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今天剛剛看完《赤狐書生》,總體感覺還可以,值回票價,符合一部合格商業電影基本的職業操守。

不要覺得這是一個很一般的評價。

一部電影,如果能讓買票的觀眾覺得值回票價,那麼對於這個觀眾而言,電影評分應該至少在7.5分以上。

畢竟在充斥爛片的大環境下,買票進電影院,不踩雷就算是中獎了。

尤其在疫情尚未完全消停的現在,冒險進影院扎堆,看完以後覺得還挺值,尤其不容易。

今天的我就是這樣的一個觀眾。

說的這麼難,那為什麼還非要去電影院湊這個熱鬧呢。

沒辦法,無聊的生活實在是太無聊了,普通人的週末,終究是很乏味的。

一部符合職業操守的商業電影,一部能值回票價的電影,對於一個普通人,真的很重要。

電影終究是一種普通老百姓可以消費的起的平民娛樂活動。

如果不被加班和孩子綁架,普通人的週末大體應該是這樣的。

早上睡個懶覺,臨近中午出門逛逛街,不花錢,在商場吃一頓人均不過百的午餐,再逛逛街,還不花錢,消消食,排隊買杯奶茶,再花幾十塊錢看場電影,成功消耗下午剩餘的兩個小時。

如果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沒有感覺尊嚴和智商被冒犯到,那麼大抵算的上是一個比較安穩的週末,可以消停的回家吃晚飯洗洗睡了。

當然,這樣的週末消遣一點都不精緻,但是畢竟省心省力,最重要的是省錢!

其他任何稍微帶點“凡爾賽”的高貴娛樂享受,都是一種對錢包和人性深入骨髓的考驗。

知道為什麼遍佈各大城市綜合性商場裡,最熱鬧的地方,永遠都是餐館、電影院和超市麼,因為剩下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務,不是咱不喜歡,而是真的買不起。

我對窮的理解一點都不委婉,非常直白。凡是咬著牙才能買的,除非必需品,都是買不起的。

當然,相對於網上各種精心設計的不經意間炫耀的凡爾賽瞬間,這麼幹拉拉的說大家其實都很窮,畢竟是非常不討喜的。

但是且別急著噴,中國發展到今天,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人實實在在的富了起來,如果您也有幸是其中的一員,讀到這裡不要覺得有被冒犯到,參觀底層人民生活其實也是一件別有趣味的事情不是。印度的有錢人不是就喜歡在貧民窟邊上建豪宅麼?

所以一部合格的商業電影,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節奏裡還是非常重要的。

別侮辱觀眾智商,別給觀眾吃翔,是影視作品對普通老百姓最起碼的尊重。

《赤狐書生》總體評價——演員不作,導演有節操,算的上一部合格的商業電影。

劇情與人設巧妙的鑲嵌和鋪墊,是這部電影肉眼可見的誠意和努力。

背景設定一點都不巨集大,作為玄幻故事,沒有從開天闢地講起,比較務實。

屬於修仙小說中,學院考核打怪升級的固定套路。

但通過雙主角考核升級過關的設定,免於落入俗套。

書生趕考,狐仙取丹,雙主角互相考驗共同成長。

怪力亂神則有,人間煩惱依舊。

既有玄幻世界妖孽橫行的展現,又對人間科舉考試著墨頗多,甚至有非常精緻的刻畫。

既保留了玄幻色彩的神祕,又沒有放棄人間的苦樂甘甜。

既有一種重溫《倩女幽魂》回味,又有一種雨夜老屋孤燈讀聊齋的刺激。

姜超的蛤蟆精、哈妮克孜的翻版聶小倩,到王耀慶的考場鬼魂,作為玄幻電影,神奇玄幻元素從開頭延續到結尾,給料實足,良心買賣。

能把一些元素合理的巧妙的安排進一部作品中,是商業電影基本的職業操守,同時也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是有技術門檻的。

