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影視雜談#

2015年逐漸沒落的金像獎幾乎全部給了《踏血尋梅》。這部驚悚電影像是港片的起死回生。血肉模糊的分屍鏡頭、逼仄狹小的筒子樓、底層人看不到的希望、最後還冷酷的告訴你以真實事件改編的細思極恐,恍如隔世。上一次看到類似的電影還是《天水圍的夜與霧》……

香港——一個底層人連呼吸都困難的地方

每部經典港片都有穿梭不完的迴廊,牆皮破爛和差不多隻能放一張床的房間。這是不被重視的底層人,是一群被電影人記錄著卻不被社會真正關心著的群體。電影女主角王佳梅和男主角丁子聰都居住在這種地方。攝影師杜可風不愧是眾多港片的御用攝影,了解香港並且可以解構香港的美——頹廢沒有生機的絕望之美。

(丁子聰狹小的房間,破爛的牆皮)

關於階級

佳梅喜歡戴眼鏡的白領港男,丁子聰喜歡愛慕虛榮的歸來港女。這部影片從各種細節在講跨不過的階級。

語言

拼命學習粵語的佳梅,母親不允許姐妹倆說湖南話。語言屏障就像一堵牆,隔開了大陸和香港,而零幾年的香港蒸蒸日上,大陸卻百廢待興。

2.家庭關係

父母不能帶給你的,你也許也掙不來。階級固化的香港是窮人永遠不可能成長的地方。佳梅母親為了來香港就已經拼盡全力,遠走他鄉的異鄉人始終融入不進的社會;母親去世父親殘疾,性格內向的丁子聰始終活在社會邊緣。他們沒有人關心與愛護,活的乏味無力,日子久了他們做任何事本能反應就是自卑。

3.用錢也買不到的尊重

不管你多有錢也會被定義為垃圾,不管你付出了多少真心也不會成為你愛的人的依靠。外中國人比香港本土人地位高、都市人比住公租房的人地位高、香港本地人比大陸人地位高。不需要對每個人深度了解,在那個生活節奏快速的香港,他們不用深度了解你,只需詢問幾句便高低立判。速食一樣的交情不需要細細品味,沒有必要並且浪費時間。

丁子聰“渡人渡己”

當活著成為煉獄般的生活,死亡又何嘗不是幸福。佳梅和丁子聰是水深火熱的體驗者,所以比起千刀萬剮的凌遲他們會覺得死亡是永恆的幸福。

因為佳梅信仰天主教,她相信自殺的人沒有轉世的機會,所以希望他殺。丁子聰和佳梅是同類人,他相信這是對佳梅最好的方式,他接受這種“渡人渡己”的提議。他們是一起聊過生死和好惡的靈魂伴侶。只是當他發現佳梅懷孕時才感覺到自己殺了人,他殺了佳梅肚子裡的孩子,這才是他自首的原因,而非了結佳梅。從始至終他認為殺了佳梅這件事都是一件令兩人都真正開心的事情。

(現在港人大多數接受的埋葬方式——海葬)

越“平靜”越可以接受這個結果

電影開頭一部分有一個情節是:佳梅的同桌拿起她正在割畫報的刀子,然後在自己的手腕處劃了幾道並且出血了。但是佳梅沒有任何反應,就連老師訓斥了她幾句,到後來記者提問她,她在面對整件事情時都是平靜的。

如果看完整部電影,相信這種反應出自佳梅身上也很正常。但對於看這部電影的普羅福斯呢?導演是想讓大家以一種獵奇的心態看電影還是一種悲天憫人的上帝視角看這部電影呢?

……

佳梅的同桌之於佳梅,就像佳梅之於觀眾。看到這件事,知道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卻也無能為力以一人之力改變全部現狀。改變不了,就只能“平靜”接受了。而做了自己全部努力的臧sir將此事全部查清,就像導演用自己的力量讓所有人知道這個事情一樣。只有抽絲剝繭,才能讓所有人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佳梅“平靜”的面對同桌割腕)

關於春夏

導演在選角方面可謂是獨具慧眼。真心很喜歡春夏,她身上有一種為追求自由的叛逆氣質。相信在某些時刻春夏在演繹佳梅時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25歲因這部電影獲得金像獎影后,但她沒有因此利用影后這個名號乘勝追擊。她似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看過她的微博,也聽過她的訪談。真實且清醒。希望她可以遇到下一個可以與她靈魂對話的角色。

總的來說,整部電影並沒有利用什麼花哨的剪輯讓你一探究竟,他只是平鋪直敘的給你把這個事情敘述完整。但導演想告訴你的卻在字裡行間。《踏血尋梅》再次展現港片的魅力!

33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電影《一秒鐘》到底在諷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