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後的武士》這電影我不能說它是爛片,但導演和編劇對於武士道的理解過於刻板化了,這讓我想到最近那本迪士尼的《花木蘭》被吐槽的一塌糊塗,其實也是一個道理。

好萊塢能夠把一個故事講得很好,但他們無法理解東方漢儒文化的內髓,所以怎麼拍怎麼彆扭,某乎上看到一個很有趣的評論“這部片子的武士和真實武士的關係相當於忍者神龜和真實忍者的關係”

不過我又不是影評家,所以上述部分只是主觀看法,咱們回到聊槍這個主題。

電影中的劇情是圍繞著日本明治維新後的西南戰爭展開,那麼時間就是1876-1877年。由於影片是美中國人拍的,主角阿爾格倫也是美中國人,因此劇中很多的武器都帶有非常明顯的美國西部色彩。咱們從劇情推進開始盤

1、斯普林菲爾德M1861/63

阿湯哥剛到日本操日本新軍的時候,日軍手上這批就是斯普林菲爾德,我還是叫他春田吧。這是一種前裝的米涅彈步槍,採用火帽擊發,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軍最主要的武器。

這批槍在美國南北戰爭就屬之後就被淘汰了,美軍換上了後膛裝填的春田1866型,那麼這票前裝槍丟給本子們是再合適不過了。(下邊這個鏡頭可以看到左數第三個吃瓜大頭兵在咬開紙包彈)

2、雷明頓1858

阿湯哥在一次回憶中想起了當年屠殺印第安人的場景,劇中的貝格利上校手中的這把轉輪是雷明頓1858新軍,金色的扳機和護圈很有識別度。

由於年代原因,這把轉輪剛出現那會還是火帽擊發+紙包彈,同樣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軍的主要武器之一,它比同時期的柯爾特1860更大,更堅固,也更貴,因此銷量一般。但1864年柯爾特的廠子失火,所以後來轉輪槍的訂單相當一部分都轉給了雷明頓。

3、柯爾特1872 開頂式

顧名思義,之所以叫他開頂(open top)是因為這把轉輪的彈巢上方沒有框架,槍身和槍管部分只有在下方連線。這個時期,全金屬定裝彈已經流行,因此這也算是柯爾特公司對金屬定裝、彈巢後方裝填轉輪的一次嘗試。

之所以它開頂我尋思是方便從側後方裝一發轉一輪,但後來因為美軍覺得這種手槍不夠堅固,因此柯爾特將其改進為著名的M1873單動陸軍型

4、柯爾特單動陸軍M1873

貝格利上校在日本的配槍就是一把柯爾特陸軍單動,這槍我在上一篇的荒野大鏢客2轉輪系列中已經談到過,因此這裡就不贅述了。

5、史密斯·韋森Model 3 斯科菲爾德型

這把槍其實我在上一篇荒野大鏢客2裡也談到了,比較疑惑的是為啥阿湯哥前面還拿著柯爾特開頂,到了第一次帶著日本新軍和西鄉他們幹仗就換成了斯科菲爾德...

可以這麼說,不管是1872也好,1873也罷,劇中出現過的這些轉輪都是.44或者.45口徑,雖然還是黑火藥時期,但裝藥量非常大,彈頭品質也高,動能多在500焦耳以上,和現代9x19mm手槍差不多。而由於當時用的都是純鉛彈,射入人體之後都會變形,殺傷效果比現代的全金屬被甲彈(FMJ)高很多。

6、溫切斯特1873槓桿

這把槍也出現在樹林伏擊中,它見證了溫切斯特從個Poor guy變成高富帥,這把槍太成功了,總產量超過72萬支,對於一把19世紀的槍而言很不可思議。

溫切斯特槓桿主要使用.44-40 中央發火彈,動能大約在800-1000焦左右,如果是標準型,彈容量15發,就當時而言是個逆天射速。但子彈動能不算很高,很適合較近距離作戰或者騎兵攜持,無法與1870年代之後的那些栓動步槍比射程。

7、毛瑟1871

阿湯哥被日本小蹄子迷得神魂顛倒之後果斷反水,然後在那群武士圈裡混的風生水起,這劇情似乎很熟悉啊,阿凡達是從這本電影裡得到的靈感吧喂。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日本新軍已經換裝了毛瑟1871步槍。

這是德二帝國統一之後的第一款制式步槍,發射11x60mm中央發火金屬定裝彈,動能2300焦耳,毛瑟標誌性的飛翼保險在它身上得到了體現。

咱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日本在為明治維新時,幕府是投向法國的,因此軍服和裝備有很多法國特徵。但維新成功外加法國在1871年被辱了一次之後,日本在軍隊建設和裝備上就逐漸靠向德國。

8:加特林

自從有了加特林,遊牧民族都開始能歌善舞了

加特林機槍是1861年發明的,在美國南北戰爭中首次使用,從此之後排隊槍斃和騎兵正面衝鋒的戰術基本就告別歷史舞臺了。不過南北戰爭時期的加特林並不是很多,他要到1866年才被美軍列為制式武器。

有意思的是,日本幕府軍在1865年曾通過法國向美國購買了三挺加特林機槍,並用於戊辰戰爭。當然,後來天皇這邊贏了之後就直接向美國訂購了,當年格蘭特總統還送了天皇一挺...

251
最新評論
  • 1 #

    歷史上武士這一派的火器其實也不少的電影裡刻意改編,估計是突出悲壯感……

  • 2 #

    一會去公眾號看看!比這裡精彩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赤狐書生》一部合格商業電影的基本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