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八佰》餘溫未涼,《金剛川》又熱浪洶湧,管虎導演的最新力作,本應大力支援,可是影片上映後卻遭罵聲一片,截至目前豆瓣評分已降至6.5分。

一千人心中一千個哈姆雷特,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答案當然不同。

但是換個角度去看現代中國戰爭題材的電影,其實《金剛川》只是沒有走尋常路而已,未必不是一個新契機。

01、沒有大戰爭,卻有大情懷

我們看過許多戰爭題材的電影,都是敵我雙方兵戈相見,殺個你死我活;指揮官拿著望遠鏡觀察、對著沙盤謀劃、向著上級請示……

一場驚心動魄、激烈壯懷的廝殺之後,戰士們吹著衝鋒號,揮舞著紅旗,佔領高地,炸燬敵堡,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

但是管虎的電影至少從不落入這種俗套,《八佰》就是一個小場面、小部隊、小人物的血肉戰,400多人的戰鬥仍然驚天動地。

而《金剛川》卻比那個場面似乎更小,戰爭主要發生在幾個小時之內、一架飛機和一個炮臺之間,導演憑藉以小見大的鏡頭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戰爭的悲壯,英雄的勇敢無畏。

橋下暗流洶湧,頭頂敵機盤旋,各式炸彈不定時地對橋進行狂轟濫炸,看似傷的是橋 ,實際斷的是我軍的後路。

歷史中橋上運的是重要物資,電影中渡過的是大部隊,所以橋成了重要的線索不可斷,護橋的人也成了另一種戰士,與時間賽跑,與敵機抗衡,他們保護的是橋,是戰友,也是勝利的希望與祖中國人民的明天,"橋"意義不言而喻。

工兵修橋,戰士護橋,敵人炸橋,炮手衛橋,能與敵人飛機抗衡的只有這兩門炮和不到一百發的炮彈,但敵人的炸彈成千上萬,各式各樣,防不勝防。

看似勝算希望渺茫,戰士們是以卵擊石,自尋死路,可是他們偏偏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影片正是在鮮明的對比中突顯戰士捨生取義的大無畏精神,彰顯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志氣與風采!

02、小人物也可以是大英雄

許多的情節和畫面看似重複,但是老關和張飛的形象卻不斷再現中逐漸清晰地聳立在了觀眾的眼前和心裡。

老關脾氣不好,愛罵人愛發火,愛出風頭,特別愛抽菸哪怕丟了連長的頭銜也不肯戒;可是開炮卻一點也不含糊,哪怕射程不夠、子彈不多也要拼力一搏!

他笑張飛不張飛,其實也在保護著張飛。守在明處的炮臺就意味著更大的危險與犧牲,他是師、是兄亦是友,他寧願犧牲自己。

張飛沒有老關那麼暴躁,甚至在他面前有些唯唯諾諾,但其實那是對老關的敬畏。他知道老關的用心良苦,所以才不放心地在玉米地裡來回穿梭;他知道戰鬥的殘酷,所以寧願把更多的炮彈留給老關。

老關的壯烈犧牲,讓他悲憤至極,帶著兄弟重燃火把,與敵機決一死戰。後面的場景有些誇張和渲染,但電影需要一個高潮去發洩主人公與觀眾的情緒,這個點還是很棒的!

一人一棍一炮臺,一手一腳一聲吼!看似太假,實則是一種“神話”。壯士怒髮衝冠、吼聲震耳欲聾,終於把敵機從天上打了下來,證明了"不可能就是我們最大的武器!"

小人物的悲壯像一個導火索,一樣可以點燃全劇的淚點與高潮,釋懷觀眾心中的壓抑與痛楚。《金剛川》張飛與敵機單打獨鬥的細節描寫,在一次又一次回顧和放大之後,讓人們更感動、更激動、更表現了戰士的壯烈情懷!

過去戰爭題材影視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高大全的人物,現在卻都是有優點也有不足的真實縮影。他們脫下了神一般的完美外套,重食人間煙火,有血有肉有情有義,敢愛敢恨敢說敢做,這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英雄,真正最可愛的人!

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集結號》的英雄們是一群沒有聽見號聲死守陣地的戰士,《金陵十三釵》的英雄則是十多個秦淮河畔的歌女,《紅海行動》中的英雄是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戰爭,中國總會湧現不同的英雄。而《金剛川》裡的英雄,就是這一個個普通的戰士,或工兵,或步兵,或炮兵,他們不畏生死,心存大義。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而影片結尾處的"人橋"也是畫龍點睛的一筆。金剛川再汛急、敵人的炸彈再猛烈,也敵不過中國志願軍眾志成城的決心。

他們人挨著人、手拉著手、肩並著肩,站在暗流中,無堅可摧,再次證明英雄和普通人可以合二為一!

那一幕催人淚下,讓我們的回憶又回到了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抗美援朝"戰爭讓很多人記住了黃繼光、邱少雲,也記住了上甘嶺戰、金城戰……

但還有更多的志願軍戰士不計名利、不畏犧牲,堪稱"無名英雄"。有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被我們銘記,他們跨過了鴨綠江就沒有再回來。

有更多的無名英雄,被歷史銘記,讓世界震撼和尊重——向最可愛的人致敬!

甚至有的人還沒有真正上戰場就為國捐軀了,就像那些修路建橋的工兵、尋找訊號聯絡上級的通訊員、為搶救戰友而被炸死的衛生員……但是從大義的角度來說,他們可以稱得上是英雄,當代最可愛的人!

所以說,從某個角度來說,《金剛川》是對歷史最真實的展現,毋庸置疑 !

03、速成但未必沒有迴響

3月立項,8月開拍,10月上映。電影《金剛川》劇組已高效率地跑出驚人的"中國速度"。時間緊急,導演當然要另闢蹊徑,何況又是作為"抗美援朝"70週年的獻禮,必須要出創新與高質的產品。

導演大膽地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審視這場戰爭,工兵、敵人、炮兵,然後再歸於"橋"。三個導演各司其職,相得益彰。看似重複的鏡頭,並不是簡單地複製貼上,每個角度有不同的側重點,一點點推進電影主題的昇華。

影片的英文名字是sacrifice(犧牲),戰爭就意味著犧牲,開篇就渲染著悲劇的氣氛。而結尾《英雄讚歌》的響聲,英雄骨灰的回家,讓我們又跳出電影的束縛,思緒萬千,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電影不能只是熱鬧的情節、畫面的豐富與人物的豐滿,還要看它的構思、它的視角、它的技巧和展現的情懷!

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藝術,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們不能把它和紀錄片相比,更不能總拿中國的電影和外國的電影相比,中國電影就應該有中國特色。

眾所周知,戰爭片本身就比青春劇、都市愛情劇難拍,何況又是疫情期間,所以在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內5000人的團隊獻出的這份大禮,我們應該理性地接受與包容。

每個電影都會有些瑕疵,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時代在發展,電影也在不斷探索與創新,我們還是要多拿出一些熱心與耐心,支援本國影業的發展,這樣中國電影才能更上一層樓!

圖|網路

183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從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看韓國導演金基德對命運輪迴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