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產片中,出了兩部備受關注的戰爭片,分部是《八佰》和《金剛川》。
這兩部電影還是有頗多的相似之處的,比如電影題材,導演,演員陣容都有重合和交集的部分。
同樣是大製作大投資的戰爭片,同樣是頂級的卡司陣容,同樣是主旋律戰爭題材。
前者狂收31.1億,出品方賺翻,後者卻止步11.2億,回本艱難,主創們的口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這缺少的20億跑哪去了?
重溫了一下這兩部電影,發現一些細節問題。
01,時間和週期
不管是國內的戰爭片還是國外的戰爭片,這都是需要長時間去死磕內容質量和鏡頭的一個非常細緻化的工作。
即使是電影工業相對成熟,技術一流的好萊塢,一部質量上乘的戰爭片也需要死磕1年到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拯救大兵瑞恩》,投資7000萬美元,打造了一年,獲獎無數,成為戰爭片中赫赫有名的經典作品。
《集結號》拍攝加上製作,足足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得以上映。
俄羅斯戰爭片《獵殺T34》籌備了2年,純拍攝就用了2年時間;
說到底,戰爭片拼的就是時間和資金。
《八佰》投資超過了5億,光是拍攝週期,就長達8個月。
電影在2017年1月份開機,電影中出現的蘇州河以及兩岸的實景圖,都是一磚一瓦搭建起來的。
總佔地200畝,68棟建築場景,200米的蘇州河,完成的四行倉庫,都讓人印象深刻,
真實而接地氣的還原了中那一段戰火紛飛的年代。
蘇州河兩岸,一面是聲色霓虹,一面是炮火連天,也正是這樣的真實感,增加了電影的代入感。
而抗美援朝電影《金剛川》呢?
3月立項,8月開拍,10月上映。
可以說,時間是非常緊張的,甚至是“掐著點”完成的工作。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2020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週年的特殊日子。
如果錯過了這個點,那麼上映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在開拍之前,管虎找來了郭帆和路陽,分別負責不同的部分。
根據郭帆導演的透露,剛開始的時候,每個人負責的各自擅長的部分。
但是很難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但是比較擔心的就是“會有割裂開的感受”。
這三位導演都是國產電影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每個人都有自己響噹噹的代表作。
從他們往期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出,他們三個行事風格不同,擅長的題材也不一樣。
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屬於不能急於求成,“慢工出細活”的導演。
郭帆導演曾經打造的46億《流浪地球》,就是他放下了所有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這個專案中,磨了3年,才有的效果。
陸陽導演的《繡春刀》是2014年上映的,但是他在2010年就已經把劇本寫好了,經費不夠,也沒有人投資,他都沒有放棄,終於在2012年,才得到了中影的3000萬投資。
也是耗費了數年的心血和精力也完成的。
從《金剛川》的後期呈現來看,三位導演的默契度還是很高的,畢竟風格不同,拍攝手法也不一樣,能夠真正融合在一起,也是很不容易的。
要給予足夠的時間,死磕質量和鏡頭,才能夠呈現出好的效果。
電影投資了4億,演員總數達到1200人,為了還原最為真實的場景,還親手打造了100棵樹,從每一個環節都不放鬆。
然而,大概是因為時間太趕,並不能滿足戰爭片的標準。
這是硬傷,也是無法改變的事情。
02,兩部電影的卡司陣容都是頂級的。
除了導演之外,《八佰》中的主要演員,多達32位。
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黃志忠、歐豪、王千源、姜武、張譯、杜淳、魏晨、李晨、俞灝明等人,也有很多叫不上名字,但是看著臉熟的年輕演員。
每個人負責的部分都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卻很符合他們的特點和人設,他們的表現時間雖然短,但是很多人一出場都是華麗的轉身。
比如,鄭凱飾演的戰士,只有2分鐘鏡頭,勇敢犧牲自己,從倉庫跳下去,成為很多人的淚點。
鄭凱的這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了:不在乎戲份多少,只在乎這個點準不準。
事實證明,是非常準的。
姚晨飾演的何香凝,僅有幾句臺詞,但是一句“若人人如此,倭寇何敢”,讓人印象深處。
張譯扮演的“老算盤”,是個“慫包”,想要逃離保命,然而,他顛覆性的出演,還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就是說,角色不在乎出場的時間長短,而在於角色的走心程度和高光時刻。
而《金剛川》中的人物,也算是各有特色。
尤其是張譯教科書版的表演,更是拔高了電影的整體質量,很多人甚至為了看他而親自走進電影院。
演員的表演還是一如既往的走心,但是礙於拍攝和剪輯的手法,重複段落過多,導致很多人的反感。
很明顯,這部電影是從三個角度來體現戰爭的殘酷,然而,作為一部藝術性和商業性兼有的大眾藝術,這樣無疑還是削弱了整體電影的質感和連貫性。
故事性不強,也是很多人打低分的原因。
也許,有人覺得挺有創新性,但是大部分觀眾卻不買賬。
03,最後一點,我覺得還是和上映的時間有關係。
《八佰》狂收31億,如果不出意料,應該是今年國產電影的冠軍。
8月21號,電影市場剛剛解禁了一個多月,觀眾們期待已久的觀影熱情,總要得到釋放。
而在《八佰》上映之前,上映的電影大多數都是經典老片,再加上這部電影一連三次改檔或撤檔才和觀眾如約見面,很多人都想要在第一時間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
電影一波三折,觀眾們精神振奮,情緒激昂,將更多的熱情投注在了疫情之後的第一部大片上。
再加上電影質量過硬,這部電影的票房和口碑也遠超於預期。
而《金剛川》上映的日子較為特殊,趕在了國慶之後。
這一時間段,很多人看多了國慶大片,已經有了審美的疲勞,再加上片子重複鏡頭過多,這部電影的票房也不如預期。
相差的20億,也許就在不經意之間,由天時地利人和共同導致。
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