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生活徵文#
這兩天在中央一套黃金檔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裝臺》,僅僅開播幾天全國收視率持續走高,直追新聞聯播。一部接地氣有演技的好劇!電視劇中的笑點頻出!
笑點一 李白到底姓啥?
底層的勞動人民典型代表敦敦,辛辛苦苦工作了幾年卻掙不來年年看漲的份子錢,狠狠地抽打了現實的臉。當沒有文化甚至連名字也經常寫錯的墩墩在勞動間隙休息時,吟誦出了李白的一首詩,這讓文化人的靳導和劇團美編決定跟墩墩開個有關文化的玩笑。

“李白不姓李,古詩都寫的是唐·李白,所以李白姓唐。”

“納蘭姓什麼?納蘭姓清,清納蘭。”
“不對,納蘭性德,納蘭“姓”德。”
劇中這一段幽默的,機智的玩笑讓整個劇情顯得非常的輕鬆,也給觀眾帶來了歡快的笑聲,不得不佩服段子高手在民間。
笑點二 書院門奇葩買對聯
西安的書院門是文化聖地,在三學街上的碑林博物館便坐落於此,前來西安旅遊的國內外遊客更是絡繹不絕,因此,當地的書法家常常匯聚於此,潑墨揮毫之間常常是名利雙收。

看著難以破鏡重圓的婚姻,八叔決定從精神上做出根本性的改變,八叔來到了書院門。
而書院門的一個書法攤前,因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正在上演著一段搞笑的插曲。
書法家此時正在給一個外國的小夥子寫書法對聯。可是搞笑的一幕出現了,那個外國小夥子,根本就不懂中國文化,給了錢拿了上聯就走。不管書法家的老闆怎麼叫他把下聯也帶走,可那個小夥子以為是老闆買哦一贈一的贈品,堅決揮動雙手錶示對老闆好意不肯不受。

笑點三 八叔霸氣“砸場子”
當書法家向八叔笑盈盈地推薦他練習了15年的字“難得糊塗”,還誇口跟鄭板橋的字一模一樣。
八叔大叔卻譏笑書法家的字:“你這藝練了15年,還敢掛出來,這就證明你糊塗。還不如我們村的一個熊娃的字。再說了,王羲之的字跟誰的一模一樣?”
書法家只好以20元的價格推銷他的另一幅字“寧靜致遠”。
八叔又諷刺人家:“一個字5元,這正說明你的心不夠靜,怎麼能致遠呢?”
被問的無話可說的書法家,只好以15元“還不夠紙錢”的價格傾銷給八叔,趕緊打發這個難纏的主走。
可是八叔卻說出了讓書法家匪夷所思的話,“你這身褂子不錯,在哪買的?”
這下讓書法家確實生氣了:“你到底是來買字的,還是買衣服的?”
顯然八叔不是帶著高情商來光顧生意的,而是專門來“砸場子”的。
這就是生活,真實的生活中啥人都有,像大叔這樣的人,是生活富起來後的一群無所事事的閒人。這才給我們本來平淡無趣的生活,增添了豐富多彩的趣味。
@陝西都市快報 @華商報文化 @央視網 #裝臺# #《裝臺》收視和口碑齊飛# #張嘉益《裝臺》熱播# #我愛我的家鄉裝臺裡的陝西味#