成熟的電影工業需要把這種技巧標準化,也可以說套路化。

什麼叫專業人士,就是能夠熟練的運用某種標準化技巧,把一件事按照可預期的結果最終成功的實現。

為什麼要找專業化人士,因為預期穩定,實現要素可標準化,可量化,風險可控。

成熟市場的專業人士,不一定是什麼大家或者天才,做的事也不是完全不可替代,無他但手熟爾。這樣從業人員經驗的積累才會變得值得尊重,准入門檻也會比較高。

《赤狐書生》應該是一部配得上票房正反饋的商業電影,這是給中國電影工業化道路做一些有益探索。

中國的型別片導演屈指可數。最早的算是馮小剛,馮氏喜劇曾經是票房保證的標籤。後來是徐崢囧系列,再後來的程思成唐探宇宙,吳京戰狼系列。

套路化標籤化都是影視作品工業化的應有之路。所有參與者都能在最大概率上收益。這樣的市場才是健康可持續的。

劇情展現,入戲快、中戲足,收尾有餘漾。

場面足夠精彩,對白還不尷尬。

我一直覺得,一部電影,如果能在過程把觀眾好奇、緊張、高興的情緒都調動起來,又能做到劇情緊湊能懂無尿點,最好還能有那麼一絲絲的小感動。那這部電影絕對是合格的。

至少觀眾沒白來,對得起票價。

電影開篇入戲夠快,沒有多少鋪墊就來到苦海書院的劇情。恐怖氛圍渲染的不算優秀,但絕對合格。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不出戲的前提下,把喜劇包袱抖響了,幽默元素誇張且不尷尬。

尤其姜超最後的香腸嘴,我總覺得他會突然來上一句“香蕉你個巴拉”!這種多少有點踩線的致敬經典,竟然能被姜超演成全域性笑點擔當,不得不佩服李大嘴的演技了得。

當然,最後導演竟然安排姜超背後一刀,把屌絲版聶小倩強制下線的安排,多少有點突兀了,算是劇情的一個敗筆。

但畢竟這是雙男主的戲,前面劇情已經把哈妮克孜該展現的也都展現完了,在這突兀的下線也算是不給觀眾後面罵孃的機會了。

哈尼克孜的蓮花精算是對經典聶小倩的復刻了,當然超越是不可能超越的。

經典既然無法超越,那就反差萌,反串做好了,也挺好。做一個優雅的逗比女鬼,放棄野心的同時,應該換的來博君一笑。

在電影工業化的道路上,一些被市場證明過了的元素,模仿一下,巧妙的抄襲,也不一定就完全要不得。

成功元素的反覆利用是對市場的尊重。

說完了優點,再來聊聊不足。

整個的故事框架並不討喜,與其說是狐妖升級,不如說是書生尋親記。

這種有點跑題的故事結構,很容易崩稀碎的。

當然只要導演元素運用得體,也是有可能善終的。《2012》還被人嘲笑為傑克遜一家逃生記呢,場面夠了,還管什麼劇情呢。

所以,在觀影過程中,我一直以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在等著書生王子進在找到道然兄之後該怎麼收場,把驢給他,然後說我好想你?

所以最後安排王耀慶演的鬼魂,用一場一看就是多少花了點錢的特效打戲,來安慰觀眾,也算是講良心了。

商業電影的誠意之作至少是要量大管飽。

在不破壞故事結構情況下,儘量多的新增要素,是一部合格商業電影應有的職業道德。

什麼大場面、懸疑、驚悚、喜劇包袱,還有愛情基情啥的,能加的通通都得給他加上。

燒仙草是怎麼在奶茶界中站穩腳跟的?味道不重要,就是要以量取勝。

好的商業電影,在堆砌元素的同時,也要得懂得取捨。

既然是爛大街的屌絲逆襲的套路,一些約定俗成的設定,是可以忽略的。

比如主角前期的悲慘人生,中途不斷撿寶打怪升級之類的。

《赤狐書生》處理的算是比較巧妙。沒有完全捨棄,又不佔過多戲份,點到為止。

第一捨棄了主角的背景描述。

這是一個比較用心的取捨,對書生王子進和狐妖白十三的早期悲慘境遇沒有傾注過多筆墨,通過隻言片語一帶而過。

影片一開始並沒有鋪墊小白身世的悽慘, 一上來就是被同族歧視侮辱,拿著撿來的入場券被保安粗暴的說 “滾”!

