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由吳彥祖、王千源、衛詩雅等人聯袂主演的電影《除暴》於11月20日上映,短短兩天,票房已經輕鬆過億。

不過豆瓣評分堪憂,6.6的分數,也就剛過及格線一點點,有足足80%的觀眾給出了3-4星的評價,尤其3星居多,看來這部電影不功不過。

《除暴》是90年代內地第一悍匪覆滅的故事,刑警鐘誠奉命剿滅匪徒張隼,兩人針鋒相對,多番殊死搏鬥。

鍾誠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忠誠且勇敢,從頭到尾咬死匪徒,鬥爭到底,真是一出捍衛正義的好戲。

不過他從未飾演過90年代的警察,那個年代沒有發達的科技,警察破案、追凶全憑一腔熱血,王千源感到十分敬佩。

有些觀眾覺得王千源更適合演匪徒,他是典型的東北漢子,一舉一動都透著鋼鐵直男的粗獷豪放。明明長了一張壞人臉、大嗓門,卻要飾演細心冷靜的警察,會不會和角色不符?

無需擔心,王千源公認實力派,手握多個影帝獎盃的他,絕對有塑造好角色的能力。大銀幕不需要刻板印象,它要的是打破界限,王千源亦正亦邪的故事臉,比任何人都適合警匪片。

不僅王千源,每位演員都為電影付出良多。飾演女警的衛詩雅,在開拍前半年就開始為角色做準備,晒太陽讓自己變黑,不護膚讓形象變粗糙,只為了讓觀眾看上去更像90年代的女生。對比一下那些化著全妝演受傷戲份的女演員,這不是太感人了嗎?

導演劉浩良也提到,為了拍好這部電影,他光收集資料就用了好幾個月,還特意找當年的警察聊天,力求真實。

於是我們能看到電影中沒有太多鏡頭技巧,不要花裡胡哨的轉場,摒棄了過分華麗的製作。

每一場打鬥,每一處爆破,槍林彈雨中匪徒嗜血後挑起的嘴角,警察遭到挑釁後憤怒的表情,都通過特寫展現在觀眾眼前。

電影中多的是警匪正面衝突的戲份,和以往警匪片不同,《除暴》中的匪徒不躲著警察走,甚至主動撥,這些舉動都讓觀眾瞬間和警察共情,並對下一秒正義和邪惡的較勁感到期待。

想必很多人是衝著吳彥祖才決定去看《除暴》的,他也確實貢獻出了令人驚喜的演技。電影中有個小高潮,是匪徒作案後,又返回現場殺人換車。

警察追凶在即,他卻如此猖狂,吳彥祖能把張隼的凶狠、冷靜演出來,說明他不再是當年被人詬病的奶油小生了。

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吳彥祖和王千源的水中搏鬥,這段情節絕對能把觀眾看到熱血噴張,因為這段打鬥拳拳到肉,兩人上陣肉搏,每個動作都極度真實,完全就是不要命的打法,很有當年香港警匪片的味道。

不過,這麼精彩激烈的打戲,大家卻把重點都放在兩人的浴巾上。這浴巾不知道怎麼綁的,他倆怎麼打都不掉。於是很多看不懂武術動作設計的觀眾,一方面在暗暗期待浴巾掉下來,好讓大家欣賞下美好肉體,一方面甚至想求個浴巾綁法教程。

還好沒有遮住腹肌,絕對值回票價!

有人評論,吳彥祖在《除暴》中貢獻了他職業生涯最好演技。看來長得太好看就是容易吃虧,實力都被顏值蓋住了,甚至沒多少人知道吳彥祖和李連杰、吳京師出同門,一般的武打動作他都不在話下。

說到吳彥祖的電影,首先被想起的是《特警新人類》、《旺角黑夜》、《竊聽風雲》等等,不可否認這些都是他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最能突出吳彥祖氣質的,是他的首部電影《美少年之戀》。

當年初入演藝圈的阿祖,就是靠著他青澀的入戲,拍出了這部《美少年之戀》。

懵懂、禁慾、漫不經心,越自然越能帶人入戲。現在看多了同志電影的我們,早習慣了或人造糖精的甜蜜,或跌宕起伏的情節。

當今同志電影,也把這份禁忌之戀當普通言情來拍,忽略了人心中那份不安和悸動。楊凡在拍《美少年之戀》時卻褪去浮華,只保留了少年人最純真的動情。

吳彥祖初出茅廬,他帶著這份純真闖入鏡頭,闖入觀眾心裡,毫無疑問當時的他是質樸的,本真所具備的氣質很好的填補了角色所需。感覺對了什麼都對,感覺不對,就算演技再高超也枉然。

《美少年之戀》在吳彥祖的演繹下,讓一段禁忌之戀清新脫俗,那回頭一瞥的命中註定,就像夏日大雨來臨前,空氣中的溼潤味道就已遍佈天地,讓很多衝著"同志"這個標籤的人,在看完這部電影后,都會忘了自己的獵奇心理。

"演技"這東西,很多年輕人都能通過磨鍊得到,但青澀的悸動卻只能隨時間流逝,一去不返。所以當《除暴》中的吳彥祖,帶著成熟的眼神和不再細膩的面板歸來,我們也只能一邊折服於他的演技,一邊無力發問:歲月為何敗美人?

這時候就只能感謝他願意在24歲那年,留給我們一個永不凋謝的青少年了。

2584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被“解放”的遠征軍老兵,朝鮮戰場頂天立地!觀《戰火熔爐》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