億。

那麼樂楓就趁此機會,與各位朋友一起聊一聊關於《流浪地球》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吧。

一個拯救地球的計劃

本片講述了在未來一位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

太陽進入的急速衰老膨脹的時期,如果不想辦法逃離太陽系的話,那麼地球將會被太陽所吞沒。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全球的科學家制定了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計劃;

既傾盡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設大約上萬座發動機;

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前往另一個棲息之地。

所以全球的國家都統一了起來,中國自然也不可能身處事外;

於是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屈楚蕭飾)四歲那年;

就前往了Navigator空間站工作。

而多年後長大成人後的劉啟,偷偷的帶著妹妹韓朵朵(趙今麥飾)來到地面;

偷開外公(吳孟達飾)的運輸車。

但是不幸遭人逮捕,之後更是遇見了發動機停擺的現象;

所以全球為了修復好發動機,展開了補救措施,阻止地球墜入木星。

雖然最後重新啟動了發動機,但是主角劉培強等人卻發現為時已晚;

地球依舊向著木星墜落。

於是乎主角劉培強想到了點燃木星的計劃;

而之後劉培強不顧一切的衝入控制室內,實施了點燃木星計劃;

成功的阻止了地球墜入木星。

作者劉慈航曾經一度想放棄流浪地球

在劉慈航創作這本科幻書的時候;

其實一度想過放棄《流浪地球》。

因為在那個時候,作者劉慈航本人都感覺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本身就太過於扯淡了;

自己都感覺不現實。

而且很多的人在看完《流浪》地球之後,做了一個相對精確的計算;

當時在劇中的1萬多個推進器,其實是真的能夠推動地球自轉的速度的;

但是較為不幸的是推動增加的速度僅僅只有0.01m/s,實在不頂用。

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的評分低,是有原因的

或許有不少的人在看完《流浪地球》在豆瓣上的評分後;

會有一些疑問。

該片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

為什麼在豆瓣的評分如此之低?

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當時網上有不少的“聖母婊”討厭愛國;

所以就惡意在豆瓣上刷評分,導致其在豆瓣上的評分過低。

而外國的電影,就給高分。

但是在後來有不少人知道後;

就將其評分又刷了上來。

所以樂楓對於網上那些鍵盤俠,聖母婊也是痛恨至極;

簡直是不可理喻的存在。

導演郭帆在設計道具以及後期製作上,費了老鼻子勁

導演郭帆為了完美的打造出當時背景下地球的惡劣環境;

特意選擇了引入了VR堪鏡技術。

在拍攝結束後,初期剪輯的時候,當時的特效鏡頭高達4000多個;

雖然到最後縮短到了2000多個。

但是這一數量,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一般電影全片的鏡頭數量;

而且在這些鏡頭中大部分都採用高難度的視效鏡頭;

以及大量的全CG鏡頭。

而且為了給觀眾呈現更為真實的場景;

劇組還專門成立了ul組,專門負責所有儀表和顯示屏互動介面的設計。

在道具上,導演郭帆還特意強調了民用的要“軟”;

軍用的要“硬”這一特點。

所以特意聘請了北京421工作室以及紐西蘭維塔工作室;

為其設計了一批“重工業質感”的5套軍用外骨骼裝甲;

15套頭盔及揹包,還有19套軟質防護服,以及大量特殊專用道具。

除此之外導演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是在拍攝之前,就為劇組人員制定了8000餘格的分鏡;

30多分鐘的動態預覽;

詳盡的製作流程,和拍攝方案以及以鏡頭為單位的統籌和通告單等。

因經費問題,導演無可奈何找吳京借錢

最開始導演郭帆的預算是足夠拍攝的;

但導演的過於嚴格,很多的鏡頭都要精益求精;

有些鏡頭反覆拍攝多次。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剛開始的預算就不夠了;

而且這種投資嚴重超預算的行為,也導致了最開始的投資方萬達撤資。

而導演郭帆為了將電影進行下去;

先是自己墊資100多萬。

但是對於《流浪地球》這種科幻大片而言;

100萬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很快的就消耗的乾乾淨淨。

而之後為了應急,更是連自己的車都賣了;

來維持劇組的日常開銷。

據說劇中的學生校服還是找別的學校借的;

而這個“若干年”後的校服也一直網友嘲笑。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

導演郭帆厚著自己的臉皮,尋找了當時在劇中客串的吳京;

而吳京在得知這個訊息後,經過在三考慮,決定個人出資6000萬;

直接成為了《流浪地球》的出品人,從而解決了劇組的燃眉之急。

才使得《流浪地球》繼續拍攝下去。

所以導演郭帆為了表示對吳京的感謝;

在電影結束的時候給了一個巨大的特寫,寫著感謝吳京先生。

很多人以為吳京是主角,但是並不是這樣

很多的觀眾在觀看完《流浪地球》之後;

都認為該劇的主角就是吳京。

但是卻並不是這樣的;

起初吳京來到片場,本意就是來劇中客串一下的;

但是誰知道這一客串就是一個月。

在此期間吳京如同進了狼窩一般,被導演不斷的加戲;

於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吳京硬是從一個客串變為了主角;

片中對與那些在災難中犧牲的人們以及救援人員致敬

其實片中有非常多場景是向著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在救援中犧牲的人員致敬;

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就有一個五人的救援小組;

他們救援使用的機器型號是171;

再加上當時電影上映的時候正值汶川地震11年;

所以這些數字就湊成了劇中的cn171-11救援組。

而且劇中有一句臺詞不知道大家在觀看的時候有沒有印象;

“剛子,沒了”

其實在現實中這句話是這樣的:“剛子走了,犧牲了,死了”

而這位剛子,就是在天津塘爆炸中犧牲的消防戰士。

除此之外,在電影最後趕來的國際救援隊;

他們的出場順序也是具有講究的。

如果熟知當年汶川地震,國際救援隊來華支援的話;

那麼很容易就會發現,片中救援隊的出場順序與當年汶川來華救援的一樣。

總得來講《流浪地球》作為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

不僅僅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也能拍攝出世界級的科幻電影。

而且在劇中的一些反套路的設定;

完美的突出了在末世來臨,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假設;

其中樂楓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在劇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成功點火後;

行星發動機噴射出橙黃色的火焰。

但是細心的朋友或許會發現;

在劉培強點亮之前,地球上已經有人快自己一步,成功的點亮了推進器;

在這裡或許也就是導演郭帆想表達的一種思想;

在末世來臨之際,光靠一個人是根本不能拯救全球的;

可以說是非常符合當下,中國在國際環境上的地位。

同時在樂楓看來,也是導演郭帆對傳統好萊塢敘事電影上的一個諷刺與突破;

而這一點也是樂楓最為欽佩的一點。

98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這才叫大片,雖然,它已經過去23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