簡單的一個開場對白,既抖了包袱,又快速推進劇情。

在後面的對話中,才完成對白十三人設的初步建立,所有同輩中排名十三,而且只有一條尾巴。

赤狐白十三被李現演繹成了妖怪界的韋小寶,整體形象搞怪耍寶為主,但在影片當中卻並沒有很突兀,因為角色設定本身就是一個出身卑微但自命不凡的妖怪形象。

滿懷取白丹的崇高理想初到人間,第一件事竟然吃雞,還傻傻搞不清楚東南西北。狐妖屌絲的形象算是立住了。

作為另一主角書生王子進的描寫就更寫意了。幾乎沒有介紹,就是生硬的演了一個呆子。

而且自嘲所有人都叫他呆子。進京趕考的第一目的不是高中,只是給道然兄送驢。

有點腦子不清白是吧?這才是真的“非主流”,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

有多少人知道當年的殺馬特教父,是個從小被人打到大的留守兒童。

他們的悲慘人生用不著多說,看錶情就知道了。

有了這個人設,書生後面為了想像中的愛情和友情,甚至有點放棄急於放棄生命的舉動,就都合理了。

他們只是迫不及待的想證明自己存在過。

第二捨棄了腦殘反派。

反派,一個真正配角的反派,應該是不出戲,不破壞故事結構,不改變故事的邏輯。

這裡的反派黑狐長老,在人設上拿捏的恰到好處。作為一個狐妖,取丹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什麼方式無所謂,成功就好,在狐妖的世界裡,人類才是被捕食的獵物。

就跟人類撒餌捕魚一樣。都是有套路的,而且從故事一開始就明白無誤告訴觀眾了,先發難再拯救,產生好感自願獻丹。

有很多影片,因為故事圓不回來,就故意在反派身上找轍,只要反派夠壞,夠傻也能反襯出主角腦殘的正當性,但這是在侮辱觀眾。

很多狗血的大結局就有一種一揭蓋子被餵了屎一樣。

盒子裡裝的什麼,似乎有種臭臭的感覺,榴蓮還是臭豆腐?都有一種聞著臭吃著香的小雀躍的期待,但是,如果一開蓋子果然是屎,那就真被噁心到了。很多很多爛片就是這麼成功噁心觀眾的。

而正確的反派開啟姿勢,應該是恰到好處的發揮應有的作用,既給了故事合理性,使得前面所有人物的動機都變得合理,不至於整體坍塌。

也可以很巧妙的給原本故事結構帶來一些炫技式的反轉,影片當中,最後的鏡頭如果反派不出現,看起來故事倒也說的過去。

而且符合一些爛俗爛片的基本邏輯,書生被感動,自願獻丹,給故事一個看起來總算合理的結尾。

但是這種價值取向就像為了烘托主角偉大非得讓他死一樣噁心人。反過來,就把原本的人設又重新立住了。

第三舍棄了主角天龍人的身份。

赤狐書生的劇情有好幾次都在崩稀碎的邊緣來回試探。

其中最讓人覺得差點就一步邁入狗血劇情的就是白十三身份的確認,幸好不是天龍人。

從普通狐狸開始,到最終做回一隻普通狐狸的人物設定,最終把它從爛大街的狗血玄幻劇中解救了出來。

當然有人會覺得不夠爽,就這?我啥啥都準備齊了,最後就這?也太不過癮了吧。

一部影視作品,至始至終都站在普通人的立場上講對錯,很冒險,也是很不容易的,或者說難能可貴。

影片的核心是劇情。而有時候為了講好一個故事,往往給主角一個特殊身份最簡單。

比如屌絲逆襲固定套路中,最常用的就是到故事最後,一路悲慘的主角被發現是身份特殊的天龍人,要麼貴族血統,要麼天仙下凡,反正主角最後就是要爽,對反派的報復越狠越爽。

至於這種突然的逆襲在劇情上合不合理就一點不重要了。

因為在電影中,觀眾最容易與主角產生共情,所以爽劇是最容易被觀眾認可的,甭管之前的劇情多麼不合理,最後只要主角爽了,就不叫犯錯。

但是,這種逆襲,爽則爽已,是真的很爛俗,而且在價值觀上也透著一股濃濃的惡臭。

這種故事架構,可以省略主角成長過程的合理性敘述,方便影片劇情的快速推進,主角最後的逆襲的所有不合理,都可以用天命不凡來解釋。

這套著天龍人身份的逆襲,基本否定了主角前期困難的意義所在,也架空了主角成長過程中的努力。而這種價值觀的流行對於現實社會的潛在影響,就是鼓勵宿命論——你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你是誰。

