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根據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由曾國祥執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原本定於6月27日全國上映,但卻因種種原因遭遇臨時撤檔。

還好,時隔四個月,終於可以跟大家見面了。

沒錯,就是後天,10月25日。

還記得幾個月前,電影還沒開幕,海報和預告片就已圈粉無數,關鍵詞“少年的你”頻頻登上熱搜。

電影講述的是被一場校園意外改變命運的兩個少年,為守護彼此成為想成為的成年人的故事。

從海報昏暗的色調及預告片可以看出,《少年的你》講述的青春並不都是美好。

相比在感嘆與欣喜中觸碰年少時的純真,強烈的現實感和複雜性,更能引起觀眾共鳴。

原著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成年後的陳念寫給鄭易的信中,詮釋了不同階段對人性的理解:

小時候,我認為非黑即白,沒有中間地帶;也認為,點黑即全黑,點白即全白。

長大後接觸太多的人和事,我發現,人是自然界裡最複雜的一種動物,他的人格是可以有多面的:

虛偽與真實,惡毒與善良,醜陋與美好,必然存在於同一顆心裡。

人心的鬥爭,不過是為找到那個平衡點。我們都在找,有時候走歪,有時候回來。

棕 媽

01

相信很多人年少時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你滿心歡喜地穿著新衣服來到學校,卻聽到周圍傳來似有若無的竊竊私語。

轉身看去,發現他們有意無意地瞥向你,抿嘴相視而笑。

雖然你聽得不是很真切,但他們肯定會讓你明白其中的重點:

不要臉、這麼醜還好意思穿出來……

只要你有與眾不同的跡象,比如:發育較早、長髮飄飄、娃娃音,或是跟異性同學多說了幾句話,就會招來淫蕩、傷風敗俗等不堪之詞。

他們把自己美化成了自重、端莊、正經的人,並以自己的喜惡為標準評判甚至打擊他人行為。

你必須與他們為伍,認同他們的三觀,共同指責在他們看來“不聽話”的人,才能免遭詬病。

這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欺凌,是校園欺凌的開始。

《冷暴力》中寫到:

精神虐待者很熟悉社會生活的法則與規範,也習慣對其進行歪曲以求對自己有利。

他們為了自己的滿足和快樂故意去中傷他人,沒有任何精神負擔。

就像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中易遙跳河前所說:

你們永遠不會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有多惡毒,將來你們只會說,我怎麼不記得,我不記得我把紅墨水丟到她身上,不記得拿打火機燒她的頭髮,我就是鬧著玩的呀......

棕 媽

02

201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校園暴力和欺凌》資料顯示:

32.5%的學生遭到過校園欺凌,全球每年有2.46億學生,因欺凌而痛苦。而當欺凌發生時,旁觀者中有70%的人選擇了沉默。

欺凌,不僅是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欺負,更是事情發生時,所有旁觀者的漠然。

是他們的不辨是非、麻木不仁助長了欺凌者的氣焰。

心理學上有個詞:公平世界謬誤。

意即世界是完全公平的,災難從不無故降臨到人頭上,因此受到傷害一定是因為受害人本身有錯。

並且,多數派自然地被認為是正義,意見相悖的就會被排擠,察言觀色、隨波逐流成為多數人標榜正義的選擇。

日劇《人生》中驕橫任性的愛海,看誰不順眼,就會讓大家一起欺負他。

善良的小步不願意與她們一起欺負同學,引起愛海不滿,成為新的被欺凌物件。

她們在小步的書上和黑板上寫滿詛咒、侮辱的話語,用肢踩她的手,把墩布戳在她頭上,甚至逼迫她吞針。

幾乎自殺的小步把受欺凌的事實告訴班主任,卻被指責不會與人相處。

最終,小步媽媽勇敢地站出來,和欺負女兒的同學家長以及學校領導交鋒。

失勢的愛海眾叛親離,遭到同學唾棄。曾經用來欺負小步的手段,都用在了愛海身上。

欺凌者成為新的被欺凌物件,欺負她最厲害的,正是之前忠心耿耿當她幫手的那些女生。

在欺凌中,沒有旁觀者,只有幫凶。欺凌的本質是:氣氛!