不停的看爽劇,有時候會很容易讓人麻痺,讓很多人沉浸在主角的幻想中不願醒來。

(著名的奶頭樂理論可是被燈塔國某些精英實踐過的)

一種是借。

要麼是翻拍,重新構建故事結構,例如《大話西遊降魔篇》。

要麼在傳統的故事背景下,舊瓶裝新酒,例如《白蛇緣起》《哪吒》。

這些都是借用以前觀眾熟知的故事背景或者人物設定,觀眾很容易識別角色和入戲。

但是這種方式難點在於,傳統故事太深入人心了,故事結局早就知道,故事沒有懸念,也就很難有吸引力,很容易在買票的時候被自動過濾掉。

比如《白蛇緣起》,就是因為白娘子的故事被改編的太頻繁了,又是動畫片,實在沒什麼賣相,算是一部觀看前就被錯殺的好作品。

所以,很多作品為了增加賣點和創新,往往陷入魔改的陷阱。忽略故事的合理性,也失去對傳統故事核心的尊重,最後被觀眾瘋狂吐槽。

再一種是新建。

重新講一個新背景新故事,這種型別的影片,通常都會在電影一開場先介紹故事發生背景,搭建一個全新的故事體系。例如《捉妖記》。

從故事背景到妖怪形象,都是重新設計的。

但可悲的是,這種電影成功的少,撲街的多。

因為講新故事太難了。在一個新的世界框架下,要讓觀眾先理解和認可這個故事背景,後面的人物形象還要有足夠的細節才能立得住。

但在有限的影片時長裡,兩者很難兼顧,最悲催的是兩個都沒顧上,所以很多觀眾從頭到尾齣戲,既沒看懂講了什麼故事,也不理解主角的愛恨情仇,最後就只有吐槽和一星了。

赤狐書生是一個全新的神怪故事,

但是沒有像捉妖記一樣重新起頭,而是大量借用觀眾們早已熟知的神怪體系背景,九尾狐、倩女幽魂、妖怪報恩等等。

為什麼狐妖白十三被同族歧視?無須說明,因為他只有一條尾巴。九尾狐作為最強狐妖的設定已經為人熟知,反之,尾巴越少越矬。

為什麼王子進面對蓮花精既坐懷不亂又瘋狂的一見鍾情?看過倩女幽魂的自然知道,書生就應該是這樣的。

為什麼白十三作為最普通的一尾狐妖能獲得白丹?不光是以為主角光環,既然放牛娃救蛇,白娘子千年報恩的纏綿已經傳承許久了,反過來狐狸救人,書生報恩也就不算突兀。

《赤狐書生》講的是一個新故事,但是所有人物設定都是觀眾熟知的,沒有距離感,入戲快,接受度高,非常巧妙的躲開了合理黨的立體式飛刀找茬。

用好材料,講好故事,是對中國神話體系寶庫的成功挖掘。

現階段我們還拍不出復仇者聯盟一樣的商業鉅作,不是沒有素材,只是電影工業不夠發達。

比較長的後記,一些不吐不快的閒言碎語。

我一直很讚許德雲社的價值取向和職業操守,說相聲要對得起買票的衣食父母。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

電影應如是。

掏錢買票的觀眾也應該被尊重。

他們都是普通人,花錢看電影就是個消遣。

商業電影堅持普通人的價值觀和敘事邏輯,至少不會犯錯。

郭德綱有一句話最有道理,相聲如果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電影也應該是它本來的樣子。