曾遭受10年校園欺凌的王晶晶接受採訪時說:

每個人在這把火裡,都沒添太多的柴,但你的房子卻已經被燒掉了。

棕 媽

03

比起欺凌,更可怕的是成年人的無動於衷。

孩子受到欺凌向父母或老師傾訴,得到的反饋常常是:

他怎麼不打別人?一個巴掌拍不響。

或者認為孩子還小鬧著玩,教育孩子要跟同學友好相處,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

鬧著玩?一個巴掌拍不響?性格太內向?

沒有一個孩子的問題,能夠大到活該捱揍。

相比較孩子捱揍,家長更難以發現的是 “冷暴力”,它也許不會給孩子身上增添累累傷痕,但是卻能給孩子的內心“插一把刀”,這種傷害不比身體上的傷痛輕,並且這種欺凌現象要普遍得多。

原因是這個孩子受到一夥同學的欺負,雖然沒有動手打他,但是每天用言語進行霸凌,還弄壞他的文具等等。

這些在老師和家長看來再正常不過的“成長煩惱”,最終導致孩子嚴重的心理疾病。

孩子不像成年人偽善,他們看不起誰、討厭誰,就光明正大地欺壓他、嘲笑他、孤立他、打擊他。

成年人的坐視不理,無意間就縱容了欺凌,成為欺凌者的幫凶。

校園欺凌從來沒有人可以真正的置身事外,別用成人的思維看待,讓孩子們過早地接觸黑暗。

棕 媽

04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曾在電視節目《開講啦》直言:

孩子受到欺負,一定要打回去!

她強調:

被欺負的孩子如果不迴應,那些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別人,因為好玩。這些孩子一旦失去敬畏之心,無視規則,一次欺負,就會演變成次次欺負,最終演變為霸凌。

《未擇之路》中爸爸說:

打不打得過是能力問題,打不打是態度問題。態度決定命運。

保護自己就是捍衛正義,邪不壓正,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溫暖且美好。

11歲的美國男孩Michael,因喜歡動畫片《小馬寶莉》在學校受到凌辱。

霸凌者取笑他、孤立他,甚至用言語暴力,以及隱蔽的肢體侵犯他。

最終Michael上吊自殺,雖然搶救過來,但至今仍不能站立。

Michael的悲劇引起了全美社會的極大關注,很多人在社交網站發起支援Michael、反對霸凌的行動。

一個紋身愛好者群體選擇在自己的身體上紋小馬圖案,來表示對Michael的支援和對校園霸凌的抗議。

“小馬寶莉紋身”甚至發展成為一個規模巨大的紋身藝術節。

藝術節所有收入都投入反對校園霸凌基金,用來支援那些在校園霸凌中受到傷害的孩子。

魯迅說: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但更大的悲劇是:

你和孩子,都看到了傷害,你卻沒有把它客觀地告訴孩子。

這個世界,也許不能一天之內變好,但你如果理性又善良,它一定會越來越好。

《少年的你,如此美麗》中,鄭易問陳念:

現在的你,是否還相信,相信真、相信美、相信善,相信“相信”本身?

陳念回答:

北野給予的堅韌和溫柔,像黃昏時候亮起的一路燈光,所以我還相信。

有Sunny的地方就會有陰影,有陰影的地方也一定會有Sunny。絕望的顏色越是濃厚,在那裡也一定會存在耀眼的希望之光。

棕媽:初中英語老師,10歲男孩媽媽;讀書達人,每年閱讀書目200+;電影狂人,每年貢獻票房2000+;心理學感興趣,小毛頭hold得住;人類靈魂的小裁縫,擅長自黑的不辣媽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羅晉終於營業,拍大片不遮掩臉上痘痘還露出下巴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