而且很多導演的知識水平和思想深度,也未見得有多高深,他們只是電影工業中的熟練工種,雖說有手藝,但離思想家和教育家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所以,一些所謂高逼格的電影,也沒必要在情懷上就一定要把普通觀眾踩在腳下才叫意義昇華。

就比如《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竟然真的有人認為,電影看不懂不是故事沒講好,而是觀眾智商和逼格不夠。

觀眾花錢進電影院就是來消遣時光的,不是花錢來受教育和找罵的。

不狗血,不矯情,既不反三俗也不反三觀。非常直白的就是拍給普通觀眾兌著可樂吃爆米花的。

陰陽道士最後對頗有遺憾的老狐狸說,“你怎麼知道現在的他不快樂”。

這就很直白了,我們這部電影,塑造就是一個自我實現的普通人和普通妖怪,不是什麼特殊人物,也沒有什麼命中註定的成功,甚至連惡俗的苦情失憶都沒有,就是想起來了,就很快樂。

就不失憶。導演的這一絲小倔強讓人看的很欣慰,有個性。

寫影評的過程瞟了一眼豆瓣評分。

果不其然,這種格調的爛俗電影是配不上豆瓣的逼格的,評分慘遭屠殺。

但是說實話,像《赤狐書生》這種有益於電影工業的作品,應該被觀眾們更包容一些才好。

學生時代也很欣賞有深度有內涵的作品,最好不斷反轉的那種,越燒腦越帶勁。

《低俗小說》《記憶碎片》《禁閉島》《恐怖遊輪》《穆赫蘭道》《七宗罪》《穆赫蘭道》《搏擊俱樂部》《十二猴子》

都是心目中電影的殿堂,覺得電影就應該這樣才叫好作品。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同類型的作品再難有以往那種吸引力了。

原因無他,因為現在的時間和門票都不再是免費的了。

無論是思想上磨平稜角的墮落,還是對於花錢踩雷吃翔的恐懼,都更傾向於接受有職業操守的商業電影。

遙想大學時代,大把的時間和網路盜版資源供我們揮霍,不自覺培養了奢侈的矯情,爺青回啊。

作為現在作為一個每天還要努力找飯轍的普通觀眾,真的越來越反感那些故作高深的作品了。

因為真實的人生是,你誰都不是,只是個普通人。

簡簡單單看場電影,本身就是對無聊生活的一種慰藉。

不管願不願意,我們都必須承認,現在都市中掙扎和沉浮的大部分人,其實都還是普通人。

我們這代人,不管是80後,90後,還是現在勢頭正旺的00後。大部分都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都曾經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的人生就算不那麼偉大,至少也要瀟瀟灑灑與眾不同。

但夢醒後,不管曾經的夢想多麼偉大,冰冷的現實中,大多數都還是可有可無的路人甲。

如果終於有一天你在逛街的時候,習慣性的幹逛不花錢,可以臉不紅心不跳的在試衣間一件件嘗試最後只是記住貨號再等到雙十一熬夜血拼剁手而不會有絲毫赧然的時候,那麼恭喜你年輕人,你終於夢醒了,歡迎來到真實的人生,現實的生活。

最折磨人的,其實不是我們依舊貧窮,而是我們真的沒有什麼不同,一點都不特殊,泯然眾人矣。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這樣的社畜有很多很多,誰都不孤獨。

夢想黃袍加身的,變成了騎著心愛的小摩托送外賣。

夢想黑客帝國的,成了被嘲笑為穿著格子衫中年早禿的碼農。

夢想西裝革履衣冠楚楚從容走向人生巔峰的,不是櫃檯裡掛著笑的金融民工,就是賣房賣車賣保險賣黃金賣一切的。

比體面更重要的,是地鐵裡擠到扭曲的全勤獎。

不但是工作的無聊,供房子、養車子、帶孩子,工作之外的生活,也很不容易。

曾經的城裡人可以肆無忌憚的嘲笑農民工,現而今,我們都成了無聊生活的搬運工。

當然,國家的日漸繁榮昌盛,才給了普通人無聊的資本。

謹此,完。

36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寄生蟲》橫掃奧斯卡!但它的結局你真的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